在有一次编辑微信图文帖的时候,收到一条留言提及我的文章里出现错别字了,于是我仔仔细细检查了好几遍文章,还是没发现错别字在哪,后来经过他再次留言,我才发现,原来我理解的“错别字”和他所理解的“错别字”并不在同一个概念范畴里,“举个栗子”,这短短四个字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危机。
何为栗子?是那种很好吃的炒栗子吗?当然不是,这里的举个栗子=举个例子,栗子为例子的谐音,经网友神奇的演绎而来,这原本是一种网络语的泛称,几乎众人皆知的词语。乍这么一看,好像没什么不对,我也这么认为,没必要跟网络流行语过不去。雷猴、伐木累、盆友、童鞋、狗带、猴赛雷、城会玩、蓝瘦香菇,我方了。。。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要么是因为地方方言所造成,要么是外语语言谐音所造成,要么是因为娱乐明星、段子手等造成,其根本性质在于这种新鲜有趣的词语舒缓了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的疲惫,本身并无恶意,会心一笑就好。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总是会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键盘用的多了,写字写得少了;一方面是因为上网上的多了,看书看得少了;一方面是因为真的想太多了,思考太少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接触科技产品越来越频繁了,离文房四宝越来越遥远了。
因此,揭露了一个人类不得不去面对的深层次危机:汉字危机。
与之相对应的是,2016年9月28日,一档汉字类节目 - 《赳赳说字》在喜马拉雅正式上线,原《新周刊》总主笔的中国著名诗人、汉语言研究者胡赳赳先生担纲主讲,其背后团队还汇聚了国内一批年轻的汉语研究者和爱好者。
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本身的古文基础相对而言本身就比较薄弱,古文基础薄弱意味着我们对于五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并不能够认识太深,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也在于那文字的魅力,而今,新文化尚未引领潮流,传统文化却在逐渐消亡,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重新认识汉字,已经不单单是儿童识字开蒙的问题,而是整体语文能力重塑的问题。之前我看到一些朋友的文章顿觉万分痛心,文字表达能力竟是如此糟糕,更别说能形成多少自己的独立思想了。
上学时期的作文写得好并不代表这个人的表达能力高,而对于汉字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以及深层次情感的流露,才是提高自身表达能力的基础。 我们不再需要做阅读理解,我们需要的是做阅读后的表达训练,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勇于表达出来就是对自身思想的一个塑造,若无表达,书读再多,也是茫然。
那么,亲爱的小伙伴,你想做一个擅于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