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补番“名侦探柯南”,等广告完的时候,突然看到中版“深夜食堂”的推送,愣了一会,原来都要开播了吗,上一次看到相关消息好像还是刚开拍的时候。主演是谁来着?哦,是黄磊,当时还觉得应该还行吧,黄磊演技在线,应该能演出“老板”来的吧。
于是,6月12日当晚打开好久不用都快成摆设的电视,死守生放,上次这么守着电视机还是看世界杯来着。然鹅,看完第一集,嘶~这……三姐妹的故事我好像只看到了满屏的“统一老坛”“江小白”“安居客”“百事可乐”“汉堡王”“苹果酒”,数数,看漏了谁没?不行不行,不能妄下判断告诉自己。
接着看了第二集,首先什么是鱼松饭?从来没听过,为了和原版里的“猫饭”对上,也不用这么生搬硬套吧。然鹅,第二集看完的我一脸懵X。看完两集,被吴昕演技惊(吓)呆,还有“丑死了”三个字魔音绕梁自带鬼畜,
我拍拍脸,明天,明天再试试。于是,第二天又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然鹅第二天演了什么来着?哦对,有你们爱的刘昊然,
然后……原谅我不记得了。事不过三,第三天,依然是生放,看完赵又廷的故事我确认了,这和深夜食堂根本没什么关系,食堂只是用来引出人物的媒介,开个场就可以下线了,剩下的不过是打着“深夜食堂”幌子的情景短剧罢了。
对不起,这根本不是我要的深夜食堂!
我喜欢的那个“深夜食堂”小小的,甚至有点昏暗,旧旧的,一看就是开了很多年的老店,老板脸上虽然有伤疤,却是个温暖的大叔。
食客们大多来自街坊四邻,玩跑马的“娘炮”大叔、混黑社会的龙哥和他的小弟,脱衣舞女郎玛丽琳,隔壁开酒吧的变性人老板和她的男友,一把年纪还只追求纯爱的三姐妹,过气明星,被母亲赶出门的AV传奇男优和他的徒弟……
对,他们就是你们说的loser,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大多有悲伤有无奈,所以他们需要安慰。也许是老板的食物太治愈,但更多的是他们的安慰食物通常背后都有另一个故事,所以现实的创伤通过简单的食物背后的记忆治愈,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
简单的食物才更有治愈的力量,玉子烧,红香肠,烤鱼子,纳豆,黄油拌饭、茶泡饭、速食拉面……正是这些每天都可以吃到的食物才给了我们第二天起床的力量。所以对于“深夜食堂”,是美食剧却更是治愈剧。
中日两版美食对比
日版
中版
说实话,韩版的“深夜食堂”也是口碑扑街,但中版的“吃相”也太难看,和老妈一起看中版“深夜食堂”时吐槽为什么满屏都是广告,广告占屏比演员都多,老妈还安慰我“没有广告哪来的赞助”,可是就更不能理解了,难道原版拍摄不需要赞助?难道别的国家拍剧不需要赞助?可中国电视剧里的硬广简直开创历史新纪元!
但是我们真的拍不好美食吗?不是吧,我现在都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出来的时候自己有多惊艳,里面也有很多平凡人的故事,挖藕的兄弟,捕鱼的夫妇,追花期的养蜂人……大概不是讲不好美食的故事,只是不愿意好好讲个故事吧。
最开始饭上“深夜食堂”是从“康熙来了”里面了解到的(对,我就是这么俗气),从按下“深夜食堂”播放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部剧我会追下去,忙碌的东京街头,顺着车流的镜头,配上片头曲,已经足够治愈。
然后顺着故事看下去,二十几分钟里恰好讲完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故事好像就发生在街头巷尾,好像楼下大妈会唏嘘的八卦,却可以让人熨帖得好像冬日里喝下一碗热汤。所以才会饭上,所以才会知道有一种剧分类为美食剧,所以才会有后来追着看“龙哥”松重丰的“孤独的美食家”和后来的“侠饭”……
那时候一直有个念头,以后我也要开一家“深夜食堂”一样的饭馆。就在下了楼,出小区,往前几步路拐过去的巷子里,几张桌子,简单的菜单,但只要你想吃,老板也会做就会做给你吃,食客大多都是街坊,可以互相打招呼,也都知道彼此的故事。雨天,收好伞,走进店里,老板从厨房探头
“哎呀,你来啦,今天还是老样子?”
“不了,老板,昨天看电视里的……很好吃的样子”
旁边有人接“小姑娘,就知道跟着电视学”
“切~~老板,可以吗?”
“行。”
“太好了!那我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