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岁的成长,希望自己也能在每个月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成长,每一天都向最好的自己迈进一小步,这是对自己最好的回馈。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系统学习认知行为疗法的经典教材,称它为教材颇容易给人带来误解,只因国内的传统教材一般大都十分注重理论而略微缺乏实践性,不过这本书除了前面几章的理论铺垫,后面大多数章节几乎全是可以拿来试用的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其实理论并不复杂,但在实践中往往不那么容易正确操作,依据原则却重在依靠经验具体行事,我只稍稍地浅尝了一小会,就能感觉到这套理论在实际中的无数变化,实践起来绝非易事。理论在认知二字,实践在行为二字,这套方法的名称即表现了两个关键字融合起来的重要意义:认知是思维性的,本性难改通常指的是我们很难去改变思考事物的方式,但我们必须具备识别自己思维的能力,觉知或洞察当下的想法;而完全改变需要依赖行为,做出行为后对现实进行检验从而能使我们正确验证究竟哪种想法是不恰当的或经不起现实检验的,即是我们无端的猜想,而后才能过滤出恰当的想法,让我们走出虚幻的泥潭,更真切地看待这个世界。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作者竟然把一部学科的历史巧妙地润饰成了一部小说,文风优美生动,令人赞叹。从经典物理学到当代最前沿的量子物理,这一乍看十分沉重又深邃的学科,长达几百年的变迁和演化,精华都藏在这本通俗易懂的著作中。西方的各个学科间历来都存在着一对持对立观点的欢喜冤家,不可不说历史是在这两派的不断冲突和摩擦中慢慢前行。殊途同归,到了近现代,界限分明的派别之间忽然发现了别此间存在可融合的可能,殊不知这种摈弃隔阂、不计前嫌的态度更能加速推进知识体系的完善,是寻找到世间真理的法门。
爱吃沙拉的狮子
村上春树的小说虽然有些我欣赏不来,但读他的散文是挺有趣的一件事。几乎每每读到有意思的地方都能发笑,让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的人觉得有趣这点也是不容易。他还是一个励志的作家,想到能完成铁人三项的普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更何况一个需久坐书桌前奋力码字的伏案工作者,不过这种惊叹里包含了对职业的一种偏见。书中有一个观点是让我非常有感慨的,讲的是关于对年岁渐增的理解,不同类型的人感受到的是丧失还是积累的过程,这个想法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决定了生活的质量。我想毫无疑问,作者选择了后面一种立场,我也更愿意将生命理解成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件多余的事,但每件事都希望自己能不遗余力、不留遗憾的让之成为回忆。
对于从事IT技术的工作者来说,大都奔着追求纯粹技术的路子走,总觉得企业的商业行为与自己无关,越来越把自己的世界走窄了。掌握复杂的商业知识也需要时间积累,不过这本书可以提供给一般从业者一个概貌,至少能让我们自己清楚隶属的企业到底具有怎样的商业模式,凭着这种了解,也可以作为职位生涯选择的依据之一。书中最干货的知识即是归纳的各种商业模式的网络节点架构,其中仅有少数的模式真正具有网络属性,才能发挥出互联网的指数效应。从中可以发现,很多新兴商业模式打着互联网的口号,依托的却还是传统商业运作模式,尤其以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为例,先不说生产新的、额外的消费品花费的高昂代价,其本质与传统商店并无区别,由单一商家提供服务,根本不构成客户与商家或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各个网络中的节点无法互动就无法产生商业价值。用这个理论去检验各个企业的现有业务模式屡试不爽,是目前我所学习到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喜欢理财然而却对金融知识不感兴趣的我,还是通过这本书粗晓了一些基金相关的知识。与之前所了解的个人理财知识形成了互补,其中对国内基金的介绍比较详细,正适合弥补我所粗通的宏观经济之外的微观细节。正巧碰上了瓶颈期,总是觉得攥着手里的投资不作为是不是太过于被动,于是在这本书的鼓励下,又对现有资产配置做了一些梳理,更加精细。书中虽有推荐具体的品种,但我仍然觉得理财人们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切身情况去进行选择,通晓原则比一直跟着别人走要理智,不要放过让自己大脑锻炼的机会。
一本成功学著作,鸡不鸡汤不好说,有几个段落确实让我受益:
“我从不说可能说必须要做某件事,我只会决定这件事我做还是不做”。自我管理的时候经常会给自己定下一些计划或待办事项,虽然在划上小勾勾的时候会有无比的成就感,但总是有那么几个日子某项事务被拖延,拖延期间造成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只因这段时间总是在自我纠结中度过,犹疑不决,没办法干该干的事,又愧于干不该干的事,结果哪件事都不享受。有一段时间深受这种纠结的痛苦,直到看到这句话,突然醒悟,该做就做不多思虑。
“大部分挑战我们必须完成,才能让自己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样子,但我们常常半途而废”。我们一生中不知要找多少次借口,来为自己的懦弱负责。其实很多挑战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可怕的后果,人是被自己的恐惧束缚住了自由,即便没有得到回报但收获了经验,努力后失败了也不留遗憾,很多次应该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前进的时候,总是屈服于对未知的恐惧。用于尝试也是我余生还要继续磨练的能力。
每周健身4小时
一个数据健身狂人的实验日志,囊括了各种健身需求的实践方案,尽管很多章节对我而言都没有实际需求,但还是受缚于学究气生怕漏掉什么秘诀。人到中年不刻意注意总是避免不了发福,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节食的方案是最令人嗤之以鼻的选择,运动也不是我保持身材计划的重要占比部分,所以只能把重点多多放在饮食上。保持健康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饮食、运动、药物。对于中国人来说,药物这个选择大概不太适用于一般人,它主要是指西方制造的具有针对性用途的药物,直接补充微量元素或对神经激素起到某种作用,而中医的药物其实可以归并入饮食中,所以按照这个选择,我的瘦身计划只存在两个成分,即饮食与运动。那么这两者的比例是多少呢?鉴于我很难坚持住稍微剧烈的规律运动,所以饮食与运动的比例大概在80%比20%。其实我是喜欢运动的,只是很难规律地坚持,所以本着作者所提出的最小有效量原则,选了几个时间花费最少却比较能有效增强核心力量的运动,深蹲和平板支撑,每天在久坐之后起来做个1-2组,按自己的能力决定每组做几个,每次只需要1-2分钟,再建立饭后散步半小时的习惯,基本上不会给懒于行动的人造成多少负担,就这样把运动给我带来的心理阻碍降到了最低。最重要的是饮食,肉食系的福音,基本上不需要限制肉量,只需注意不吃高糖食品和米面,多捡牛鸡鱼和豆类吃,另外吃足够的蔬菜,不吃撑,这样一日三餐下来五六天,每天都在掉体重,加上每周1-2日随意吃喝完全抛开规则的饮食,体重趋势依然直线下降。这个方案实践了一周,体重掉了2kg,由于本身并没有超胖所以这个数字已经算非常可观了。需要注意的是健康还是要以体脂率的降低为标准,把囤积在我们内脏周围多余的脂肪赶走,人才更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