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也是最难做的主任。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可以轻松交流,因而用总容易陷入“又累又忙”的状态。做班主任的,总需要不断去给自己赋能,才能调整好状态投入接下来的工作中去。
这个月,拜读了杨雪梅老师的《做一个善于建设的班主任》这本书,让人眼前一亮。杨老师不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管理一个班级,而是作为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去打造一个班级。与传统意义的“管理”相比,建设者思维的老师,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升。我们过去是被动地处理问题,现在反过来主动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
这本书从“探寻触动心灵的密码”“建设有活力的班级”“搭建家校合作桥梁”“谱筑专业发展基石” 四个方面论述,杨老师把自己的育人故事与教育智慧与我们一一分享。杨老师藏在书中的小智慧和个人魅力让我印象深刻。
比如在《与学生沟通不妨“拘些小节”》一文中,杨老师提到了三个小妙招——否定前先肯定、尝试换位思考、批评前转个弯。这些让我非常有启发性,当我们愿意蹲下身子去感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注意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微小的细节,就会发现其实同样的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处理,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杨老师说“再顽劣的学生也有闪亮的一面,先给与学生肯定,再指出不足,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批评。”看来,杨老师真正地懂得孩子的,她有“宰相肚里能乘船”的包容,也有教育过程中的“小心思”,这都是教育智慧的体现。
再比如《全盘发力,让散沙汇聚成塔》一文中,拉家长“下水”、引学生“上钩”、向搭档“示弱”的妙招可以看出杨老师非常讲究策略和方法。她会全面考虑学生、家长、各学科老师等多个因素,我们只有赢得家长的配合,学生的支持和学科老师的帮助,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很多时候作为班主任,我们喜欢孤军奋战,这样只能累死自己还收效甚微。
也许你也曾因为繁琐的班级事务和难“管”的学生陷入过深深地自我怀疑,那就从书本中去学习方法和汲取力量吧!向杨老师学习,不就是一种教育的合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