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
文/孤峰独影 原创
看图写话中的多幅图指导:第一步,整体把握。用一句话概括每幅图,几幅图说几句话,整体把握几幅图合起来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单幅扩展。一幅图一幅图的仔细观察,观察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丰富人物的表达。第三步,关注细节。观察图上细小的景物,比如蓝天,白云,小鸟,花花草草,类似这些的次要景物。环境的点缀是对故事的一个衬托,要关注到。第四步,首尾兼顾。给自己的表达加上开头和结尾,看图写话就完成了。下边以“植树”为例子来讲讲多幅图的看图写话。
第一步:每幅图概括成一句话。
不难看出三句话:两个小男孩在挖坑。小男孩儿把树放进坑里,填土。小男孩儿浇水。三幅图三句话把图意讲清楚了:两个小男孩在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提炼出这几个关键词: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
引导孩子通过看图懂得植树的顺序。首先挖坑,然后放树苗,填土,最后浇水。这也是表达的顺序。
第二步:仔细观察每幅图,丰富表达。
弄清楚图意后,仔细观察每幅图,围绕“挖坑、放树、填土、浇水”来观察。看他们怎样挖坑,想象怎样放树、填土,观察怎样浇水。
仔细观察第一幅图:两个男生怎样挖坑。引导孩子观察图上男孩儿手中拿的工具,他们的姿势,想象一锹一锹挖的样子。让孩子连起来说成一段话。“小飞和小刚手拿铁锹,弯着腰,弓着腿,一下一下的挖着泥土,可用力了,不一会儿,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就挖好了。”这些细节的描写一定要写上。
第二幅图:孩子放树苗的过程图上不显示,就引导他们想象,谁放树苗,怎样的放树苗,谁培土,怎样培土。想象动作,再表达。这个动作离孩子的生活有点远,我就请了两位孩子分别来表演:罗嘉怡和李祖庭,现场表演。两支铅笔当做铁锹,一个大的正方形盒子当做挖好的坑,我的水杯当做小树苗。请他们两表演如何放树苗,如何填土。我要求他们两个一边表演,一边解说自己在干什么,怎样干。他们两个表演完后,同桌两人再次表演,也是一边表演,一边解说自己怎样做。这样大部分孩子都明白了该怎样描述。然后我再请同学们说一说“放树苗、填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例如
“小飞小心翼翼的把树苗放进坑里,扶着树苗。小刚培土,一会儿,土坑填满了,小树稳稳当当地站好了。”
第三幅图:孩子们在浇水。同样我也是请两个孩子来表演的,陈楚言和徐婉童。从手中拿着铁锹开始。刚好利用教室里的水壶,自己表演自己讲解。这两个孩子先放下铁锹,找到水壶,接来了水,给树苗浇水。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演得好,说的清。这时就顺势指导孩子们运用学过的连动句来表达:“他们放下铁锹,拿起水桶,接了些水,给小树浇水。小树喝水喝得饱饱的,在风中微笑。”或者是舞蹈,或者鼓掌都行,只要表达出小树苗的快乐心情即可。
表达通顺后,提醒孩子们不要忘记段话之间的连接,恰当的使用过渡语言,会使表达更加流畅自然。需要说明的是,往往一幅图是一段话,三幅图需要三段话来讲清楚事情的经过。再多说一句,添上开头和结尾,这篇多幅图的看图写话就是五个自然段了。
第三步:关注图上的旁枝末节。
图上的花花草草都是衬托,要么是表达心情,要么是提示天气,都是有用的。虽是次要景物,但也不能忽视,也要在表达的过程中提上一两句。例如这几幅图中都有白云,那就告诉我们天气很好,文中就要有适当的天气描写。“周末,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轻纱似的白云。”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一方面自己观察瞬间偶得,准确表达;另一方面平时积累,恰当运用。这些表达会给自己的写作锦上添花。
第四步:开头结尾
文章主体形成之后,在开头添上时间,地点,天气之类的描写,结尾处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一篇文章就形成了。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开头都是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出场要到哪里干什么去。比如这幅图:今天,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小刚和小飞一起到河边植树。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把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的清清楚楚。结尾一般表达人物的心情,或喜悦,或遗憾之类的。
写完后再读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标点符号是否准确,段与段之间的过度是否自然,表示事情先后顺序的词语是否明确写出等等,也就是给文章润润色就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