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在美国下沉年代里会遇到什么
看着尘世中房价疯涨,人们不得不以毕生辛劳所得为自己换取一方栖身之所,仔细思忖不知为何?
让人想起“家”的定义和对家园的执着。
深爱的人还在身边时,即使居无定所或是一个最狭窄偏僻的角落,在费恩心中,这就是幸福生活。相反,若爱人已去,到哪都是流浪,何苦还执着拥有一间房子?
游牧一族,貌似潇洒,仿佛一切都可以放下。是否真的如此呢?
费恩在与大自然共处的那些美好片段,能有机会感受微风,欣赏日出日落,与陌生人对话,做不同的工作……也是一种值得羡慕的精彩吧?
这世间没有所谓的永别,这些在路上遇见的人,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再相见……其实正是这些总是在路上的族群,才是用情最深、最放不下的人啊!
20210201
114 大画家为什么只画小瓶子
初看莫兰迪的作品,捕捉不到一点激越和热情的色彩,沉默如谜。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研究这些瓶子和周围生活的景色,单就创作的油画就有1264张,而这还不包括素描、水彩和版画等其他形式。再看他的自画像,更是宛如画僧一枚,画如其人,艺理相谐,是一点都不错的。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解,莫兰迪一生孤寂、平凡,并未走入喧闹的人群,更未跻身博人眼球的艺术秀场,他只是厮守着生活中的寻常物件,平淡无奇地活过了一生。诚如他自己所言:“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隐秘的气息而已。”世界很复杂,但是艺术家所做的未必是要还原客观世界,而是通过艺术创作,来呈现自己的心灵花园,就是这样的甘于寂寞,心无旁骛,让人们看到另一番美的可能。
看莫兰迪的画面,那些瓶瓶罐罐仿佛都没有锐利的棱角,也没有太多光影、角度和透视的精准,更多的是一种物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所达到视觉的完美平衡,莫兰迪的绘画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是用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一切不张不扬,静静地释放着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优雅。所以莫兰迪的画风与用色,成为现代家居设计的经典用色,仔细去看,才会真正体会到这种柔和里的高贵,低调中的奢华品质。正如一个女子,耐看,其实是最不容易的吧。
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曾这样评价:“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这些瓶瓶罐罐,和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异曲同工。”可见,艺术的领域,有太多沧海遗珠的发现、殊途同归的共鸣,和妙手偶得的惊喜!
绘画艺术之所以恒久,并不在于那些艺术作品多么接近现实生活。自从摄影技术的发展,人们早就不会将艺术的审美停留在具象的复制和表达,正如文字中的神来之笔,往往来自弦外之音,一张画,能承载照相机、摄像机、甚至文字笔墨所不可能呈现的部分,这才是价值所在。而那些艺术家性情风格上的千差万别,更是时空画卷中的芸芸众生,仿佛夜空里的点点繁星,所呈现出的各具特色的万种风情,也是他们留给世界最可贵的馈赠。
看莫兰迪的画,或许不会激情洋溢,不会跌宕起伏,而是一清如水的宁和,最多是那一圈圈的动人涟漪,在心底荡漾开来。
在繁杂的生活一地鸡毛里,我们常常来不及喟叹时光匆匆,更来不及探究生命的意义。而莫兰迪的画,给我们一种抚慰和镇定,它让我们静下来,聆听内心的声音。
原以为,我这个年纪的女子,常常不会经历多么大的变化,却离开工作了十八年的地方,离开不用思索凭下意识就能去到的办公室和车间,离开了那么多不需言语仅靠一个眼神就有超强默契的同事和伙伴。而刚刚调适过来仅仅一年有余,又再次离开,来到陌生的国度。山水周折,留给众人的,是那样的波澜不惊。
而我其实真的那般淡定吗?在充满陌生人的地铁上,我会突然想起北岛的诗句:“我和这个世界不熟,这并非是我安静的原因,我依旧有很多问题,问南方,问故里,问希望,问距离……”
多少的千回百转,这其实就是症结之所在。我们自始至终是生活在一个习以为常带给我们的充满舒适、温暖与安全感的环境。然而,一年,两年,时间太短,不足以爱上什么人,却足以失去一些人。所以,无论发生怎样的情形,都要学习淡然处之。
其实这和艺术鉴赏亦有相通之处,只不过,我们对自己,总是过于苛求,抑或总是会以为那些早已习惯成自然,所以无法变得更好,久而久之,对自己失去了信赖和信心,而将外界的评判与反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以至于对待自己的生命,反而不如对待一件作品那般珍重。
写过这样的句子:平常日月,何必如此用力,只不过是一次转身和重新出发而已。
于是惊觉,在匆匆的脚步里,能够真正热爱的东西,已经不多。要懂得及时呵护、及时去爱,更要及时去珍惜,并怀念。
这,就是在莫兰迪的画面前,我所感知和领悟到的,生命的意义。
20210202
115 宋石男:为什么法家的基础不是“性恶论”
《芈月传》里,有一个桥段,秦惠文王带着芈月悄悄去祭奠被自己车裂处死的商鞅。这个情节的处理,与今天这节课的主题呼应:法家不是来自于对于人性的一种认识,而是来自现实中对匮乏资源的竞争压力,因此,它的本质是君主政治学。
然而,无论来源或本质是什么,即便某个政治体制的初衷只是把人当做工具和手段,它所抵达的终点,都还是会归于人性吧。
20210203
116 文学的异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终身大事
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是游荡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
家庭环境和身心疾病,注定了他充满悲剧性的人格特质。而他又如此锲而不舍,甘愿以自己的痛苦为承载,去深挖人类的灾难与悲哀,从而在人类文学和精神领域,竖立了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确实是“终身大事”。
20210204
117 文学的异乡:《卡拉马佐夫兄弟》
对应介绍中国作家系列的“文学的故乡”,“文学的异乡”以俄罗斯作家开篇,《文学参考》的独特视角总是令人耳目一新。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对于俄罗斯文学有一句高度评价,她说,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里,容纳着巨大的灵魂。
相比托尔斯泰大开大合的春秋笔法,陀思妥耶夫斯基更以他略带神经质的如椽巨笔,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心戏,这也更符合俄罗斯民族一以贯之的悲悯宗教气质。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巅峰之作,但阅读是一件丰俭由人之事,这样略显沉重的鸿篇巨制,听听“每天听本书”,学学《文化参考》,看看学友留言,足矣!
20210205
118 适合全家的新年电影
看电影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而且越怀旧,越经典,打上了从前的烙印,刻骨铭心。
有时候,人就是那么奇怪。有些东西明明不值钱,却不舍得丢掉,不见了还会坐立不安。它们越来越旧,越来越老,而我却渐渐不敢看它们。
它们装在盒子里,放在角落里,像一部部老电影,一篇篇从前的日记,不用打开,都能让我重新看到,一场大雨,一次分离,一场相爱,一个拥抱!
20210208
119 适合一个人的观影清单
好电影,总是看不完,说不尽。
看了张艺谋,就想去看看陈凯歌;正如刚探访了文学的故乡,也惦记着去文学的异乡走一走。
看电影,读原著,刷影评,丰盛而迷人的节奏。
20210209
120 假如你春节时想刷电视剧
说起刷剧,颇有偷懒心得。
作为休闲神器,独爱国产剧,因为相比于电影和美剧,国产电视剧的节奏相对轻松,不需要心无旁骛地看。经常一边放着电视剧,一边摘摘菜、画画图、写写字,还可以喝喝茶吃吃零嘴,甚至用笔记本干点私活,几不耽误,效率还高。
这段日子几部不错的电视剧《大江大河》、《流金岁月》、《上阳赋》,就是这么一路追下来的。
20210210
121 除夕说忌讳
这一期有意思,不仅仅是长了见识,更激发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深度思考。
在一个倡导自由价值取向的社会里,禁忌并非减少,而是迁移。就比如我在经济发达、多民族聚集的新加坡居住多年,多元文化彼此包容,互相尊重,并没有感觉有多少禁忌,但大家仿佛更加自律,做事的戒条反而会增多,而这些都似乎是自然而自觉的。
关于禁忌的此消彼长,伴随着一种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成熟,这也是这一课给我们的启示。
20210211
122 春节历险记
大年初一,在家门口的南通博物苑走一走,这里曾经被改名叫“人民公园”,我们这个年纪的南通人一定会觉得那个名字更亲切,因为与历史印记一起,伴随过我们的童年。就像今天这节课,关于春节的周折转圜,同样悲喜交集。
博物苑的早晨静悄悄,城市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似乎与这里的花香鸟语、亭台楼阁没有多大关系。
正如许倬云所说:时间里最短的是人,比人稍微长一点的是政治,比政治稍微长一点的是经济,比经济稍微长一点的是社会,然后是人类文化,再然后是自然。
20210212
123 麻将速成攻略:打完这圈再说
作为麻将盲的我还是欢欢喜喜地听完了课,看完了学友们的留言。
麻将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交方式,已经源远流长,在很多时候,赌性和禅意交融,成败输赢有多重的标准,确实很有意思。
2210215
124 团圆饭是碗里的家
团圆饭、家常菜,就是盛在碗里的一个家。这话真是暖人。
味觉经验有一个特点,它往往呼应勾连着我们的过去与乡愁。人类的情感方程式,一盘平常菜肴,通过色香味,一下子就接通了我们的往昔回忆。《说文解字》云:“尝,口味之也。”不曾吃过的,就等于不曾经过。我们对时间的感觉,只有跟味道、跟舌尖搭上了,才是去往口弗能言的味感秘境的通道。
而家的味道,总是那么令人魂牵梦绕。能做几道家常菜,也算是低成本高回报的自我疗愈吧!
20210216
125 启功版清宫秘史
我挺喜欢看宫廷剧的,目的不在考证真实性,而在欣赏戏剧性。
历史是个小姑娘,被随意打扮粉饰,可能面目全非,但即便几部戏说叠加对照,获得的印象大概也会八九不离十。
20210217
126 皇帝的吃饭问题
乾隆一直是清宫剧当仁不让的大男主,皇后断发绝情的桥段,我印象最深的是《如懿传》中的周迅和《延禧攻略》中的佘诗曼。
这两部剧很有意思,前一部迅哥儿是正面女主,铺陈渲染自不待言;后一部佘诗曼一步步成为心机颇深的反派,却把“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悲凉以及结发夫妻恩断义绝后哀大莫过于心死的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一掬同情之泪。
正如本课主题,皇宫中的恩情厚薄,甚至带有政治色彩的暗示和敲打,往往就是通过一些日常赏赐和仪式来传递的。谁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只能说,帝王真的很难!
20210218
127 李子柒的农村生活是真实的吗?
喜欢上李子柒的田园牧歌式的散淡,自然也可以体会到从容背后的辛苦。人间烟火,乡村情结,都来自于那份寻常味道。
李子柒的米糕、藕粉、咸鸭蛋,是在从新加坡返回上海隔离期间网购的,更让我感受到一股来自乡野的自由气息。记得当时还画了一张米糕盒子包装上的插画,感觉热腾腾的蒸笼蒸汽,离我们的内心很近。
20210219
128 把艺术史装进盲盒
一页纸曾经主办过一期“致敬经典,整蛊名画”的系列打卡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海边呐喊的人、忧伤的加歇医生、割耳的梵高……都在小伙伴的笔下,焕发出特别的创意和光彩。就像这节课中的盲盒与玩具给人的感觉:小小的未知加具体的快乐,成为繁复平庸的生活中,极为珍贵的点缀。
音乐或许使人觉得可有可无,但是,被音乐培养起来的听觉的敏感度呢?是不是任何人都应该具备?同样,绘画也可能使某些人觉得可有可无,在我们生活中没有一张画,似乎并不会少掉什么。但是,绘画真正的意义是在养成我们对色彩、形状、质感的敏锐,养成一种有分析力、有感受力的视觉;而这种视觉能力,当然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应该具备的,甚至,我们可以说,是任何“健全的人”都应该具备的。
怀有艺术欣赏的心情去看人生,是一种有福气的生命。
欣赏艺术,向美致敬。
20210222
129 戴锦华:明天会更好吗
问明天,真的会更好吗?在我们这个年纪,经历过太多起起落落沧海桑田,早已不再期许来日方长乾坤腾挪,就算再华美光鲜的皮囊,心头谁没有坚冰三寸?一杯酒,喜相逢,一切尽在不言中。
问明天,真的会更好吗?成长的喜悦、创业的辉煌、所有的波澜壮阔、惊鸿一瞥,都已成为过去,不可重复。后辈们崇拜佩服,憋着一股劲立志赶超,长江后浪推前浪,传奇更迭,重整河山待后生。而在我们的身上,只见日益斑白的两鬓,收不回去的肚腩,向地心引力缴械投降的下垂的眼角和法令纹……
问明天,真的会更好吗?“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二十年聚、三十年聚杯盏喧哗,所有的美好寄托,正在于那些隔着时光之河依旧清澈的眼神,那些曾经燃烧在心头的星星点点的光亮,最美的永远定格在昨天和此刻。懂得了不去期许太多的未知与不确定,懂得了放下执念后所有都可以原谅。每一个真切的当下,最值得珍惜。
20210223
130 《刺杀小说家》:拍电影要有“中二”精神
和之前看电影的期待有很大不同。曾经我们就是为了看一个故事而去电影院,更多关注故事情节是不是曲折动人,演员演技是不是出神入化,风物呈现是不是真实还原……对特效、场景等并不十分关注。而当下我们进入的是一个体验为王的时代,魔鬼藏在越来越多的细节里,精益求精不再是一个泛泛而谈的虚词,更体现在那些令人咋舌的数据当中。个性当道,中二横行。人们更愿意为极致买单。
其实这和我们的生活和文化轨迹也是相似的。崇高的理想当然要追寻,但活在当下亦很重要。所以,诗和远方,我们要一天一趟!
20210224
131 托尔斯泰:渴望成为刺猬的狐狸
学这一课,对托尔斯泰归于狐狸还是刺猬的探寻,特别有意思。复习了刘擎老师的《西方现代思想》关于伯林的三节课。伯林自称是“狐狸”,知道很多小事,但其实伯林也有“刺猬”般的关怀,他关心一件大事——探究观念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伯林分析托尔斯泰是个努力想当刺猬的狐狸,他生来是狐狸,经历多,知道的也多;但却有着当一只刺猬的信念,努力在永恒的真理中安放自己的心灵。看来这两者无法绝对分开,人性才更丰满立体。
再来看看托尔斯泰的成就,相比于其他卓越作家,宛如星空大海之于繁星溪流。在他笔下,安娜·卡列尼娜一袭黑裙艳惊四座的场景,用文字制造的画面感、电影感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人,以至于无论换做谁来演绎,都会略输一筹。
20210225
132 《战争与和平》:大象步入文学丛林
托尔斯泰用他的如椽巨笔,对“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进行交叉描写,对比渲染,使作品成了一部俄罗斯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1-小说中的内容具有超越生活现象的深层意义,战争生活背后是历史事变,大动荡孕育着巨大变化将来临;生活现象背后蕴含着历史变化趋势。
2-通过对四大家族的主要人物态度和行为的描写,成为认识俄国社会发展历史的一面镜子。
3-将编年史的记叙与历史小说的建构巧妙结合起来,就像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所评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集叙事诗、历史小说、风俗志大成的独树一帜的伟大作品。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小说乃至整个俄国文学崛起的标杆,成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踏进丛林的大象”,名副其实!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