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写给自己的疗愈文
长到一定年龄,“生活很糟”就成了一个既定的事实。不管你接受或不接受,生活就是很糟,沉重而不可战胜。于是,你在不知不觉间掉进了间歇性情绪低落的怪圈,你否定自己、不断地内耗。
而事实就是,没有一件事只是个人问题的。你遇到的麻烦,可能是成千上万个人曾经遇到过的,未来也一定会发生。到后来,你发现,原来那句“生而为人,谁不辛苦”是真理没错。只是,谁都知道应该保持积极、快乐的状态去过日子,但坏情绪一来,你就是没法子。怎么办呢?那就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丧”呗。 我仔细想了想,这些年我的丧源可以归结为三点。
先说 第一点——耐心值不足
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是人的天性。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人都有无穷无尽的欲望,不管你的性别、年龄、阶层和财富状态如何。于是,不劳而获成了大家的诸多愿望之一。或者“即使不能不劳而获,少劳多获也行啊”、 “只想找份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诸如此类。
另一方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平台上无时无刻不充斥着一句话,“hey-my-life-is-cooler-than-yours”。你很容易就能知道别人比你能干、比你过得精彩。这种逃不掉的比较心理,会让你无意识地进行自我怀疑,进而加重你对现状的不满情绪。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李笑来的一段话。他说,所谓的“现状”,本质上来看,无非是“过往的积累”。如果这样理解所谓的“现状”,你就明白了,若是“现状”不令人满意,那么肯定是“过往的积累”不够而已。目光短浅的根源总是一样的——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现状越差,越没有积累,就越急切。
“马上改变现状”也是我们众多的欲望之一。现在你也知道了,这种想法有多不现实。另外,你要明白,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的道理。就好比考英语四六级,裸考你是绝对过不了的,你得老老实实地先记单词。词汇量不够,甭想过。就算是英语底子好的人,也一定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你重复的次数还不够多,积累的东西也还不足,这样的“现状”并不是靠“想象”就能跨过去的。可以这样说,初始的笨拙,是把事情做好的基础标配。
所以,你最多,只能做到这么一件事儿:把当下作为起点,开始积累。
你看,此时此刻坐在电脑前的自己,码字速度也是慢得“可爱”……我还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敲字呗……
另外,有这么一个研究结论还蛮有意义的。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布兰奇弗劳尔对人的幸福感做了调查。调查显示,在不同国家、不同人身上,幸福感随年龄的变化走势惊人相似,都呈现U型曲线。根据这个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其自身的满意度从15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直到45岁左右曲线才开始上扬。在这漫长的30年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我们焦虑、迷茫、沮丧……
一开始,这个调查结果着实让我惊讶——噢,原来大家都是这样子的呀。但仔细一想这也不难理解,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你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做得让自己满意,能做好一件事也算不错了。况且,谁的成长过程全是顺意?而那些你以为身处巅峰的人,他们其实都在认真面对自己维度的难题,你也很难想象他们的低谷。
“你要的,生活都不会给你”这个标题受启发于李笑来,按他的话来说就是,“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接受这一点,做好手头上的事,生活给我什么就用好什么,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