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我是确确实实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才读懂了三国。
从2015年夏,开始听书,陆陆续续转向名著,一来是因为上下班时间在路上着实无聊,那些听烂了的歌曲又无新的填充上。二来平时没有什么时间看书,听书比较有故事性,可以连贯起来,不论什么时间,因为剧情吸引,总是想继续听下去。三来名著的存在总有他存在的意义,不妨试试看,不然别人说了什么历史典故,自己却不知晓,岂不很丢人,别人一句:“这么有名的名著你竟然没看过”,一时间尴尬死,就当补补常识。
2015年秋末开始听《三国》,陆陆续续懂得了《隆中对》《出师表》,刘备和孙权是对手,却联合起来攻打曹操,后来孙权又和曹操联合起来攻打刘备的前因后果,以及其意义。也是在那些历史中,了解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火烧博望坡、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张飞长板桥喝退百万曹兵、关羽诛文丑斩颜良、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等一系列故事的串线,不禁惊叹,果然,名著的存在是有必然因素与重大意义的,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检验,到今天看来依旧精彩,相比那些烂掉恶俗的都是言情,简直不在一个层面上。
记得初中的课本上每篇古文后面都会有“朗读并且背诵全文”的作业命题。那时只觉得负担很重,词语生涩,稀奇古怪的名字都是谁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对话,前因后果是什么根本不清楚,再加上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又何况是这种打打杀杀争夺天下的男权时代的故事,指望一个初中生读懂这个,喜欢武侠的男孩子尚且可以,又或者喜好历史的历史迷肯定会翻阅各种古籍来探寻当中的缘由,那个时候,我是真的不懂。再加上名著的“高帽子”,骨子里开始反抗接受,总是觉得有插画,花花绿绿的书才好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价值观的变化,对事物的看法也有了新的认知。
三国里的人物都讲求义气。典型的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的岁月里,一个“义”字走天下。赵云当阳长板衷心幼主,杀得七进七出,硬是看得曹操下令要活捉赵云,也不准手下杀死他。关羽被曹操捉住后,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也要寻得兄长相见。张飞在得知二哥关羽被孙权杀害之后,一心为兄报仇。刘备也是,聚集百万雄兵,兵发江东。孙权对诸葛瑾有知遇之恩,所以诸葛瑾在以后的日子里,对孙权忠心不二,尽管他为江东没有做出什么转折性的谏言,却不辞辛劳的跑了一趟又一趟,他说:“一心不事二主”,即使在张昭调拨的时候,依旧赢得了孙权的信任。
三国里的人都讲求惜才。曹操抓住关羽,却不杀他,又送金又送银,又送马又送裘,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希望留住关羽。曹操也爱惜赵云,长板桥前,硬是下令不许杀死赵云。郭嘉病死,曹操一代枭雄哭成泪人儿。曹操正在洗脚,许攸来投,曹操连鞋都顾不上穿,便出门相迎。刘备为求稀世贤才,酷热寒雪三顾茅庐。
三国里的江湖知己知彼,没有永远的敌人。诸葛亮之所以妙计连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也需自身知识过硬,对敌情了如指掌,包括对方的性格、爱好、交际圈。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永远比对方胜出一筹,你观局三步,我就要看五步。孙权杀死关羽之后,把关羽的头颅献给了曹操,生怕刘备知晓后攻打江东,想借机嫁祸给曹操。曹操当然看穿了孙权的把戏,就将计就计的大肆厚葬了关羽。远在蜀地的诸葛亮自然看穿了一切。
曹操带领雄兵百万,一路南下直逼江东赤壁,鲁肃请来了诸葛亮,使用火攻之计,孙刘两家联合破曹,使得赤壁之战大获全胜。后因孙权杀了刘备二弟关羽,范、张二人杀死张飞后又投降江东,使得江东与巴蜀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此前有荆襄九郡作为引子,此次孙刘两家撕破脸是必然之势。听闻刘备集结百万雄兵,兵发江东,吓得孙权手足无措,先是派遣诸葛瑾向巴蜀求情,并表示愿意归还荆州,不成想,刘备并不领情,“义”字当先,孙权可是杀了他的二弟呀!孙权无奈,只好派人向曹丕求情,愿意向魏国称臣,并献上金银珠宝数万,请求曹丕相助,攻打巴蜀。谁知,曹丕表面上答应了孙权的请求,实则是要看他们两家互相残杀,最后逐个击破,一统天下。各怀鬼胎,各有心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三国时期,乱世造就英雄。孙刘曹自不必多说,其各个手下将领成百上千,武官骁勇善战,文官有计有谋。三国时期,女人只是附属品。看上谁,便巧取豪夺,漂亮的女人,也是霸业的棋子。即使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也逃不过香消玉殒,再续断弦。
看一遍是看故事,看两遍是看江湖,看三遍是看人生。
有些道理不需要那这么早就懂得,年幼的时候,不懂就是不懂。等经历过一些事,再回头看,却别有味道。
三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