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阅读!本文乃作者个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欢迎转发分享。
一个周末的傍晚,诺诺因一件小事哭闹起来,和以往每一次一样,不要任何人靠近和安慰,只要妈妈抱。我默默地抱起她,轻抚着她的背,什么也没有说,我心里很清楚,她只是因为没有睡午觉,和小朋友疯玩了一整天,已经极其疲倦,可又还想玩。正准备往回走,听到爸爸和谢先生同时叹了口气,然后一起摇头,开始吐槽诺诺如何如何不懂事,如何如何难带等等。我回头侧目的瞬间,怔楞了——谁言两翁婿,分明亲父子。
回家后,忍不住跟妈妈嘀咕了这个发现,妈妈继续补刀:“亲父子哪有他们像,你看看你弟弟像(你爸爸)吗?”
一整晚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时光到底施了什么魔法,把我亲手挑选的我最爱的男人,变成了我最不喜欢的样子?
细思恐极,冷汗透背,直抵心窝。
不是时光有魔法,而是我神功在手。
记得刚认识时,谢先生一身的运动味道满脸的灿烂笑容,积极开朗阳光健康,表面乖巧内心无数阴暗小九九的我,很快被吸引坠入爱河。
由于从小爸爸就不怎么顾家,长大后我就特别想找一个细心、体贴的老公。
谢先生也确实是这样的:每天都会买我喜欢吃的水果零食,每次他有应酬都会先安排好我吃饭的去处,晚上看电视会把我冰凉的脚丫子抱在怀里,不管什么都喜欢与我分享,不管我做什么都说“好”……
可是从小在父母的争吵和妈妈的抱怨中长大的我,不仅学会了妈妈的“独孤求胜”神功,也继承了妈妈“指责”大法。我有一双发现“丑”的眼睛,更有一张得理不饶人的嘴。我像侦探柯南一样细心,每天每天都能发现谢先生的“缺点”“不足”和“劣势”,并且头头是道地分析给谢先生听,还提出改进与建议,而且打着爱的旗号:“我这是为了你好!”
可怜的谢先生,每次都只能沮丧又不甘地回一句“每次都是你有理,怎么都不可能说赢你。”
我对谢先生的优点视而不见,每天盯着缺点不停地提醒——这在心理学里叫“强化”。只不过,我强化的是缺点,而且是持续不断地强化。
你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学的知识完全被抛之脑后,不起一丝一毫的作用。
我从小就选好了站队,紧紧跟着妈妈,以看不惯、看不起我爸爸为准则,实行冷嘲热讽、指责抱怨的家庭斗争。
长大后我把这一套用在了我的谢先生身上,然后,谢先生就变得越来越像我爸爸了,而且像的都是爸爸身上我不喜欢的那些。
有人会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剖析,越是对爸爸批判,潜意识里越是忠诚于爸爸,从而选择了一个本来就很像爸爸的人。可是谢先生来自与我家的模式完全不同的一个家庭,在前面几年里谢先生明明不像我爸爸的,而且,妹妹也选了不像我爸爸的妹夫,可妹夫到现在也不像我爸爸,只有谢先生变得像了。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首先是我对爸爸的不接纳。我特别担心自己的老公会是像爸爸那样不顾家的人,特别害怕自己会像妈妈那样辛苦一辈子。所以一旦发现谢先生有某些地方有像我爸爸的苗头,就立刻指出来、不时提醒并督促改进。我像扫描仪一样,每天仔仔细细扫描几遍谢先生的言行,等于是在在不断强化那些像我爸爸的地方。
其次,我有神功在手。我会把一件很小的事情放大,不停地抱怨和指责谢先生,而且还会由一及三由此类推。
我们常说,要想让一个人变好,首先我们要在心里认为他足够好。谢先生接受到的都是我发出来的“你这不好、那不好”的信息,感受到的是我急于让他改变成我理想中样子的控制和管教,其中的压力、沮丧、挫折、失望以及低自我价值感可想而知。
就这样,谢先生从我最爱的人变成了我最讨厌的样子。
而妹妹每天都抓住一切机会称赞妹夫,对妹夫做得不好的地方常常是视而不见或者一笑而过。
接纳与否、控制与否,差别就在这里。
想到这里,后悔、心疼和后怕都如狂潮涌入,在心里翻滚、冲撞,更加了无睡意。
我又想起了我和妹妹。
从小一个乖乖女,弟弟妹妹的典范;一个调皮捣蛋古灵精怪,爸妈没少操心。被生计压得踹不过气来的爸妈,自然是喜欢我这样的乖乖女的。
可长着长着,这个不需操心的乖乖女就长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生疏、冷漠、呆板、固执,让爸妈非常的不喜。而那个操碎了心的调皮鬼呢?长成了爸妈的小棉袄,开朗、亲热、活泼、贴心,让爸妈非常喜爱。
我们无疑爱着老公,爱着孩子,都说爱能滋养万物,是人世间最大的动力来源,可是日复一日,我们爱着的老公和孩子,都越来越不可爱了,缺点和毛病越来越多。
以爱之名,我们把他们变成了我们不喜欢的样子。
孩子小时候,我们每天念叨要孩子乖一点听话一点,孩子越长越乖,等大了,乖得不得了,什么也不和你说,什么也不敢去做,按部就班毫无创意不敢争取,乖到让你操心完工作又操心结婚再操心孙子孙女,还整天闹夫妻矛盾让你提心吊胆,可能你百年之后也不放心撒手人寰。而别人家那个从小调皮捣蛋的孩子,自己创业,自己找了个贤惠媳妇,夫妻和睦,一家人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老人只需负责自己开心,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想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也行。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整天要求他们多识字多数数,我们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只要学习成绩好,兴趣特长班多报,运动游戏皆可抛,家务休闲全停了。然后孩子长大了,会钢琴会跳舞会画画,可没有一样喜欢的;成绩优秀年年第一,可不会和朋友相处毕业后竟然找不到好工作;参加各种比赛拿了无数奖项可还是自卑心里总有无名火;你陪着他跑各种班风雨无阻只为他能赢在起跑线,可他毫不领情对你从来没有好声气从来不说心里话。
小时候我们不让孩子爬树攀石下河,长大了我们怪他胆小如鼠整天宅家里;
小时候我们不让孩子表达除笑以外的情绪,长大了我们怪他老对你面无表情;
小时候我们不让孩子决定吃多少穿什么,长大了我们怪他犹犹豫豫没有主见;
小时候我们不让孩子和我们的要求有所不同,长大了我们怪他没有创造性没有勇气没有活力;
……
我们不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为了自己便利去要求他们,为了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去改造他们,然后,二十年以后,时光魔法把他变成了二十年前你想要的样子,却是完全不符和他年龄身份的,二十年后你最讨厌的模样。
你的期望和标签已经改变。
你花了二十年,孜孜不倦,不辞辛苦,收获了一个你不满意他自己也不喜欢的孩子。
是的,父母不知道孩子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孩子不喜欢你塑造出的那个“他自己”,要么他完全放弃反抗,要么他在你目力之外竭尽所能地活成你所不允许的样子。你也许永远也想像不出你乖巧的小公主在朋友面前是如何放纵恣意,你沉默木纳的儿子在你背转身时又是怎样的侃侃而谈!
放弃反抗的孩子,穷其一生都无法做他自己,他的一生都只是你的控制的傀儡。
阳奉阴违的孩子,背负着完全相反的两个面具,在分裂和冲突中痛苦不堪地寻找自己。
那些生命力强从小就反抗到底的孩子,又要面对多少来自你的阻力,以及不被最爱的父母理解和支持的伤心、沮丧和绝望?
接纳他们,认可他们,支持他们,而不去说教、指责、控制,你会发现,他们本来要长成的就是他们和我们都更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