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知什么时候爱上了《三国》的动画片,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现在每天都还要看。最喜欢《三国》里的诸葛亮。因为他聪明,说是里面最聪明的人。
我在想:诸葛亮为什么那么聪明呢?在《三国》里都是手不释卷的。那小时候是怎样的呢?应该也是很爱看书,学习吧。如果是的话,用儿子的偶像激励他爱上看书、学习、长大有一番作为。何乐而不为?
刚好微信读书有《诸葛亮传》,欣欣然看起来。
汉灵帝中平元年,皇帝疯狂敛财,买官卖官现象严重。官吏使劲压迫老百姓,连百姓之家补屋顶,买扫帚,做新衣,都要收税。老百姓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暴乱发生了。接二连三的暴乱经常发生,没有停止过。
中平六年,兖州,泰山郡,诸葛亮的家乡。当时诸葛亮九岁。是一个调皮但很有思想的小孩。他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父亲是一位君子(诸葛亮叔父的话),母亲去世的早。有两个双胞胎姐姐,一个被父亲引以为傲的哥哥,还有一个整体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弟弟。叔父因朋友中有很多曾经是起义的人,所以他不敢回家,怕连累家人。
父亲对诸葛亮非常严格,每天抄四书五经。惹祸了就会挨板子。即使冒着挨板子的危险,也要在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楚汉之争的游戏。他当指挥官,高高的坐在高墙上,指挥着墙下的小伙伴,十分神气。
当他气走第五个老师,正坐在高墙上指挥小伙伴楚汉之争的战事时,叔父回来了。叔父不像父亲那么严厉,对孩子们总是和颜悦色,主张循循善诱的教导方式。
当诸葛亮得知父亲去洛阳了,没人管他抄书的事情后。就和弟弟出去找小伙伴玩楚汉之争的游戏时,碰到了一个有尊严,有气节,又有点怪怪的乞丐。乞丐不受嗟来之食,包里还有一个只有十道的棋盘。一般棋盘都是十五道或者十七道。
诸葛亮就问乞丐,这个棋盘为什么是十道,而不是十七道。乞丐说为什么棋盘一定要是十七道,为什么就不能是十道,真是迂腐。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两个都睡不着的人下起了棋。以诸葛亮眼看自己要输的情况下,把棋盘故意弄翻终止。诸葛亮把藏在心中的问题说了出来: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叔父说:君子就是心地善良,孝敬父母。人家不理解他,他也不恼恨不埋怨,人家夸奖谄媚他,他也不骄傲也不欺负人。哪怕身处危难之中也能独善其身,不改志向,谦虚而不自卑,包容而不怯懦。
当叔父说诸葛亮的父亲是君子时。诸葛亮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立志也要做一个君子。看着天空皎洁的月亮及北极星时。也想成为那颗最亮的星星。让叔父教他天文、地理、卦术、还有排兵布阵。就是不想学正经学业。
诸葛亮的父亲和叔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育儿方式。父亲希望诸葛亮循规蹈矩,广读圣贤书,考功名,光耀明楣。对诸葛亮哥哥(学习成绩很好)满脸赞赏的神情,即使在那么稳重的人的脸上都藏不住。对诸葛亮呢,说起就是顽劣孩童,恨铁不成钢的无奈神色。叔父呢,倡导对小孩循循善诱,理解孩子,因材施教。常常抱着背着诸葛亮和诸葛亮的弟弟,逗他们玩,给他们讲笑话,在生活中教他们知识学问。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跟着老师读圣贤书。因为他觉得老师们都太迂腐,只会跟着书读,没有什么新意,使他觉得索然无味。其实他有自己的思想:君子是什么样的人?身边有君子吗?怎么样可以成为君子?当他听叔父说: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君子时。他有自豪感,也想成为一名君子。然后他就央求叔父教他知识学问。他要朝着成为一个君子的方向努力。
一个孩子只要知道了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他下定决心,他就会朝那个方向努力。父母只需要在旁给予鼓励和指导。
在国步维艰,朝廷昏聩,生民流徙的情况下。刘备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