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跟老板申请内部转岗,时间一晃而过,回顾自己这半年的天使投资工作,希望能留下一点什么。
一月份公司只有我一名员工,整天忙着采购办公用品,联络人力资源、财务服务商,给公司注册各种账户。
二月份开始陆续有新同事入职,被春节横插一杠子,工作中基本没有进展。
三月份老板觉得我的工作表现不符合他的预期,延长试用期一个月,并降低薪水(已经在最开始我提出来的薪水一降再降了,想起这茬就心塞)。
四月份终于转正了,在四~六月的整个季度中,我谈项目的数量一直是其他两位同事的总和(根据公司的系统记录),聊到第185个项目,在半年review的时候,主动提出转内勤岗。
如果从工作效率来看,我基本能做到45分钟聊一个项目,最高战绩一周聊15个项目,已然累趴。
然并卵,在这期间公司出手的所有项目都和我没有关系,一方面因为我接触的信息不够早期,另一方面因为我在行业中的人脉不够精深,基本摸不到市场的脉动所在。摊手,这就是现实,能力差距?运气差距?亦或者是时间积累的差距?或多或少都有些吧。
投资前台每周的常规工作包括搜集BP,约聊项目,记录信息并做出判断,过会然后反馈信息给创始人;偶尔参加路演、线下活动,多接触一些创业团队;学习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互联网高管聊天,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等等。业余时间看了几本讲美国天使投资的书籍,反观国内同行现状,说是两个行业都不为过。
期间看过的BP超过500份,觉得水平比较高的BP大概也就3~5份,聊过觉得比较好的团队也就3~5个,有趣的是好BP和好团队是呈正相关的(就我的女性感觉来说),可能优秀的人手底下出的活都不会太差吧。对于那些不好好写BP的团队&创始人,可能处于两个极端,要么已经牛逼到不需要写BP来介绍什么了,要么已经差劲到连BP都写不好。
最终促使我决定转内勤的原因是,投前工作真的很累,过滤大量信息还好,每天要和不同的人聊天这实在是消耗气血。可能我已不复初入社会时的雄心壮志,潜意识里抗拒要混圈子拼加班的工作状态了。
转内勤之后的状况是,把繁杂琐碎的工作理好&找机会做出自己的成绩。仔细琢磨手头上的工作,发现自己还是精力有限,如果一天忙忙碌碌确实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了,但自己的成长性、创造性在哪里体现?我要的不是忙忙碌碌,那就要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付出更多努力。
悲催的事情是老板新招进来一位总监,我有30%的工作受总监安排……该总监实在令人无奈,半小时能说完的事情她开会要两小时,翻来覆去就是把老板的话换个词组重新说一遍,既不推动落实会议决策,也不主导会议进程……整天在办公室里拖着同事陪她聊天,也真是没谁了。
每过三五年,就觉得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觉得自己现在这份工作就像是毕业后入职第一家公司的感觉,从零开始,一点一滴积累,上帝真是考虑周到,连办公室政治的素材都帮我准备好了,保证第一份工作的体验足够丰满。
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最简单的事情是自己一个人能搞定的,中等难度的是和同事协同执行,最难的事情是遇到猪队友还不得不合作。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本来我是真的很想针对猪队友做点什么事儿,想来想去,还是光明正大坦坦荡荡的,她不用心我用心,她不着急我着急,有什么好的想法就在工作群里直接提出来,老板也不是瞎子,我做到我想做的我能做的,于己诚就好。
能这么淡定呢,有一个前提,就是目前的工作能保障并满足我的需求,而我需要腾挪一些时间用来处理工作之外的事情,哪怕是猪队友我也没有兴趣针对她做什么,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只干对得起自己这份工资的事情。
转岗内勤之后,在2016年的下半年,我对自己的规划和目标是:
1,保证财务、人事、行政工作的有序运转。形成高效率的SOP流程。
2,争取参与公司所有涉及到孵化器的合作项目。
3,争取做新项目的负责人。
也许半年之后会发现这些目标非常不靠谱,是自己根本达不到的(也就是说我在设立目标的时候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怎么说呢,还是要努力啊。梦想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