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3)肖明萱
外出打的,叫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丢三落四的事情难免发生,这时只需联系网约车司机便可找回遗失物品。然而乘客与司机互推责任、谈成本产生矛盾等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基于上述情况,滴滴于6月11日公布了一份《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乘客因自身疏忽导致物品遗失的,如无法自行领取,司机归还物品时乘客应给予合理费用”,而这句话成为了网友争论的焦点:这项“合理费用”,是否有违于千年来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
物权法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参考现实情况,司机送回物品时必然产生额外的油费及过路费,时间上的损失还会耽误正常接单,因此送回物品需要成本,合理费用是对司机的补偿。
《论语》有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遗失物品,乘客自然心急,但为了不发生矛盾,乘客应先认清规则与道德的界线。规则和道德并无冲突,换位思考,有偿归还属于乘客的义务范畴。遗失物品,本也是乘客自己的疏忽。司机不是“必须服务到底”,也并非快递员。司机与乘客拥有平等的地位,撇开自身原因而大加强调“免费送还”,到底有道德绑架之嫌。
然而,滴滴方面条例规范的细节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有关归还费用的尺度标准、如何使用强制力保证规定的实施,都应作好规定,以维护乘客司机双方的权益。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小小的改变也能有效降低物品的遗失率,例如让司机于乘客下车时提醒乘客留意个人物品。网约车市场订规范毕竟刚刚起步,更公平、更成熟的遗失物品管理制度体系仍有待建立,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展,更多新的问题也会渐渐浮出。但毋庸置疑的是,滴滴出行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提醒着我们:承担责任,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