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站在南京建康路附近的桃叶渡口,从前坐画舫泛舟秦淮河上听过介绍,眺望过渡口里的一碑坊,当时只觉得古朴而已,不曾冒出丝毫念头要到此处探访。小小的两扇门敞开着,如同寻常小园,虽然它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但在秦淮河这一片风光带中是不惹人注目的,我是询问了附近的居民才找到的。在熙熙攘攘的街道旁,它静默着,没有多少人走近。只有三二游人缓步进入园内。它的入口掩映在一片翠绿枝叶中,小小的一座石拱桥上镌刻着“桃叶桥”,石桥两端各有一株上百年的枫杨,粗壮的树干向着水面倾斜,枝叶挨挨挤挤形成一片绿荫,映衬着桥下的清水。
走过石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漫步,几分钟就绕了一圈。这里亭台楼廊旁多栽种各种草木,布置得雅致,处处有古意。在园门口石拱桥的不远处即立有一石碑坊,横书“古桃叶渡”四个大字,正面两侧楹联为:“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背面为:“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穿过石牌坊,下行至狭小石阶,转弯,十里秦淮便呈现于眼前。紧邻河的两岸有长长的连廊通向前方,岸边有各种自然或人文景致,漫不经心生长的花草也许是匠心独运的点缀,时而有一两只画舫驶过。
缘着河岸往前行数百米,连廊一侧竖着四块石刻,一块石刻上简介了桃叶渡名称的来历,摘引了《金陵野史》中的一段话,说此渡口是王献之迎接爱妾桃叶的地方,还附上了王献之的几首《桃叶歌》。一块石刻上镌有南宋诗人姜夔的《杏花天》。细细吟哦,细细琢磨,心里越来越痛。世人皆称颂这一段历史佳话,都欣赏才子佳人的美好,甚至还开辟了这样一个古朴的渡口美妙的小园子来纪念他们的故事。千年来无数诗人追忆这一段历史,虽然也都是借古抒怀,但我细细品读的时候,心里始终萦绕着重重疑惑与无限惆怅。为什么王献之那么深刻的绝望无人感慨?为什么郗道茂那么悲情的故事无人提及?为什么晋代公主让人唏嘘的过往无人指叹?老百姓的婚姻悲剧都能被《孔雀东南飞》记述下来,流传千古,后人皆知刘兰芝的不幸,可是谁知道郗道茂的不幸?或者说替她鸣不平?这样一个娴静美丽的大家闺秀终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临近中午,点点细雨飘落,秦淮河畔烟雨朦胧。一首首诗歌从心中流淌,“想桃叶、当时唤渡”“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世人也许只是借桃叶的故事表达一种离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唉,可惜了那个用艾灸致足残的风流才子,可惜了他用心血书写的《奉对帖》,也许还可惜了他巧借《桃叶歌》来向前妻诉说的衷肠。《奉对帖》是王献之给已离婚的道茂写的一封信,此信无头无尾,没有落款,这在被迫迎娶公主的状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信中可谓字字泣血,字字深情,字字悲咽,摘引原文如下:“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这样的王献之会再纳妾吗?虽然,晋朝有娶妾之风,比如石崇就极为宠爱小妾绿珠,各种稗史野闻中皆有记载,可是我们找不到任何有关王献之纳妾的史料,仅用王献之自己的三首小诗来证明就有点荒谬了。《世说新语》中有记载,王献之病重时,唯一难以释怀的是与前妻郗道茂的离婚。是啊!应该是刻骨铭心的痛啊!所以,这样一个风流蕴藉的才子在迎娶公主数年后,于43岁病逝。据史料记载,郗道茂离婚后寄居在伯父家中,也郁郁而终。唉,一对神仙眷侣的悲剧足以让世人感叹千年,可是这样一段历史沉埋至秦淮河的深处,没有世人吟咏。今天,我沿着河流向历史深处漫溯,似乎追寻到了一点遗迹,可是它又消失在蒙蒙烟雨中。也许,真实的历史就在一场场烟雨中远去;也许,这一段似真似幻的历史应该镌刻在秦淮河岸;也许,这样的故事在历朝历代演绎得极多,终究会泯灭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桃叶复桃叶”的简单美好,平民百姓才更觉得亲切。
清晨携着幼子前来探访,走在如今水道狭窄的秦淮河畔,望着拂堤的杨柳、盛开的泡桐、迷离的水面,我感觉走进了历史,又从梦中醒来,一瞬间,只觉得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