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铁因子,指的是一些可有可无的消费支出。积少成多,会让你的财富不自觉消散。
于是,在几年时间里,我将这个道理发散到其它的领域当中。
在理财上,开始记账,试图从里面找到每一个拿铁因子,然后尝试去开源。
在时间管理上,开始记录时间开销,试图从中找到任何一个可有可无的项目,将其戒掉。
在精力管理上,我试图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在某些领域当中,将娱乐与休息的时间大大压缩,试图一天活满24小时。
结果,我发觉自己无论如何去努力。
记账,总是会有遗漏,而更多时候,从里面得出来的“拿铁因子”,往往是自己每天都需要的。哪怕是每天一杯咖啡,会给自己带来开始新的一天的仪式感,
取消掉之后,一个人整天都会无精打采。
当你为了理财而坚持记账时,我会发觉,为从付出的时间与数字无法对上时那种失衡感相比,真正的拿铁因子,可能是记账本身。
而在时间管理上,一度使用Timemeter,将每一天的时间记录清楚,每天复盘。从而发现了自己的睡觉作息不稳定,昨天的学习时间没有到位,就会心情大乱,痛苦感再次上升。僵化地用时间去衡量不确定的世界变化,是否就是最优解?
精力管理,让自己刷京东,淘宝,甚至吃饭睡觉娱乐的时间都尽量压缩的时候。自己开始有更多的失衡感出现,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机器,虽然每天都在进步,但是却感到心情极差。
当工作、学习、自我管理、家庭等角色要求我不停切换的时候,我感到完全的疲惫感,而且每天加重,直到身体被掏空。
回顾这些之后,我决定将以上的行为全部停掉。
不是因为我没有自律去支撑这些行为。
而是我发觉,每一个系统的建立,都需要从中支出自律,时间和维护成本。
当你建立起太多的系统时,而这个系统又比较复杂时。
你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维修,否则这个系统无法维修运行时,就会停摆或者崩溃。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我己经理解到了记账、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灵魂。
只要在做每一个决策时,多问自己是否己做到了最小的成本,是否己经做到了时间估算,是否保持平衡。
当这些系统灵魂内化到自己的决策中心时,是否还需要一板一眼地去记录,我个人认为己经不重要了。
因为站在道、术、器的层面上来思考。
己经明道,术与器就不再重要。
僵化地使用这些术与器,盲目地坚持,只会更大的透支我的时间。
而最终,成为个人管理中的新拿铁因子。
因为最终判断一样东西是否有用,自我才是最终的决策者。
不要让“别人”、“理论”、“拿铁因子”绑架了你自己
灵活--才能让你活得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