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读书

最近很多关于碎片学习的APP实在是太火,从最开始我接触到的喜马拉雅到现在我现在经常使用的四个APP:《得到》、《混沌大学》、《樊登读书会》和《开智学堂》。其中《混沌大学》以最前沿的互联网创新课程为主,以观看演讲视频和阅读专业文章为主;《得到》以专家为中心,有电子书、听书和订阅专家专栏等为主;《樊登读书会》以每年读50本书为宗旨,读书为大家听;而我最喜欢的当属《开智学堂》,因为里面没有什么东西读给你听,偶尔会有开智公开课视频可以报名参加,它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引导你自己去读纸质书+卡片读书法+社群互动+不断输出;其次是《樊登读书会》,经常被我作为导读;最后是《得到》的罗辑思维,让我涉猎仅以了解为目的的领域。

作为一个通过在《樊登读书会》受益从而顿悟的人来说,我好像更应该说他的贡献才对,但是在这两天我通过狂听罗胖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逻辑思维》300期,一键收藏》,听了有7、8个40分钟左右的语音后,突然发现特别有想说说听书弊端的冲动,所以才有了此文。本文论点:听书≠读书;下面我也试着用三条论据来说说这其中的差别。

听书的弊端

1. 不易于灵感的锁定和内化甚至输出

与交谈对比,在我们与人交谈过程中当对方说到我们比较认同或反对的话时我们可以马上发动自己的大脑组织语言,然后说出来,这时候我们较易锁定我们大脑产生的灵感或想法, 然后及时的在大脑中内化并输出,这时我们的灵感或想法才得到固化,真正成为我们大脑中的存货;与读纸质书相比,当我们读到有感的文字时,我们可以及时的划下有感的文字,将我们的灵感或想法记在书上,或者记在我们的笔记本上,这样我们也能及时的锁定和内化我们的灵感,并且及时输出。而听书,一般时长40~60分钟,我们大部分是在上班路上或者走路的时候听,如果此时我们有感,我们会怎么样,匆匆让灵感消失,然后继续我们的听书之旅,因为只要听书行为未结束我们的使命好像就是要把它听完,我能想到的最好状态是我们可能会暂停听书行为,好好去再次捕捉或领悟我们当时的观点,然后用录音或笔记的方式记在我们的书上,等回家再整理。但是这里我还想说,这里灵感乍现,如果我们能够耐心的让灵感继续下去,也许才能真正抓住这次灵感的精髓,当我们换个环境再去重新整理这个灵感时,也许当时的感受或状态已经找不会,哪怕整理出来了也不一定是灵感的全部内容。

2. 受限于读书者的既有经验和吸取的书籍知识

一本书,少说200~300页,多则500多页,读书者仅用一小时时间将他在书中提炼的观点糅合自己的既有经验和经历通俗易懂的讲解给你听,你能确保他将的点完全是书中的精华吗?你能确保你读书时的感悟和他的一样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既有经验,当两个人读同一本书,我敢保证有感悟的地方会大有不同。也许他在作者的某个观点上有感悟,而你在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所举的例子上有感悟。有时候读者为了能够将时间压缩在这短短的60分钟内,不得不拿出作者的几个点跟大家来分享,读者看到的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一套逻辑框架搭建的森林王国,而你听到的却是几棵树被微风拂过时的婆娑声。

3. 缺少知识的沉淀,增加了提取难度

不知道大家听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听完一遍很多东西我没有完全理解,或者有哪段我记得不是太清楚,所以我就再去听一遍。我是经常会将《樊登读书会》APP中的书听两遍以上。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听书行为经常是在我们兼顾其他事情的时候完成的,比如我在地铁上站着,不利于读纸质书,又不想浪费时间,好吧,那我就听一本书吧,然后我会比较投入,但是这种投入真的不太够,很多内容听完就过去了,我们来不及慢慢去理解,要么就这么让它继续播放下去,要么我们就倒带去重新听,没有字幕的音频,我只能选择反复尝试去拉回到我想再听一遍的内容所在的时间段(还好现在听书APP也在改进,有的是有配套视频,但是没有像电视剧一样的配字幕;有的是有配套文字,但是我还没看到长达60分钟的音频下面有配相应的文字的)。

这样的后果就是,我们书听完书记住的仍然是易于记忆的内容,而那些有记忆难度且值得你记住的内容你没有记住,让我们对知识的沉淀成为了难题。同时,我们记不住作者的所有简介,所以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尊重作者;我们记不住书中提到的很多专业术语,所以下次我们想向别人输出的时候我们说不出,只能大概讲清楚专业术语大概的意思,我们成不了专业的专家;我们记不住书中提到的改变我们固有认知偏见的知识是如何被推倒出来了,我们仅能记住结论,内在逻辑被我们忽视了......

我们想要提取听到的知识也有难度,为什么?我们是用我们的大脑记忆听到的东西,而人类的大脑存储空间是有限的,很多知识都会被雪藏,成为我们的隐形知识,自然提取就难。同时,你确定你听到的知识都内化了吗?如果没有内化,也没有记录下来,那能算你的知识吗?这时候不再是你提取知识有难度的问题了,而是你无相关知识可提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我想写篇文章,但是要下笔时才发现知识匮乏,写不出啊,不知道语言怎么组织,不知道到底这篇文章应该引用那些专业语句去增加它的权威和专业性。我是经常会这样,而且知道写这篇文章,我依旧是感到无法做到引经据典,知识匮乏。但是,就在想写这篇文章,在脑中组织文章结构的时候,我再次体会到阳志平老师提到的卡片法是多么重要的工具,要不然不会钱钟书先生和阳志平老师都是这么读书做学问的。

卡片法,是一种很笨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阳志平老师建议我们至少每天坚持写三张卡片:人名卡、术语卡和反常识卡。人名卡与术语卡让你尊重知识源头的创造者,反常识卡用于拓展你的认知边界。为了找到阳志平老师关于卡片法的解读,我找到了阳志平老师说的这几句话,完全符合我今天的主题。

为什么说多数学习型社群是低效的?因为它们不符合认知科学原理。有的强调大牛讲座,有的强调订阅专栏,有的强调读书/听书/拆书,它们也许有些微价值,然而从大时间周期来看,是低效的甚至反科学的。你见过哪个大拿是听讲座听出来的或者只看书看出来的?所有大拿,是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而听讲座、订阅专栏这种行为无法大时间周期践行。那些知识,就好比听了很多别人的道理,多数是司机知识,对生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帮助微不足道。

司机知识是源于另一个故事,具体知识源头我这里不去深究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一位教授经常做一个司机的车去演讲现场,听的次数多了就告诉这位教授下场讲座我去讲吧,然后就有了司机去演讲,当到了提问环节,司机傻眼了,然后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让我的司机回答你吧”。瞧,这就是司机以为的自己掌握了的知识。

也许今天我提到卡片大法对大家的感触也不会特别的深,因为毕竟大家像我一样没有践行,体会不到它在大时间周期内的价值,但是我希望读这篇文章的人能记住这个词“卡片大法”,然后哪一天也许你也会像我一样慢慢的会想到如果我用了卡片大法就不会为了写篇文章苦恼于引经据典那么难了,然后感受到它的价值,然后哪一天开始我们就能很好的践行了。

为了减少提取难度,我们需要使用卡片大法,减少我们大脑的记忆空间,但是是不是我们就应该看书同时记笔记,一边看一边记?这里,我又要引用一个曾经颠覆我认知偏见的观点“适当增加记忆难度”。 如果我们一遍看书一边记笔记,合上笔记你能记住多少?你也仅是记在本子上了而已,考验我们记住了多少得需要我们的输出效果去验证。合上书,合上笔记,在6小时后你能复述出多少内容?如果你能复述全部或80%,我觉得你的记忆力真的很好,而且我身边确实有很多人记忆力特别好,但很遗憾我不是,我是理性思维,知识必须内化深层理解后才能记住,所以大学前的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我是从来背不出完整的一篇。如何才能增加我们的记忆?适当增加记忆难度。不妨在6小时后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下再根据自己的回忆去记笔记,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再去找源头,增加没有记住的知识模块。最新实验发现与我们既有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取,我们不仅要增加我们知识的沉淀,还要增加我们的存储难度。

听书的些许价值

刚才引用的阳志平老师文章中的话中提到听书也有些许价值,正好是我这篇文章中也想提到的点。阳志平老师没有说具有有哪些些许价值,而我试着思考了一下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好听书:

1. 想要涉猎跨学科知识,快速了解某个领域,且该领域不是你以后的发展方向

比如我目前的关注点和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教育和培训领域,但我想涉猎科技、人工智能、算法、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纯属不想让自己被蒙蔽的活着和继续活下去,想要尽可能的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和世界运行的本质,这时候听听罗辑思维中关于讲这方面知识的音频,可以让我快速的听完好几本书,听到好多新鲜的提法和专有术语,便捷的了解很多相关书籍中的观点,那么这时候听书对我而言是有价值的。毕竟我可能以后不会从事或参与相关领域的工作,可能我以后的写作或生活中不会用到这些专有术语......总之,它在拓宽我知识面方面,还是有价值的。但是,基于我强大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己死磕到底的性格,我还是自己买了并看完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然后竟然还买了《系统工程》这种教科书。当然,对这些书我的要求是不高的,读了并记住些许知识对我来说就够了,如果能够让我从《系统工程》中吸收和理解透些许方法论,再能融会贯通更完美了。

2. 放松自己,想要寻求更好的生活

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有功利心的,那样太累了,我们还有生活要去享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体会幸福的真谛,领悟生活大道?生活有疑惑,求索于书籍即可。在我简书第一篇文章中我有写到,真正让我顿悟的不是读书,而是从听书中领悟的。读者在读书中会夹杂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既有知识,再加上我们有选择性的去听一些能够带给我们正确的正能量,而不是无用的永远不能让我们改变的心灵鸡汤的书籍,那一刻,我们不仅能够 很轻松悠闲的听完一本书,还能时不时的敲打一下我们的心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些许改变。

其实我一直读的是《樊登读书会》的企业版APP,里面的书籍数量远非个人版可比。个人听书经验是:刚开始我听我想听的书,我认为会对我有价值和改变的书,当我听完这些想听的书后,抱着听听看的态度听了其他的书籍,才发现原来这些书真的都是特别好的书,每本书都有自己很明显的高于普通书籍的价值。我不确定是不是个人版APP中的书质量也是那么高,但我愿意相信樊登老师这个人,我相信他读的书应该大部分还是高质量的。大家可以花365元读读看,毕竟365元也仅是一件衣服钱,而我们可以听一整年的书,相信总有合你胃口的书。

3. 作为自己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相关书籍的导读

看到与自己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相关的书,又不能很快的确定购买它是不是值得,如果刚好这本书是我们通过《罗辑思维》或者《樊登读书会》可以接触到的,不妨先听听看他们的解读,大概了解一下这本书是不是有深度,是不是值得购买它再精心研读。

当然这个评判权还是在你手中。比如很多年前很火的日本稻田盛夫写的《干法》,我在《樊登读书会》听了一遍,然后决定这本书不需要买回来精读;比如让我顿悟的《王阳明大传》,听了一遍后我就下单购买了,哪怕它是很厚很厚的三本书。

当成一本书的导读,听完读者的音频后再考虑是否购买纸质书精读或收藏,听起来好像也是不错的选择。

结语

我喜欢每个论点给出3个论据,当然听书的好处和弊端肯定不止以上这几条,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吧。

最后我想说:听书≠读书,我们完全依赖听书去学习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有时间在有价值的纸质书籍上还是多投入些你的时间、精力和脑力吧!

不要总是让别人嚼碎了喂给你吃,有时候有些事我们需要独立完成,我们需要自己独立成长,独立思考,独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于风雪之夜使人神清,听《金瓶梅》,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喝黄金条君山黄茶,一个人的夜晚安静、惬意、舒心。有那...
    七月紫苏阅读 118评论 0 0
  • 春暖花开日,正当读书时 跟上大部队,现在就是开始的最佳时刻,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规则回顾: 分享的才是自己的 从2...
    樊登读书会淮安分会阅读 2,343评论 5 6
  • 前两天看了日本遇害的留学生江歌母亲和刘鑫的见面视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为江歌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欲绝,...
    十米白色阅读 167评论 1 0
  • 一、 九型人格理论基础 天主教:“人的性格分为九种,各种类型的人数均等”,而且各种类型人数的比例恰好是9等分...
    莘小旧阅读 1,544评论 0 1
  • 写在前面: 作者只是一个刚过完二十岁生日的苦逼大二党,每天看着无数人秀恩爱,自己单身汪一只又闲来无事,就想把这一年...
    小鹏同学阅读 60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