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今早阅读了本书第九章的内容。在这一章里,作者提出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个现象:我们往往会选择帮助一个人,却漠视很多人的痛苦。
比如,看到身边或媒体上出现的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姑娘,我们一般会出现怜悯之心,继而出手相助。但对一些贫困国家或地区内数量众多的重病患者甚至是处在死亡边缘的人们无动于衷。
为什么我们见到一个人受难,就会积极捐款,而面对其他更严重、牵涉更多人的悲剧时,我们往往是漠不关心呢?而且,即便是天使一般的特蕾莎修女,也曾经说过:“如果看到的是一大群人,我不会采取行动。如果看到的是一个人,我一定会采取行动”。
针对上述现象,作者提出了“可识别受害者效应”这个名词。也就是说,我们一旦看到一张面孔、一副照片、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们就会感同身受,随之而来就是行动——捐款。但是,如果信息没有具体到个人细节,我们就不会有很强烈的同情心,结果就很难采取行动。正如约瑟夫.斯大林所说:一个人的死亡是个悲剧,但是100万人的死亡不过是个统计数字。
产生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认为,它主要取决于三种心理因素:
第一是我们需要与受害者接近——也可以称作为“密切度”。密切不仅是指空间距离的接近,还意味着一种亲近的感觉——我们和亲戚、社交圈成员、我们认为有共同点的人之间都有密切度。
第二是“生动感”。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水中挣扎,心里就特别有生动感;相反生活中每天都会出现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犯罪,由于我们并没有看到细节,内心不可能产生“生动感”。
第三是心理学家所称的“杯水车薪效应”。面对大规模的灾害或疾病、战争等,个人内心自然会觉得自己即便提供帮助也是杯水车薪,自然就没有了行动(捐款)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