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学过孟郊的这首《游子吟》。
孟郊,唐代诗人,湖州德清人,出生于公元751年,差不多正好唐朝中期。
孟郊的父亲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县尉,主管一县捕盗、治安等刑事、司法事务,品级一般略小于县丞,也是县令的副手之一,一县的第三把手)。当然,县尉对于屁民来说已是大官了。
孟郊小时候估计受过什么刺激,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还跑到河南嵩山去隐居了,至于有没有差点出家就不清楚了。
三十到四十岁时没有工作,到处晃悠,从中原到江南,行踪不定,其间跑到上饶“茶圣”陆羽家,一起在他山上的屋子里喝了茶,还写了首诗送给他;后来去了苏州,去了刺史、诗人韦应物家吃喝。可能是韦大人太热情了,好吃好喝的供得孟郊不好意思了,也可能是韦大人看他好吃懒做的不爽,向他收钱了,总之,孟郊离开前写了首《赠苏州韦郎中使君》的诗作为酬谢。这首诗是的内容大家可以自己百度,感觉表达出来的意思好像不是特别感激。
十年时间,除去写诗和晃悠以外,孟郊并没有做其他什么事业。(没钱还到处晃,有没有游手好闲的感觉?)
晃了十年后,41岁的孟郊终于想考公务员赚钱了。那年,他在家乡湖州报名后,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第二年春天发榜,落试了,没考上。
43岁,考试再次失败。
46岁,奉了他母亲的命令第三次来考试,终于中了。
我们的大诗人非常非常激动啊,马上写下了《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京城的花看完了,他马上回家向他妈报喜。接着,他又开始了晃悠的生活。
51岁,奉他母亲命令到洛阳去找领导要求安排工作(怎么都是他母亲的命令?)。等工作的人太多,领导了解了下情况,哟,他爸当过县尉,那他对这方面一定有所了解,容易上手,那就让他当江苏溧阳的县尉吧。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辛辛苦苦呕心沥血考了三次才考上的进士,在长安街头春风得意的诗人,老同志孟郊准备大显身手时,没想到领导尽然只让他当了个跟他爸一样的小官。早知这样,我还考个毛线啊?我还不如直接接班呢!
但文件发了,报到还是要去的。52岁,晃悠了大半辈子的孟郊终于赴任上岗工作了。
工作不理想,态度就不端正了,消极怠工就开始了。
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是个好地方。孟郊就经常跑过去玩,坐在水旁边写写诗。人跑了,工作自然就没人干了。县令很郁闷,你这县尉是要出门去抓坏人的,你不去抓,小偷强盗满街跑,这治安还怎么好?这老百姓还不得造反?你这官还能当得安稳?可我们的大诗人就是有个性,依旧我行我素。县令没办法,向上级打了个报告,另外找了个人来代孟郊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的工资抽了一半分给那人。(不用干活还能拿一半工资,爽呆了!)
时间有了,诗也写了不少,却赚不了什么钱,工资又被扣了一半,孟郊这官当得穷困潦倒至极。工作了两年,54岁,孟郊辞去了溧阳尉一职。
56岁,盂郊任水陆运从事,定居洛阳。活了大半辈子,到这时候,他的生活才富裕了一点,终于可以免于冻饿了。·64岁那年,他的上司郑馀庆任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孟郊接到通知后从洛阳出发,路上忽然得了急病,八月二十五日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