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见了两位老姐妹,婆媳关系很僵,婆婆痛苦不堪。
一
家住北京密云区的朋友,65岁,看孙子。儿子是某航空公司技师,儿媳在某国企上班。老两口都有北京农村退休费,还有几棵私家果树,就一个独生儿子。应该说这是一个殷实的家庭,日子理应过得舒坦。
可自从有了儿媳,这个家庭就有了矛盾。添了孙子,婆婆看孙子,本是快乐之事,矛盾却更多了,也更大了。其实这个婆婆人很好,勤劳、善良、慈祥,是大家公认的好脾气(我也熟悉她,确实是个和蔼可亲的女性),怎么就和儿媳上不来呢?
朋友说,儿媳是东北人,人高马大,性格直爽,有啥说啥,脾气不好,对饭菜不满意,就指指点点,对带孩子不满意,不顾措辞胡乱说教。尽管婆婆脾气好,也受不了,于是婆媳经常吵架,偶尔都带脏话。吵骂过后,婆婆就掉眼泪,就哭。其姊妹心疼她,劝她,别看孩子了,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可她还舍不得孙子,舍不得儿子,不肯离开。日子就这样过着,吵了哭,哭了继续看孙子,之后再吵,再哭。日子在痛苦中度过。
二
同事的姐姐从湖南农村来京带孙子。两家父母都在农村,都挺贫穷。小两口工作一般,收入一般,在北京房山贷款买的房,虽是小两居,也要还房贷30年。这样的境况,婆婆撇家舍业来京帮忙带孩子,儿媳本应感激,全家人心劲拧在一起,日子还好过些。可事与愿违,儿媳不是嫌婆婆做的饭不好吃,就是嫌洗的衣服不干净,还老说别人的婆婆不仅教孩子认字,还教孩子学英语等等。这对农村婆婆来说,不仅仅是要求太高,而是有意刺激了,本来自卑的婆婆,就更加自卑了。最让婆婆受不了的是,天天揣摩儿媳喜欢吃什么,喜欢吃咸还是淡,尽力去做,去满足,可得到的却是这不合适,那不对劲,致使这个婆婆整天在外面掉眼泪。
她待够了,想回家,但自己没有钱,即使有钱,也不知道怎么买火车票。给老伴打电话,老伴劝她忍忍,帮帮孩子们。给女儿打电话,女儿和老伴意见一致。她很无奈,只有哭,哭,哭。除了哭,还是哭,把眼睛都哭坏了,还是哭。
清官难断家务事,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情况,别人不好评判,也不能只听当事人一面之词。但我想说的是,组合一个家庭不容易,怎么就把家庭搞得这么糟糕?使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过得不顺心,不如意,甚至痛苦不堪。
三
我常常思考:家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怎样才能把家经营好,使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能过得顺心如意。思考中,我忽然觉得,家庭就像一个手链,一个结实漂亮的手链。
一个珍贵的手链,首先要有结实的丝线和珍贵的珠子。情感就是这根丝线,成员就是这些珠子。手链是这么串的:儿媳、儿子、爸爸(公公)、妈妈(婆婆)。儿子儿媳是夫妻,有真挚的爱情,后边的三个人,是由夫妻和血缘凝固在一起的,情感当然没有问题。那么,链子的这边——婆婆和儿媳,这是一对既没有血缘又没有情感的两人,生硬地凑在了一起。
怎样才能把这段丝线连起来,连得结实又牢固?情感啊!用情感来填充这节丝线。
每一个儿媳,陡然走进一个陌生的家庭,是生疏和忐忑的。离开生她养她的娘家,生活在陌生的家庭里,除丈夫之外,她是孤独和孤立的。那么怎样消除这种孤独和孤立感呢?伸出温暖的双手,张开宽阔的怀抱啊!这双手和这个怀抱首先得婆婆给予啊!
这时的婆婆就要热情地牵她进家门,用宽阔的怀抱拥抱她,接纳她,之后关心她,爱护她,帮助她,有时还要庇护她。人都是有感情的,时间长了,儿媳在这个家里受到了关注,得到了温暖,自然而然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了家中的一分子,自然而然就会关心、帮助、体贴、疼爱家里的人。这段丝线不就接起来了吗?久而久之,这段丝线越接越牢固。手链就圈起来了,家就圆起来了。圆圈中间再加个小圆点,这个小圆点就是孩子啊,孩子就像家里的磁铁,把家里的每个人紧紧得吸引在一起。至此,家不仅牢固,还温暖。
我们家手链上的丝线就是这样连接起来的。十多年来,我们婆媳相处甚好,如同母女,有人说我们比母女还好。我家的保姆和小时工都很羡慕我们的婆媳关系,亲家公和亲家母也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婆媳。”
实际是我儿媳好。儿媳是高学历,出过国,留过学,是职业女性,事业有成。但她不嫌弃我小小公务员退休,整天丢三落四,什么都干不好,而是鼓励我多学习,多出去走走转转,开阔视野,敞开胸怀,见多识广,把自己的生活过到最好,把自己的人生活到最有意义。
我感谢儿子,给我一个好儿媳,感谢儿媳,给我两个好孙女,感谢孙女,给了我无与伦比的天伦之乐。
家对一个人太重要了。哪怕你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卸下盔甲,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哪怕你是高官贵族,卸下职业服装,泡完热水澡,换上柔软的睡衣,需要家的温暖。普通百姓,劳累一天,更需要一个温暖的蜗居。所以经营好一个家庭尤为重要。
如何经营?怎样经营?关心、体贴、宽容、理解、谅解和疼爱啊!有了疼爱,就有了情感,情感是经营好家庭的秘籍良方。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可能是缘分吧!无论怎样,只要组合成一个家庭,就要努力去经营。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写完这篇文章,已是晚上10点多了。透过窗户的玻璃,观看京城的夜景:路灯还很明亮,万丰路上还是车水马龙,栉比的楼房清晰可见,许多住户的窗户还亮着灯光。猜想:有人已进入梦乡,有人还在挑灯夜读,有人已享受夫妻温存,累了一天的顽童已在老人的怀抱里发出轻轻的鼾声。是否还有一些老人在纠结伤感呢?!
人生苦短,老人的时日更加珍贵。愿每一个家庭幸福美满!愿每一位老人抛弃伤感,用宽容的态度、愉悦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