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因是宝钗的性格没有王熙凤那么活泼可爱
首先一个那就是因为王熙凤身上散发出来的青春的活力,还有可以穿透屋顶的笑声宝钗是不具备的,王熙凤给人的感觉才有宝钗那样年龄的烂漫的活力,刚好和宝钗相反,而王熙凤真正给人们的想象中才应该具备宝钗那样的稳重和矜持,林妹妹来的那天都让她感到诧异,谁这样放诞无礼?
因为人还没有到欢声笑语就冲进屋里来了,又是大声说话又是笑声,王熙凤的性格一下都展示给我们是豪放,很潇洒的性格,一个贾府高管应该是有庄重和不苟言笑的气派,但王熙凤不是,反倒是很活泼,快人快语,而贾母就是喜欢这样性格的人,应该说贾母本身就是应该豪爽的人。
你看湘云也是整天嘻嘻哈哈,也是大声说话大声的发笑,你从湘云的言行举止上看不到大家闺秀那种温文尔雅的样子,她就是一副整天都兴高采烈,无忧无虑,心直口快,不高兴就是不高,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快乐就是非常的快乐,不高兴宝玉和黛玉她都敢说,所以贾母也很喜欢湘云的性格。能给大家和贾母带来快乐的性格贾母都喜欢。
第二个原因宝钗没有这样的性格,还刻意压制自己少女的许多美好天性
宝钗是要刻意压制自己内心的本来就有的少女青春活泼的性格,她是按照皇宫里的程序来指导自己的一切行为举止的,是按照那个社会最佳女子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的,她唯一展现自己应该有的少女的奔放的天性就是扑蝶那一时刻,人在一定的时刻特别是突发的情况下,
是会暴露自己原始的天性,比如在听到小红和小丫鬟说话,怕被小红发现自己在偷听就下意识的将自己的危机转嫁给了黛玉,这是她作为一个商人女儿转嫁风险的本能,而当看到美丽的蝴蝶在飞舞的时候,少女的天真烂漫就突然迸发了出来,
展示了少女应该有的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和想抓住它们的快乐,有人说这是寓意宝钗要拆散宝玉和黛玉的一个暗示,我却不这么认为。多么美好的一副美丽的少女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少女和蝴蝶都在起舞的图画啊,为什么会赋予如此美妙动人的场景那么邪恶的寓意,他们认为宝钗扑的一对玉色的蝴蝶
就把宝玉和黛玉一对玉联系起来,这也很不严谨,玉就代表是宝玉和黛玉吗?红楼梦里带玉字的人多了,妙玉;林红玉,后来改做小红的;含冤投井的金钏的妹妹玉钏;宝玉的私密好友蒋玉菡、私塾同学玉爱;贾宝玉的一个对应人物甄宝玉;
还有刘姥姥口中编造的那个女孩茗玉。王熙凤以前的名字也有玉,怎么多带玉字的偏偏就是指黛玉和宝玉吗?是不是不够严谨。还有那一对蝴蝶如果曹雪芹写的是雌雄一对那还有点靠谱,人家就是写了一对玉色的蝴蝶怎么就是指黛玉和宝玉了,玉色的蝴蝶本来就非常的美,有晶莹剔透的感觉。
曹雪芹写人物是有双重性甚至多重性的,一个人不是一味的就是稳重的人,一味的嘻嘻哈哈的性格,把黛玉写得简直就是哭神的化身,又写了黛玉许许多多幽默搞笑的场景,黛玉不是也把大家搞到笑得人仰马翻的地步,而红楼梦里黛玉的笑和苦的比是三比一,
而宝钗就只有那么一次最能体现一个少女最真实,最可爱,最酣畅淋漓的表现自己本性的时刻,也是宝钗最美丽的时刻却被有的朋友赋予了一种对黛玉和宝玉有伤害的暗示意味,是不是大煞风景,搞砸了一次曹雪芹展示宝钗最可爱一面的用心。
如果宝钗一直都是以这有的真情和性格展示在大家的面前,可能贾母是会非常喜欢宝钗的,你看那个宝琴刚到贾府,贾母对这个洋娃娃一样的假外国美人小妹妹的喜欢程度,完全就是从宝琴小甜心的外表小巧玲珑,小乖乖的喜欢,还有宝琴非常阳光的笑脸和笑声,可以说对宝琴的脾气和品行一无所知。
但贾母就是喜欢这样的有灵性,活泼可爱,朝气蓬勃,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放射着万道金光,灿烂辉煌,活力四射的人,王熙凤,湘云,宝琴都是这样的人,而宝钗的超过年龄的稳重过早地失去了少女的天真可爱,是过多地压制了自己很多少女美好的天性,当然贾母更偏向喜欢王熙凤了,
第三个原因宝钗没有王熙凤那么会哄贾母
哄人也是一门技术,你要哄得很自然,哄得到人的心坎上,宝玉就会哄人,他会从不同得方向来哄你,他会不计较昨天的吵架,不管吵得有多么的厉害,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昨天发生的一切都会从大脑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又会来找他的林妹妹,着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哄你从问候你各种情况开始直到问完你几乎所有的情况,但是这种哄和王熙凤的哄是有区别的,王熙凤的哄贾母是要让贾母得到最大的快乐,是随时随地的都可以爆出笑料的聊天,宝钗也很会见风使舵,但她没有王熙凤那么多的笑料素材的来源和表达能力,
第四个原因是宝钗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快反能力远远不如王熙凤
王熙凤的表达能力说书的人都感觉到十分的惊讶和佩服,在元宵节开宴的时候王熙凤的一阵表演技压专业的说书人,而且王熙凤的反应非常的快,看看王熙凤的伶牙俐齿就知道了,凤姐儿走上来斟酒笑道:“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
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
宝钗看的戏也很多,知识也远比王熙凤广博,但这样的反应能力和表演能力是不具备的,你说贾母会喜欢谁。整个的表演需要超强的记忆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必须口齿伶俐,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顿和忘记台词,并且还要有非常精彩的肢体语言来配合好才会达到一个流畅而完整的表演,这些宝钗都是不具备的,
第五王熙凤的幽默和风趣宝钗就更不具备了
王熙凤是笑话和段子高手,宝钗在这些方面就更不是王熙凤的对手了,和王熙凤有一比的整个贾府就只有黛玉可以,黛玉的幽默是可以掌握整个现场的气氛和大家的情绪的高涨的,黛玉的幽默是有感而发,而王熙凤的幽默是专门为贾母设计的,而且时机抓的非常的到位,
有一次和大家说到王熙凤的伶牙俐齿,贾母说我虽然疼惜她,就怕她太伶俐不是好事。王熙凤马上就逗贾母开心了王熙凤就说道,“ 人都说太聪明伶俐活不长,可是在老太太面前,就不应该这样说。这个时候王熙凤马上就不失时机的赞美起贾母来了。
老太太的聪明伶俐超过我十倍,如今老太太福寿双全。只怕我还胜过老太太一倍呢,等到我活一千岁以后,老太太归了西,我才死呢?”让贾母特别的开心,贾母笑道,“众人都死了,就剩下我们俩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 说得大家都笑了。所有王熙凤的幽默和风趣是随时随地都拿得出来得,宝钗做得到吗?当然不可能做到,
第六宝钗和贾母有知识的差异
宝钗的渊博的知识在贾母的面前是根本没有施展的余地,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们看贾母的文化实际上不是很高,她很可能只是比王熙凤多认识一些字而已,因为贾母从来不参与孙子们的和诗词歌赋相关的聚会,就是参与进来就要换其他的娱乐方式来玩,比如击鼓讲故事,讲笑话,
还有就是灯谜,酒令这些,从这些地方就看得出贾母的文化并不高,这也和王熙凤的文化知识也不高就形成了绝好的默契,而宝钗的知识又太高了,她最擅长的也就是通今博古的典故啊,史诗啊,名人事迹等等,这些是贾母完全不感兴趣的,
宝钗每次给姊妹们的对诗词典故的解读都非常的精彩,但这都不是贾母喜欢的,是宝玉和姊妹们喜欢的,所有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贾母只对下里巴人的东西感兴趣,贾母很快就对粗俗但清新的刘姥姥讲诉的乡下风情所打动,也有这个因素存在得原因
而宝钗讲述出来一定是和黛玉一样的都是阳春白雪得东西,不仅贾母不太喜欢,就是贾母身边的人都不会太感兴趣,而王熙凤下里巴人的幽默和风趣是贾府所有得人包括小姐公子,王夫人,薛姨妈,邢夫人,还有所有的丫鬟,婆子都能接受得快乐,
在刘姥姥装一头年模样并开始表演的时候,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所有的人都笑得不成了样子包括丫鬟和婆子们,所以宝钗再怎么经典的解读都不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这些才是王熙凤和刘姥姥最擅长的。
而且刘姥姥的表演都是由王熙凤作为导演编排出来的活宝剧。所以宝钗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层面的,让贾母喜欢的粗俗但为大家所接受的民间艺术王熙凤模式的表演技能,那么当然贾母喜欢的就是王熙凤了,宝钗就只好退避三舍,根本就无法和民间艺术家王熙凤相提并论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