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眼底有花莫掉头” —— 题记
宋徽宗在一次翰林画院考试中,命题“竹锁桥旁卖酒家”。众多考生大都将重点放在“酒家”,独独一位名不经传的考生在竹林旁边画了一个写有“酒”字的布幡,并获得头魁。虽未见其他考生的画,但是能到殿前应试,我想他们的水平该是不差的,单单画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也该是极好的。可是,为什么最后会落榜呢?中国的很多东西都极讲究一个“韵”字,含蓄而不直接,就和中国人做人做事所秉持的“中庸”原则一脉相通。隐而不露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就如竹林旁边的酒幡。未见酒家跃然于纸上,不能说明竹林深处没有酒家,这才是真正的体现“锁”字。迎来送往的旅客、上山砍柴的樵夫、深山捕猎的猎人发出朗朗豪爽的笑声从竹林深处传出,犹如一首山涧协奏曲,给这幽静的竹簧注入了生气。
此情此景莫不惬意,生生使人萌发隐居于此的念头——朝迎曦露,晚接夕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来无事时,约三五好友,弹琴吟赋、围炉话史、饮酒赏竹,潇潇君子莫过如此。“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想照”,这种避世生活,与日月为伴,与竹为友(想起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想必是爱极了才发此感慨),以琴抒情,以诗喻志,想必也是众多文人骚客理想之生活,尤其是郁郁不得志者。
现在,想要拥有这样的居住环境,已经难于登天。虽然生活环境有时候难以随着我们的意愿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态度。“手倦抛书午梦长”这样一种倦懒舒怡的生活亦是吾所向往。手捧诗书,该是多么有书卷气质的女孩子啊,就这样慵懒的睡在床榻上,犹似一幅春睡美人图。当然,如果手捧诗书的是一位公子哥,不论是否学富五车,好坏这副慵懒的样子也衬得此人洒脱。可见,书是修炼内在气质的“葵花宝典”。书可以使吾们浮躁不安的心平静下来,可以使我们身处闹市却依然拥有“一片安静的竹林”,亦可以使吾们高瞻远瞩,博学多识。然而这种气质、心态和知识量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
前一段时间,发了一个朋友圈,原文是这样“想穿越去体验“竹锁桥旁卖酒家”的静谧与安然;想穿越去感受“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荒凉美景;想穿越做王维的书童,赏名家书画,习诗词歌赋,甚至剑丈天涯,游历名山大川”。朋友们开玩笑说我太没出息,书童有什么前途可言。书童和仆人的身份无异,而且在封建社会,基本上他的命也如草芥一般。可是,自从读了林语堂写的《吾国与吾民》,这种想法便不可遏制的滋生。尽管有卷帙浩繁的书籍让我不用穿越就可以了解古代的一切,但是那种“曲水流觞”的意趣却是书本无法传递于我,有的只能靠自己仅有的一点点可怜的想象。今生注定我是无法视金钱名誉如粪土,可是穿越的话,我仅仅想做一个卑微的无名小卒跟在大牛旁边潜心修炼,完成今生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一直选择逃避现实社会的缘由大概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