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外面吃饭就发现一个规律,凡是饭后主动结账的人始终给人一个越花越有的印象,好像他们家产千万。而饭后结账时借故上厕所,低头玩手机的人在多年以后的日子还是那么拮据。这个奇怪的现象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大家的收入大抵都相差不多,怎么会给人这么一个印象,或许是那些饭后主动掏钱的人更加看重朋友的友谊,我这样认为着。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驻守在我头脑里,也花费时间和精力主动去观察过那些慷慨的人的生活方式,不想不要紧,一想真还有些门道?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教育着珍惜每一块钱,只有节约下来的才是才是自己的,越节俭才能存下钱,这些理念深入人心,影响着我们对钱的理解和限制着我们的消费欲望,难道这些写入书本,或者被奉若经典的观念是错误的吗?
生活中大手大脚的人不少,但像我母亲那样节俭的人更多。“节俭过日子”的古训从一出生就被当做信条一样灌输给我们,小时候没有吃干净碗里的米粒都会受到父母的责罚,穿过的旧衣服总是老大穿了老二继续穿,实在不能穿了还会被改成里衬等,可以说,节约这种美德的传统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我对面的邻居是典型的高消费家庭,到不是由于他们家收入有多高,但每个周末都是外面吃饭,或者叫外卖直接送到家里,逢年过节一家三口飞到各地旅游,每个月都能看到女主人把收废品叫到家以卖掉大量的过时不穿的衣服,鞋等,有些甚至只穿过一两次。我母亲节约里一辈子,一次出门看见邻居家正在卖过时物品,回来就给我说一句:“对面邻居太不会持家了!”
我们也常看到有些人常出没于高档消费场所,或者看到有些人常在这些场所外打开车厢拿出整件的名酒,名烟或者限量版的,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头脑里一定会想到这个是“慷公家之慨!”内心不免义愤填膺等。但别说,生活中往往就有这样的人,出手阔绰,一掷千金的,他们或许财力雄厚,资金论斤。
按理说,他们这样花钱,也应该是越花越少才对,但事实就是,他们的钱还越花越多。也许你会说,人家都是大老板身价上亿,怎么花都可以。但现实往往是,先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和思想还是有钱后在夸张的消费呢?
如果先有钱,靠节俭存钱获得的财富这个是符合我们的思维的。因为我们只有靠自己的节约才能积累财富,那又积累更多的钱就必定要花很少的钱,这样才能致富,而且过程是很漫长的,等这个节俭过程形成消费习惯怎么还会有以后的大手笔消费呢?但如果是先大手大脚消费,那我们所倡导的节约型存钱在消费的观念就是错误的?这两者之间也该有某种联系吧?
社会上节约的人太多,大部分人领到工资不是投资消费而是先存入银行,而留下一部分做为日常的开支也在尽量的节约,真的是一分钱分两半花,这些人不是周末某商场换季打折时跑的最快的人,就是那些在双十一时网购的大笔消费者。而我们眼里的富人呢?他们只会购买名牌用品,奢饰品等,他们在银行的钱只占他们存款的很小部分,他们的大部分钱是绝不会存入银行,不仅不存他们还会想尽办法从银行贷款周转。银行的钱从哪里来,就是上面那些发工资就存钱的人,他们的钱都会被富人以合理的方式贷出来增加自己的收入。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大部分人在用自己的行动资助少部分人,而这少部分人“大手大脚”用着的就是那些“节约是美德”的人的钱,更可气的是,这些“大手大脚”的人越花越丰裕。
你如果不想花钱,那必然有人帮你花,谁呀,那些懂得理财,深谙理财之道且能融资的富人。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怎么越花钱的越富有,不花钱还越穷?
根深蒂固的原因还是思维问题。
节俭的人永远的思维方式是:能便宜就便宜,能不买就不买,等换季打折在买的就先不买。
富人的消费观念是:他们对喜欢的东西永远这样考虑:我如何去买到它呢?我如何赚到这笔钱呢?我是贷款还是套现对冲呢?
其实,从思维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思维不同。富人想的是点子,是路子,而这些都是伴随着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而成长的,自己的一切思维都是以挣钱的多少快慢来改变的,促使自己把喜欢的东西购买到手。当然这里说的绝不是那种靠借贷的提前消费,在拆东家补西家的那种激情消费。
从《宇宙的秘密》里我们得出,我们内心向往什么,能量就会帮助我们实现,这就是宇宙的秘密的吸引力法则。可惜,很多人都不信!换句话说,心想事成,其实就是吸引力法则,我们光停留在嘴上,而没有发自内心的去幻想,只有心,脑,和宇宙的力量相一致,这个法则就实现。
最后,我要说的是,只有把钱花在提升自己,把钱花在提升社交生活圈,和花在健身方面你才会明显的感觉到越花越有,另外,读书是提升自己最快,最科学的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