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
王商临乱辟谣言
王章忠谏遭反噬
汉元帝时期,掌权的主要是宦官。成帝继位,把石显一伙人打下去,本来应该有所作为,可是前门逐虎,后门进狼,他的舅父们马上登台,四十年后,王莽就把西汉的历史结束了。
外戚掌权是宫廷矛盾的必然结果。
当成帝做太子时,饮酒作乐,不务正业,父亲很瞧不起他,想要山阳王刘康继位。幸得大舅父王凤等人说服元帝,才得以保住继承权。因此,他刚即位,王凤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军政大权一手抓。接着,成帝的另外五位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等人都封为关内侯。世人称之为“五侯”。这种做法虽然有人非议,但有王太后当后台,也就推不翻打不倒了。
王凤心胸狭隘。某年秋天,关中连下四十天大雨,半夜,长安城里突然人声嚷嚷:“大水来了,城里进水了,快逃命呀!”一时之间,男女老少互相践踏,爬屋顶,登城墙,秩序大乱。成帝召集百官紧急磋商,大臣们拿不出主意,面面相觑。【〔-30.3〕秋,关内大雨四十馀日。京师民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
王凤首先打破沉默:“太后和皇帝带上后妃快上船,官吏指挥百姓上城墙。”【〔-30.3〕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
左将军王商却不以为然:“自古以来,即使最无道的国君,也没搞得水淹城门的。如今,天下安宁,政教平和,雨在日夜下,水要慢慢涨,突然冲进城门,没有的事,这一定是谣言!决不能让百姓登城,否则会更加恐慌。”成帝觉得有道理。【〔-30.3〕君臣皆从凤议。左将军王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
正在观望,恰好侍卫来报,果然是场虚惊,当即派人四出安抚,城里的秩序很快稳定下来了。成帝当着满朝文武,称赞王商:“有头脑,有气魄,主意好,说得准!”王凤听了,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的地位虽比王商高,主意倒比他要差,脸朝哪儿搁?后悔说话不周到,弥补也来不及了。当时,酸溜溜的情绪,自然想发泄到王商的身上。【〔-30.3〕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壮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不久,王商当了丞相,两人的矛盾更深了。
琅邪太守杨肜,是王凤的亲家翁,郡内发生蝗灾,王商要追查责任。【〔-25.3〕琅邪太守杨肜与王凤连昏,其郡有灾害,丞相王商按问之。】
王凤求他不要追,王商不理睬,【〔-25.3〕凤以为请,商不听,竟奏免肜,奏果寝不下。】
把王凤触怒了,于是唆使频阳人耿定上书揭发:“王商品质不良,跟亲属们的关系暖昧,有可能纵使家奴杀人。”【〔-25.3〕凤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频阳耿定上书,言“商与父傅婢通;及女弟〔妹〕淫乱,奴杀其私夫,疑商教使。”〔师古曰:私夫,女弟之私与奸通者。疑商教使。〕】
成帝认为,这些见不得阳光的东西,难以查清,最多也是个人品性问题,无伤丞相的大雅,不愿追究。王凤却抓住不放,闹到廷尉那儿。【〔-25.3〕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太中大夫张匡,为人奸诈,见有机可乘,也上书诋毁。廷尉把王商关进了监狱。成帝下令不许追查,王凤坚持要追,没办法,只得把王商撤职查办。【〔-25.3〕太中大夫蜀郡张匡,素佞巧,复上书极言诋毁商。有司奏请召商诣诏狱。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勿治!”凤固争之。】
王商本没什么过失,受到这场攻击,丢掉丞相,还挨查处,真不知从何说起!又气又急,不断吐血,只三天就病死了。死后,朝廷给他一个“庆侯”的溢号。【〔-25.4〕夏,四月,壬寅,诏收商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欧血薨,谥曰戾侯。】
他家里的子弟亲属,凡在朝廷做官的,都贬出外地,不许留在京师。幸而成帝批示,让王商的大儿子王安继承侯爵,封为乐昌侯。【〔-25.4〕而商子弟亲属为驸马都尉、侍中、中常侍、诸曹、大夫、郎吏者,皆出补吏,莫得留给事、宿卫者。有司奏请除国邑;有诏:“长子安嗣爵为乐昌侯。”】
从此,王凤便为所欲为了,朝中大事一人说了算,家人父子围在皇帝身边转,势焰可了不得。【〔-24.3〕时大将军凤用事,上谦让无所颛。】
成帝爱好儒学,想让刘歆当中常侍,官服已经备好,通知王风,谁知竟遭否定,可见大将军的权威何其厉害!【〔-24.3〕左右尝荐光禄大夫刘向少子歆通达有异材,上召见歆,诵读诗赋,甚悦之,欲以为中常侍;召取衣冠,临当拜,左右皆曰:“未晓大将军。”上曰:“此小事,何须关大将军!”左右叩头争之,上于是语凤,凤以为不可,乃止。】
王凤内侍王太后,外有子弟亲友,把持朝政,【〔-24.3〕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
这情形惹恼了一位正人君子,就是京兆尹王章。王章本是王凤亲自提拔起来的,不阿澳讨好,只看事实,不讲人情。【〔-24.3〕王章素刚直敢言,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
他向成帝上书,开门见山地提出:“最近发生日食,就是警告王凤专权,蒙蔽天子,可得引起注意。”【〔-24.3〕乃奏封事,言:“日食之咎,皆凤专权蔽主之过。”】
成帝召见王章,询问朝廷大事。【〔-24.3〕上召见章,延问以事。】
王章说:“日食是什么?是阴气侵袭阳气,是人臣欺侮人君。如今,凡事都由王凤作主,天子不能过问。王商是一流人才,作风正派,只因不肯讨好王凤,才被闺门妇人一类的小事整死,老百姓也很不平呢。王凤干的坏事,何止千百,再也不能让他把持朝政了,应该另选正人君子。”【〔-24.3〕章对曰:“...且日食,阴侵阳,臣颛君之咎。今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前丞相乐昌侯商,本以先帝外属,内行笃,有威重,位历将相,国家柱石臣也,其人守正,不肯屈节随凤委曲;卒用闺门之事为凤所罢,身以忧死,众庶愍之。又凤知其小妇弟张美人已尝适人,于礼不宜配御至尊,托以为宜子,内之后宫,苟以私其妻弟;闻张美人未尝任身就馆也。...凤不可令久典事,宜退使就第,选忠贤以代之!”】
王章列举出许多证据,成帝也是晓得的,不免受震动:“幸亏京兆尹直言相告,让我听到了实话。古人讲过,伯乐能识千里马,请你推荐些人才好吗?”【〔-24.3〕及闻章言,天子感寤,纳之,谓章曰:“微京兆尹直言,吾不闻社稷计。且唯贤知贤,君试为朕求可以自辅者。”】
王章举荐冯野王,说他忠实正直,多谋善断。【〔-24.3〕于是章奏封事,荐信都王舅琅邪太守冯野王,忠信质直,知谋有馀。】
成帝早也听到他的名声,想请来取代王凤。【〔-24.3〕上自为太子时,数闻野王先帝名卿,声誉出凤远甚,方倚欲以代凤。】
不料这事被太后的侄儿王音探听到了,马上告诉王凤。【〔-24.3〕章每召见,上辄辟左右。时太后从弟子〔侄子〕侍中音〔王音〕独侧听,具知章言,以语凤。】
王凤很担心,假装生病,要求退休。【〔-24.3〕凤闻之,甚忧惧。杜钦令凤称病出就第,上疏乞骸骨,其辞指甚哀。】
太后得知消息,哭得泪人儿似的,茶饭不吃。【〔-24.3〕太后闻之,为垂涕,不御食。】
成帝从小依靠王凤长大,又看母亲这个样子,心里发软,转过头又劝舅父放心,不要听信谣言,把他请回朝廷来。【〔-24.3〕上少而亲倚凤,弗忍废,乃优诏报凤,强起之;于是凤起视事。】
成帝想平息这场风波,既然要保住舅父,就得牺牲王章。他示意尚书上奏说:“王章明明知道冯野王是皇帝的外家亲戚,前年朝廷决定,外戚不能入朝做事,要避免嫌疑;王章背后向朝廷推荐,安的什么心?”【〔-24.3〕上使尚书劾奏章:“知野王前以王舅出补吏,而私荐之,欲令在朝,阿附诸侯;又知张美人体御至尊,而妄称引羌胡杀子荡肠,非所宜言。”】
随即把王章抓起来,经过审理,定为背叛天子的“大逆”罪。王章不久死在监狱,妻子被流放到岭南合浦一带,冯野王也加罪撤掉太守。【〔-24.3〕下章吏。廷尉致其大逆罪,以为“比上夷狄,欲绝继嗣之端,背畔天子,私为定陶王。”章竟死狱中,妻子徙合浦。...凤不听,竟免野王官。】
官吏百姓都同情王章,不满朝廷。谋士杜钦给王凤出了个主意:“王章的罪过,没有公布,社会上不明原因,以为是向皇帝提意见才被捕的,这种恶名你当不起。应该马上下令,要各地推举直言极谏的人才,请他们向朝廷多提建议。士民百姓才会改变看法,说话犯罪的坏印象自然消除了。”王凤依计而行,果然欺骗了许多不知底细的人。【〔-24.3〕时众庶多冤王章讥朝廷者,钦欲救其过,复说凤曰:“京兆尹章,所坐事密,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恐天下不知章实有罪,而以为坐言事。如是,塞争引之原,损宽明之德。钦愚以为宜因章事举直言极谏,并见郎从官,展尽其意,加于往前,以明示四方,使天下咸知主上圣明,不以言罪下也。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著明。”凤白行其策焉。】
从此,王家声势更加显赫。王音当了御史大夫,是朝廷里的第三号人物。各郡国的主管官员都是王家的门生侍从。【〔-23.4〕以侍中、太仆王音为御史大夫。于是王氏愈盛,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下。】
王凤兄弟八人,除王曼早死,其余全都得到侯爵。他们争相奢侈享受,贪污受贿,奇珍异宝源源而来。又结交天下名士,用小恩小惠收买民心,大有取代刘姓天下的势头。【〔-23.4〕五侯群弟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皆通敏人事,好士养贤,倾财施予以相高尚;宾客满门,竞为之声誉。】
学者刘向曾给成帝提出意见,但也一筹莫展,只好相对感叹。尾大不掉的形势就这样形成了。【〔-23.4〕刘向..遂上封事极谏曰:“...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击断自恣,行污而寄治,身私而托公,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管执枢机,朋党比周..唯陛下深留圣思!”书奏,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然终不能用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