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脑子里总有一个想法:认真念书是唯一的正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奉其为圭臬,并常以此为标准来评判我自己乃至我周围的人和事,似乎不这么做,心里就虚得慌似的。当我于此“正道”稍有偏离,心底里便会有一股势力跳出来责骂自己:你在想什么呢?还不滚去学习?这样,在我坐下来念书时,这件事倒不像是我愿意要做的,而是我不得不这么做。我周围的人,如果有那种不务“正业”,不喜念书的,便会被我视为“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与他产生某种隔阂,总也不拿正眼瞧他。说了这么多,诸位是否会以为我是那种很会念书的人?其实不然,我书念得并不是十分出色。我爱读书,却也只是爱读自己喜欢的书。那些枯燥乏味的课本,我怕是看一遍就嫌够了。
现在想来,这种观念是十分可怕的。万事万物,哪有什么可供评判的标准呢?他们的存在,是很自然的事,也自有自己的一份价值。如今,我见了太多的人,他们不喜读书,不走在所谓正道上,有自己的一份偏执,却也过得十分快乐。有人喜欢在风景好的日子里逃课去逛逛,有人爱背着吉他浪迹风尘,还有人喜欢钻研一些旁门左道。即使有人整天只窝在寝室里打游戏,并安于此的,我也不会对他产生什么想法了。这些人都过得很快乐,哪怕是整日闲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呢?我怕的倒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说什么好,便一股脑都上了,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
古代王朝为了给政府笼络人才,也为了社会的安定,最鼓励大家去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读古代有限的那几本书,脑子里总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后有幸去做官的,或者造福一方,或者敛财作恶,更多的人则循规蹈矩,兢兢业业,小心地伺候着自己的官运。其实想想,在古代那种政治下,哪有人才多大的发挥余地呢?你再逞能,后边也还有皇帝捏着你的小命。他对你说不,恐怕你也只能乖乖地安分守己。而且,你后边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官位,你是逞能了,可你后边保不定有更能的人呢,你不走,岂不是埋没了人才?那官位上的人,总也似过客般来去匆匆。这个社会,哪里需要那么多读书人呢?“读书”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教化的工具罢了。可即使在那些不读书的人中,我见过的,有许多都比那些自谓“不知道读了多少书”的人更通事理。可见,教化不教化,跟多少书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我要说这和人的天性有关,恐怕也只惹得你们笑话。我只能说:大部分的道理,只能我们自己去弄懂,去明白。书本能告诉我的,不过是知识罢了。比起读书来,更要紧的事是,人人都“各司其职”,真正做他自己喜欢的事。这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光靠读书,是发现不了多少的。
说到底,这是生活方式选择的问题。以前,我觉得念书是唯一正道,即使不是真正喜欢这件事,也逼着自己去做。这还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我竟然妄想以此为标准,去衡量别人。别人的事,他们自己自然懂得操心,我们这些“外人”倒比他们自己还懂?那些真正喜欢念书,并在此道路上孜孜不倦的人,我敬仰他们。那些专走“旁门左道”,生活有滋有味的人,我看在眼里,也觉得羡慕。至于我,也不会逼自己做什么,我更愿意去发现自己的个性,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你若偶然发现我在读书,没错!我那时对这件事喜欢得不得了!孔子的那句“从心所欲不逾矩”,实在不是我们老了后才追求的目标,现在就值得我们这样去做。
没有唯一正确的路,我愿意尊重每个人独特的选择。只愿你有自己的主意。那阳光大道,终不是坦途。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不喜欢荆棘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