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本好书,看了一部好电影,找了个漂亮的对象,是一件让人特别高兴的事情。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一个好作家。爱智慧的人,看到智慧的时候,那喜悦是无与伦比。
我读书得益于初中语文老师的教诲:不要读活人的作品,没有经过时光打磨的作品经不起推敲。艾略特说,四月是个残忍的季节,王小波就死在四月,掐指一算,小波已经走了15个年头了。十几年过去了,我们仍旧追随一个已亡者的思想。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着我们的心灵。追根究底王小波为什么值得我们如此喜爱,一方面是逝者的魅力,一方面也许是是现实生活的缺憾吧?
王小波留给我们的是一种自然的感觉,保持了人性中最天然的部分,不被尘世所玷污,他的思想纯净透明,他的文字如水一般流淌,似涓涓小溪流入心海。李银河把小波比作“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这是一个相当精准的评价。虽然他一直处于主流文学的边缘,但是毋庸置疑这也是一种食粮,一种由他的精神家园带给我们的启迪与反思,力量与感情,现实与诗意乃至幸福感。有人说,王小波用他的生活和写作,去实践这种价值、传播这种价值。他让人们看到,一个自由的人,既可以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也可以跟随灵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的人,是最具有判断力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
的确,王小波所作的一切也许就可以归结到这一本书中——《我的精神家园》。他就是要为我们寻找并保有一片精神家园,当然,更为他自己的兴趣,这才是王小波。我们这些浮躁的人,这些特立独行着的人,应该稍微静下心来,反观自己,是否做到了成为像他一样的,从内而外的,一个纯粹的、只有低级趣味的特立独行的“猪”。
《我的精神家园》全书分文化篇、艺术篇、社会篇三部分,王小波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与直率,道出了我们身在其中却从未虑及的生活,就是这份真实,使我们不再混混噩噩地生活在世俗社会中间。因为他,我们知道这世界还有智慧,还有有趣存在。
《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杂文的典范,理性十足,逻辑丝丝入扣,完全于不同写小说时的疯疯癫癫,这也许是工科男特有的严谨认真吧。真正的小说家不会喜欢把小说写得像电影,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和音乐是同质的东西。我讨厌这个说法,因为好像这世界上没有了音乐,就说不出小说该像什么了。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有些道理。小说该写人内在的感觉,这是没有疑问的。但仅此还不够,还要使这些感觉组成韵律。音乐有种连贯的、使人神往的东西,小说也该有。既然难以言状,就叫它韵律好了。
《我的精神家园》我只读过一遍,但是例如“我活在世上,无非是想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生活本来时件很轻松的事,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显得过于认真了,因而,我们会突然发现,生活好累”这样的经典,却深入我心。 对于经典,我认为经典作品是好的,但看的次数不可太多,看的次数多了反而不能欣赏到艺术了。读书如饮茶:一杯为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驴饮了。还有,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电视是看的。读书与看书,有着天壤之别。
狂人尼采有曰,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的辜。一个人光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拥有诗意的世界。如果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人活着,无非两个问题,为什么活?怎么活?为什么活是个信仰问题,它是人生全部目标和最后归宿。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怎么活是个理性问题,它的目标是使人如何获得更多的自由。所谓自由,是指对束缚的摆脱,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而我理想的家园是这样的:阳光和煦普照,人类诗意栖居于大地之上,不分肤色不分国籍,每个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完成自己的理想,追求文学与艺术,科学技术进步到足够每人饱食暖衣,当权者不眷恋权力,无权者享受无权者天然的自由。我想曾经有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憧憬,他们要么在现实的泥沼中孤独行走、状若蹒跚,要么在历史的云雾中折戟沉沙、壮怀激烈。因此我时常艳羡王二这样一个懒人,或许将来我的墓碑上刻上这么一句话:此人终其一生试图在这个无趣的世界寻找有趣,那么我也可含笑而终了。这句墓志铭也解决了我年轻时困惑很久的一个问题:人该如何活着才有意义。
谨以《我的精神家园》推荐给大家,谨以此文,纪念消逝在四月风尘中的背影。此时月朗星稀,我恍惚看到小波在星光下很大步的走来,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歪着头,穿着旧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