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不愿待在小城镇的理由


这次过年回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个印象中封闭的家乡城镇看上去越来越接近一线城市的生活了?

以往回家过年,我最接受不了的事实是:刚走出高铁站,黑车、的士司机强行拉客,永远都是多人一起乘坐,去哪都不给打表,而且随意涨价,你爱搭不搭……

而这次回家,滴滴快车已经满城跑,即使是原来的士不愿去的近郊乡下也可以打车前往了。

在我家小区隔壁的商场里,新开了一家号称国际影城的电影院,更远处还新开了一座星河购物中心,繁华和热闹程度一点儿也不输给一线城市大型商场开业的盛况。

我一度疑心,在这样一个经济规模甚至都跟不上二线城市的小城镇,这样的地方是不是纯粹用来洗钱的。但事实证明,过年观影和购物已经成为了家乡父老的普遍选择。

举个例子,今年的贺岁片四强,小秘只看了其中一部,而且还很无奈地选了被挑剩的第一排座位。先不说每一场的火爆程度有多夸张,就连普通2D场一张票价高达60、70元,小秘也表示不懂了……

当然,我妈也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劝我回家乡发展的机会,“现在家里的发展也不差,你要是愿意回来,找你大伯给你安排份轻松像样的工作也不难。

我就不明白了,大城市到底有什么好,你们在外面就挣那么点钱,还一个个非去不可。

无疑,互联网与部分行业下沉的经济布局,正在不断地抹平城市之间的差异。只是,正在改变着的家乡,依然拯救不了我们发自内心的抗拒。

我们看到,在家乡生活的同龄朋友、亲戚已经结婚、生子,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比来比去,我们终于徘徊在崩溃边缘,恨不得立刻逃回北上广深。


                                                                            逃回大城市

                                                                 那里没有生活,但有公平

 北上广深就像一座围城,外边的人想进来,里边的人想出去。

这几年,很多人离开了大城市,回到梦想中的家乡,但真正回去后发现,家乡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很多人并未寻找到传说中的诗和远方。

我有个表哥,原先在广州做室内设计,干了两年,吃不消家里人的劝说,回到家里跟亲戚合伙做起服装生意,不料行情不佳,干不到一年他又重新收拾行囊回到广州工作。

而这中间,他毅然拒绝了家里人托关系安排的,在某国企里当安保培训员的轻松职位。

原本可以凭借家里人的几十万买下了100平米以上的房子、工作稳定,按部就班地相亲、结婚、生子,顺风顺水,活成了人生赢家的模样,但他没有。

有段时间我特别纠结,觉得自己快要承受不住家里人催婚、回老家发展的压力了,他告诉我,“如果回去,就要规矩得像个能逃回去的人。

而这句话,坚定了我扎根一线城市的决定,就算北上广深再怎么容不下肉身,但逃回去,连灵魂都无处安放。

家乡的规矩其实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倾向于被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关系限制着,很多时候办事儿都讲究“关系”而非能力,适用于大城市的等价交换在这里被人情世故所代替。

就拿找工作来说,不仅前期要靠“有关系的亲朋好友”去单位说句话安排安排,而后的阶段也讲究“关系”,工作不错又会来事儿的提拔提拔,有背景的照顾照顾……

而这些能动用的资源,多多少少都会比自己绞尽脑汁四处碰壁来得容易一些。

大概也是因为这种需要靠“卵巢彩票”的关系网,大家才会跑到大城市,想要在公平而又充满机会的地方竞争一下。

毕竟人们真正缺的,不是住的地方,而是公平的工作机会。

大城市虽然竞争激烈,但是至少环境更公平,你更有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不管你的理想职业有多小众,在大城市你都能找到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想象一下,你在到处讲关系的县城,可以靠剧场演出或者剧场保安的工作养活自己吗?就算找到了,你的父母亲戚朋友也是一通大骂:怎么找那种乱七八糟的工作?

但在北上广,没有人嘲笑你,你可以靠自己的才华或双手活下去。

并不是说逃离北上广深的人一定是胆怯者,或者没有奋斗精神,我想说的,同样的付出,在大城市的回报可能会更多。

                                                                            逃离小城镇

                                                             没钱,谁都能干涉你的生活

七大姑八大姨的“关心”里,最让你敏感的一定是工资。

连下楼买瓶酱油,都要接受老板娘得瑟又不失礼貌地问候“哎哟,回来了呀,听我儿子说他年终奖发了一万五,你发了多少?”

呵呵……

“我在外打份工,怎么能跟你儿子比。阿姨,要瓶酱油!”

打完酱油回到家,刚好碰到同乡得李阿姨带着亲自做的腊肠来串门,言语里寒暄的都是谁家的女儿嫁得多好,对方女婿多有钱。

而李阿姨前脚刚走,我妈也继续了她的道听途说。

“你看王阿姨家的女儿,长得不怎样,成绩也没你好。人家就醒目哩,去药店打个工,就相中了人家连锁药店的公子,现在就当上少奶奶了。”

李阿姨的女儿?不是刚大专毕业吗?

“你还记得前年给你介绍的小张不,真想不明白你当初怎么就不要人家的。他是个子矮了点,但好歹家里也是有车有房,生意也做的红红火火的,还有个舅舅在政府里工作。

这下好了,听说他这年底结婚了,你后悔都没机会了。”

小张?那个三句不离大道理的暴发户?恭喜他结婚了!

“我跟你讲,你在外面怎么过我管不着你。但你千万不要给我找个没房没地住的穷小子回来,你是没吃过穷的苦,不知道供房养娃的辛苦。

想回家里发展,你也要趁早。等过多两年,人老珠黄,你再想回来我都不好意思同意。”

……

尽管亲妈的话语直白刺耳,尽管我们还是多多少少能体会到身为父母的用心良苦,反感之余还剩无奈,但我们依然无法接受家乡狭隘民风下变本加厉地“势利”。

一句“你在外面混的还好吗?”的关切,在过年回家后好似等同于“你今年赚了多少钱?”的质询。

这种家乡的“势利”,让一切的评价标准仅仅以金钱作为衡量,却不问赢取金钱的过程是否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之上。

在饭桌上,人们永远只在乎炫耀熟人关系,对于有门路、能阿谀奉承得道的人心驰神往,梦想的生活依然是一成不变的体制生活。

而这些明明扭曲的、与我们价值观相悖的丑陋,却反被引以为荣,给我们造成了最直接的冲击。

我们看不到他们有梦想。也许有的人的确活得滋润,但在他们眼里,我们也成了不识时务、不懂生活的异乡人。

这样两看相厌的事实,除了逃回大城市,我们别无选择。

                                                                 大城市,你可以一直待下去

不止老家的亲戚和父母,每一个在北上广奋斗的年轻人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要留在这里工作多久?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

从2004年,一线城市陆续开始车牌摇号、限行,落户政策就不用说了,花多少钱都难买一个北京、上海户口,再到最近几年的住房限购,表面上看是在为城市的环境、长远发展做考虑。

实际对一线城市来说,他们已经享受到了聚集人口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懒得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自然就开始大规模地赶人。

赶人效果不尽如人意。年轻人宁愿在大城市吸雾霾,也不愿回老家搬砖。

最早走的人,往往是底层劳动者,他们无法承受的是高昂的生活成本。换句话说,其他收入阶层的人,在人生最能吃苦的时段,都留在了一线城市奋斗。

奋斗的结果,和爸妈的财力,决定了他们能不能在一线城市定居。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才刚刚过半,在可预见的未来,涌向城市的人口只会多不会少。

世界银行告诉我们,目前中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诸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只占10%的国土面积,却拥有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三分之二的经济产出。

世界银行还预计到2030年,将会有10亿中国人生活在城市里。

而且相比起其他国家,目前中国人口不是太集聚了,而是太分散了。

一半意大利人都“挤”在意大利8%的土地上,一半美国人都集中在最大的244个郡(county)里(美国郡的数量超过3000个),英国人大多分布在英格兰的几个主要都市圈,

东京都面积占日本国土面积0.6%,却生活着10%的日本人口,整个东京都市圈面积也不大,人口能占到全日本的三分之一。

虽然整个日本人口数量在减少,但东京都的人口却在缓慢增加。能解释这一现象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城市集聚带来的好处远远大过那些微不足道的成本。

城市的承载极限不过只是杞人忧天。首先是城市的土地面积、物理边界,全球所有主要城市都在向外扩张。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海的土地面积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使得城区的人口密度在2000年-2010年下降了20%。所谓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呢?

更何况中国城市还有大片大片“不务正业”的土地,北京、上海分别有2000多平方公里、1800多平方公里的耕地,上海隔壁的苏南地区情况也类似。

任何一个稍微了解经济学“比较优势”概念是什么的人,都会叹息:在这些寸土寸金的地方保留这种土地,简直是暴殄天物。

其次是城市的人口,随着人口不断涌入,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并不会无限增加。换句话说,外地人主要还是住在城市外围和边缘。

就连北京、上海、广州佛山、深圳也不能例外,过去十几二十年,绝大多数人口增长都没中心城区什么事。

即使没有“疏解人口”政策,中心城区的高生活成本自然而然会抑制人口流入,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心城区的外围,外围的外围。认为“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会被挤爆”纯粹是多虑了。

只要你愿意,大城市里总有一席之地在等着你!

————我是“别忘记点赞”的分割线————

留言跟鹰叔说说

逃离家乡,你还有什么理由?

- END -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offer?

Q:手上拿到几个offer,该如何选择?

鹰叔:比较各公司规模与性质、薪酬福利、晋升制度、公司与行业的前景,通过多渠道了解公司,比如各大论坛或者熟人,最好就是从公司内部员工来了解!

更多内容请关注“吾聊职场”公众号,在微信中搜索:吾聊职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7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56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0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6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8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5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0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9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