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抬头看天,霜林尽染的美景固然醉人,但那忽高忽低的气温,还有那不请自来浓得化不开的雾霾,也着实令人困扰。
身边好多小伙伴都抵挡不住冷空气和雾霾的侵袭,咳嗽声不绝于耳,特别是抵抗力比较差的小朋友和老人,即使没有感冒,也总会时不时的咳几声,好心疼的说!
而很多人,尤其是北京的小伙伴,这个时候都会备上一种止咳神器,它就是秋梨膏。
始于唐朝的老膏方
先借度娘的知识小小的科普一下: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一道传统的汉族药膳。以精选之秋梨(或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汁、贝母、蜂蜜等药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药膳饮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
据说,唐武宗李炎患病,终日口干舌燥,心热气促,服了上百种药物均不见疗效,御医和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正在人们焦虑不安之时,一名道士用梨、蜂蜜、及各种中草药配伍熬制的蜜膏治好了皇帝的病,从此,道士的妙方成了宫廷秘方,直到清朝流入民间。又由于后来一直用北京郊区的秋梨调制,并在京城售卖,所以成为了北京传统特产。
秋梨膏适合哪些人食用?
正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食用秋梨饮用秋梨膏则恰好可以滋润气肺调节阴阳平衡。但秋梨膏口感再好,也不能当成饮料随便喝,而应当辨证来服用。
中医讲“燥邪伤肺”,燥为阳邪,从口鼻侵于肺,最易耗伤肺阴。秋梨膏所含成分多是为防润燥护阴之品,比如秋梨、麦冬、川贝等,因此对于阴虚肺热之燥咳特别有效,如口干咽燥、咳嗽痰少且黏、舌头微红、小便微黄。
然而,咳嗽有诸多证型,比如风寒咳、风热咳、痰饮咳、肝火咳等,此时吃秋梨膏不仅效果不佳,有时还会雪上加霜。像有外感症状,比如说身上发热,怕冷,头疼,流鼻涕打喷嚏,这种急性咳嗽都不适合吃,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都不适合。
此外,中医认为秋梨膏性凉,故脾胃虚寒、手脚发凉、大便溏泻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以免虚寒症状加重,更容易腹泻。还应注意一点,因秋梨膏含糖量较高,因而糖尿病人也不适宜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秋梨膏在各大超市、药店都有售,但有些超市的秋梨膏是食品,是用浓缩梨汁加上焦糖色调出来的,并且添加有增稠剂“羟甲基纤维素钠”,里面的药物成分很少很少,不能治病。而药店购买的,带有“OTC”的字样,则是用蜂蜜、冰糖、药物等做成的,是中成药,属于非处方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在家也能做秋梨膏
【 材料】
(1)选择具有润肺效果的雪梨、鸭梨、京白梨中的一种,准备8个。
(2)白茯苓30克、川贝20克、麦冬20克、去核红枣30克、姜片25克、蜂蜜200克。
【做法】
(1)榨梨汁:梨去核,放在搅拌机里压汁。梨皮可入药,所以最好不要削,否则功效就大减了。榨好的梨汁,取干净的纱布过滤。
(2)红枣切核,白茯苓、麦冬洗干净,川贝压碎成粉。
(3)除了蜂蜜外,所有的药材放入锅里,并且加入6-8倍的水浸泡半小时后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熬煮两个小时。
(4)稍微放凉后,用纱布包起挤出汤汁,过滤去杂质。
(5)再将药材进行第二次熬煮过滤,并将两次药汁混合。
(6)将备好的药汁和梨汁混合,大火熬制加快去除水分。
(7)半小时后,取一滴药汁滴在纸上,没有水印散开的时候即可加蜂蜜,加蜂蜜的比例大概是1:1,并且要选择小火慢熬,不断搅拌。蜂蜜有防腐的功效,可以增长保质期,但只能选择荆条蜜和枣花蜜。
(8)等膏熬到滴在纸上形成半颗珍珠状扣在上面的时候,就可以关火装盒了。不过这个时候还有水分,所以容器不能盖盖子,为了防止沙尘进入,可以蒙上一层纱布。完全凉后再盖盖封存。
秋梨膏糖分很高,直接饮用往往会刺激口腔及咽喉黏膜,所以饮用时最好取一两勺,用温开水化开后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