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讲过他年轻时想做很多事,想拍电影想当作家,可后来看了一部非常牛的电影和一部非常优秀的书籍就放弃了,转头默默去背单词了……
现在这个互联网,充斥着各种服务,制造着各种牛逼的梦想。不论是音乐、编程、摄影、写作、演讲……真可谓是百花齐放,高效学习和利用知识的时代来临了。
所有这些技能,他们都会告诉你,学习好了这些有什么意义?怎么样更高效地掌握这些技能?拥有这些技能你可以有多牛逼?……总之会告诉你,你需要这些。
物质上不需要,精神上也会需要;现在可能不太需要,但总有一天你会需要的;就算你不需要,但别人都需要,你说你需要不需要?
确实我们在通过这些需要的满足逐渐让自己变好。无论衣食住行用,还是学思行说写,都会有人告诉你正确的方式,更高效的方式。你不仅享受着古代君王的生活条件,他们的精神生活也远远及不上你,他们可供学习的资源也远远不如你。
于是很多人开始给自己挖坑了:编程一个坑,演讲一个坑,英语一个坑,写作一个坑……没错,这些都很重要,也都很有意义,其中每一项技能在现代社会之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是你会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你也确实可以学好。因为这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你点开一个链接,那是一群知识工作者为你提供的系统的科学的知识服务。对,就像皇帝的翰林院一样高端而精致。
你进入一个社群,那是一堆像你一样的充满着梦想的同道中人,你再也不怕没有人理解你支持你,你有无数的小伙伴会和你一起一天天坚持下去。
在你茫然的时候,有人给你指明方向开导心结;在你懈怠的时候,有人以身作则时时刻刻鞭挞激励着你;在你孤单寂寞的时候,也能找到更孤单更寂寞的共鸣者,这个世界不乏理解你的人……
就算你再不济,看看那些苦哈哈却一直不如你的人,看看那些一开始就选择放弃的人,你知道,自己其实已经赢了!是的,你已经赢了。
你真的赢了吗?
你挖了那么多的坑,打算如何填满呢?
对学习来说,花多少钱并不重要,资源的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在一个领域学到你理想中的境界,就必须得花费足够多的时间,投入足够多的精力。
就算运用再高效的挖掘方式,有再多的人陪你一起,你自己这个坑,还是得自己一铁锹一铁锹地往里面撒汗水。
付出和努力从来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问题是,当你填满这些坑的时候,你能获得你想要的成功吗?
你填满了写作的坑,你就会像李笑来和菜头那样拥有铺天盖地的粉丝?你填满了演讲的坑,你就会像罗振宇罗永浩那样站在几万人面前演讲?你填满了英语的坑,你就会用它来阅读全球最新的咨讯?
不,那样的可能性很小,大多数人永远干不过少数人。就算你套路练得熟烂,还是只能流着口水仰着头看着那些大神们站在食物链顶端。(当然,可以肯定的事情是,如果你真的学的好,那么你可以去教别人英语、演讲、写作……前提是,这是你一开始想做的事情吗?)
怕的是,你可能根本没有机会运用这些技能。
不是你技能学得不到家,相信知识服务者们是抱着真诚和奉献的精神来提供这些知识的。更何况他们本身就已经是很成功的人物,他们传授的干货经验当然有更多可取的价值。
关键是:你学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演讲是技能,写作是技能,英语是技能,编程是技能……你学会了一身武艺,可是你有自己的战场吗?你去开武馆?(你忘了自己也是从武馆出来的,你开得过你的师傅和成千上万的师兄师弟吗?)
罗永浩会说相声,但是他不是一个相声演员,他之前是一个老师,现在是做手机的企业家;李笑来会用英语,但除了他教英语那些年,英语只是他实现目标和寻找机会的工具;彭小六会写作,但写作一开始只是让他能更好地解答别人编程时遇到的难题,“我写作是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他们从来不会单纯的要去学说相声和学英语和学写作,当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利用这些技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时,这些技能本身,才变成了他们的财富和闪光点。
现在回头想一想,假如年轻的罗永浩当年想学电影时,张艺谋开了一门电影课程给他;想学写作时,莫言开了一门写作课给他;甚至想学说相声时,郭德纲把他招入门下……还会有今天的罗永浩吗?他在电影、写作、相声上的结果,会像他当年想的那样吗?
决定一个人境界的,永远不是那些眼花缭乱的其他技能,而是他的专业和事业。
把自己专业的领域做好,有自己真正的、可实现的目标,用辅助的心态,学习一些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技能,这才叫锦上添花,才叫真正的“通识教育”。
而且说不定,这些技能真的在某些机缘之下,帮你打开人生另一扇门,成为你新的事业方向,就像罗永浩今天要教大家演讲了一样……这才叫真正的知识财富。
搞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要舍本逐末。
路边的野花开得再灿烂,也无法决定你能否到达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