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推荐四月影单的文章里看到这部电影,搜了下预告片,觉得是我喜欢的类型,决定要看。没想到上的这么快,昨天中午在朋友圈里看到晒电影票,晚上就买票去看了。
十点的场,有点冷,电影院里,有点空,但好像哪里和这部电影的感觉很契合。
一开始,我觉得和《海边的曼彻斯特》有点像,就想不如把这两部电影对比着看。看到后半段,发现还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往浅薄了说,就是连取景、镜头的明暗都不一样,前者取景海边小城,画面开阔,镜头里有冬日的明亮感,还是比较有“颜值”的,而这部《一念无明》则取景在嘈嘈杂杂、破败萧索的香港贫民地区,场景格局小,用光偏暗。
从剧情上,《海曼》是讲一个人的故事,而《一念无明》更像是在讲一个社会群体的故事,两者之中都有人生,都涉及到苦难的母题,但折射出的价值不一样。
哪一个我更喜欢呢?不太好说。我只能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我看了两遍,觉得还可以再看第三遍,但《一念无明》应该不会再去看第二遍。
因为再看会难受。
影片以交叉剪辑的方式讲述了阿东生病之前的生活状态:父亲扔下家人、众人口中成器的哥哥远在美国,母亲精神失常,腿脚不便全靠他一个人照顾,他照顾的很好,很尽力,甚至辞掉工作,和女朋友翻脸,但那个母亲又永远都在缅怀、愤懑,对眼前的这个儿子完全看不上,常常对他极尽辱骂之能事。
我们看到,苦难的第一个循环,由父亲的缺失传到了母亲身上;
而第二个循环,则是满心不公的母亲把悲剧传到了儿子身上。
电影开始的时间节点在阿东因躁郁症住院一年之后。一个重新回归、什么都不懂的笨拙的父亲,一个百孔千疮、抵达过人生最低谷的儿子,重新组合,他们面临的生存环境是:一间十平米的出租屋,和一堆人挤在一个房子里。
挤在一起的这一堆人都很不幸,尤其是徐师奶,一个被男人抛弃、没有香港居住证、独自带孩子的女人。
父亲要学着和讨厌自己的儿子相处,儿子要试着重新步入社会,这个过程必然有太多往事要被重提,太多的痛苦的摩擦,彼此都深感隔膜,尤其是阿东,无法原谅父亲给自己和母亲造成的苦难。
苦难的第三次循环——由破碎的儿子传递到愚笨的父亲。
我想电影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用一种带着痛感的方式呈现了我们庸常生活中的一种共生模式:在家庭中,我们是如何互相伤害的;在亲密的人之间,我们是如何不自觉地重复苦难。
而在电影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有时候,造成苦难的,往往是人类的自私与无知。
比如电影里有一个角色让我厌恶至极,就是阿东的母亲。
对这个表面挺“惨”的人物,我几乎不抱同情,因为她从始至终都在自怜,都在怨恨,曾志伟后面忏悔时的一段叙述中提到:从她嫁给他的第一天,就觉得是嫁错了人。生活中这样的“自我感伤主义者”并不少见,在某种意义上,造成家庭悲剧的不是愚笨自私的父亲,而是这个“留下来”又永远都在埋怨命运不公的母亲。
但阿东和父亲还是在试着向对方靠近。父亲撞伤脚后,阿东说,不要工作了,钱的事不要担心。
他还试着找工作,企图还原生活本来的样子,至少是自己假想的那个样子。
重遇前女友的那阵子他简直快乐得像个孩子,拉父亲遛弯、低声下气去找工作、主动跟人搭讪、带着徐小孩到天台种花,生活好像突然就变得明亮了,但我还是感到隐隐的不安全感——果然,突然之间,唯一的好朋友跳楼自杀,女朋友企图拉他加入教会来洗刷他的罪。
生活像孩子搭起的积木,再次无声倒塌,好像再也没了出逃的余地。
苦难总是善于变换面孔,找准时机卷土重来,人世间,单薄的人们摇摇晃晃。如果人都能治愈自己的过去,那世上就会少很多苦难吧,但每个人都注定要背负着时间的债,孤独前行。
这是每一个人都要历经的苦难循环,是宿命,也是人生。
影片有一个我感触很深的地方,就是反复出现的那句“我什么也不懂”。鲁迅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实中,我们看到苦难的同时也看到太多麻木与不自知。我们就好像一个残疾的、精神病人,沉湎于痛苦,不自救,也不懂得如何施救。
然而,一句“我不懂”就真的可以洗脱一切吗?
沉溺于品尝痛苦,用暴力、麻木、自怨自艾作止痛剂,只会衍生更多痛苦乃至悲剧。
比如徐师奶这个人物,我和老公的看法就分歧很大。他觉得这个人物可以作为底层人物想要改变命运的一个典型,是有同情意义的,但在我看来,她对待孩子的方式,她自己选择的生活状态,又是一个把自己遭受苦难往孩子身上投射,潜移默化制造苦难循环的肇事者。
她确实在“努力”,想“做点什么”,但因为“不懂”,又使她选择了一种极端与冷酷的方式。最终,在这个人物身上,反讽的意味大于同情。
由于阿东自杀,生活再次被拖进泥潭。为了帮助儿子,父亲开始学习自助书籍,加入病人家属互助组织,对于父亲来说,最大的转变在于,他依然说着自己什么都不懂,但他已经开始去了解,去承担。
修改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其实电影里还有一层苦难的循环,是在社会层面的。
我们看到阿东想要重新开始生活遇到的种种非议、眼光和阻碍,这种对抗在阿东自杀后被推到高潮,邻居们齐聚一堂,要求阿东和父亲搬家。
而在这个这条线上,导演没有忘记放入一抹亮色。
我就管他叫徐小孩吧,电影总还是需要希望的,从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个孩子给了泥沼中的阿东一点温暖的力量。
也许活在这世上,没有任何理由,即使不被所有人理解,我们还是要爬起来,活下去。
这是一部很黑色的电影,看完会难受,所以应该不会太招人喜欢。
但我想我们是该想想这些悲剧,更重要的是,勇敢的想一想自己,有多少时候用自己的无知做幌子,堂而皇之地伤害着别人,也允许了自己麻木度日,冷酷到底。
面对苦难,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勇敢,更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