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对科幻小说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界的震动和影响就不必介绍了,各路大神也早就从各自角度对此神作做了不同的诠释,物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甚至经济学和商学,一本硬科幻文学能够包容如此之多的学科,并且给大家深刻的启示和解释空间,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作为一介无名之辈,我给不了什么宏观视角,也无意于从某个固定的角度提供所谓的解读,我就是把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悟记录下来,如果你也喜欢这部书,欢迎和我一起来聊聊。
那就让我们从《地球往事》开始,进入一段硬科幻之旅。
1
故事从汪淼的视角展开,这位研究纳米材料的院士,就是《三体》系列的第一位主角。当然,很多人说汪淼只是一个推动情节的线索人物,不重要,因为在这部奇书中,也并不存在真正的主角。
汪淼被突如其来的军警请走,一头雾水的介入了一场军事行动,起因是他与一个叫“科学边界”的组织有过接触,最初的接触是从一位叫做申玉菲的女性开始的。从紧张的会议中,汪淼了解到科学界最近有些不寻常的异动,包括几位物理学家在两个月内相继自杀。
汪淼被要求加入科学边界去获取内部信息,将军告诉他现在是战争时期,这让我们的主角大惑不解——战争在哪里?
通过与参会者之一,搞理论物理的丁仪博士的一场台球,让汪淼进一步了解到世界上的三个“台球桌”——高能粒子加速器对撞实验出现了完全无规律的结果,这让人类的物理学研究陷入绝境,若没有普遍规律,物理学就将不复存在。
有没有可能物质的本原真的是无规律的,人类只是自以为掌握了某种规律,而实际上世界的稳定和秩序只是一个偶然?汪淼想起科学边界成员经常讨论的一组概念:射手与农场主。这两个假说都笼罩着一层令人不安的恐怖色彩——如果我们认为是铁律的东西,只是某位神枪手或农场主的偶尔行为怎么办?我们人类到底如何确定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而非背后有某种我们并不知道的力量造成了这一切?
2
如果你完整的读完过《三体》三部曲,看到这里定然有所感悟,哦,原来从一开始大刘就把故事后期的梗埋在这里了,三体整个故事的内核,都与这两个设定存在关联。
这也让最近潜心读哲学的我产生了联想。当代著名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发明了一个思想实验,叫做“钵中之脑”:想象你没有四肢和躯干,只是一块脑组织,被浸泡在科学实验室的一个容器里,你的神经末梢与一台极为复杂的机器相连接。有一群邪恶的科学家通过输入各种信号来刺激这块大脑,由此产生童年的记忆,比如门前的老树、儿时的玩伴、池塘里的蛙鸣,还有爱情的甜蜜、信仰的虔诚、各种复杂的思维,所有这一切全都是科学家不断刺激下产生的幻象。请问,你如何证明这个设想是错的?
是不是和射手与农场主有一点异曲同工?我们当成理所当然的“真实世界”,竟然是没法被证实的?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存在”的怀疑好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三体》是这样,《楚门的世界》是这样,《西部世界》也是这样,其实都是在思考同一个问题。
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沉思者提出了阿基米德点的设想,而对于推翻这种对于外部世界的怀疑,我们也需要一个阿基米德点,哪怕是找到一件确定无疑的事,就可以重建知识之树。笛卡尔给出了答案,这个确定无疑的点,其实就是“我在怀疑”。当我在怀疑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的时候,我是在怀疑;当我在怀疑有一位射手和农场主在“创建”我们的现实时,我是在怀疑;当我怀疑我正在怀疑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也仍旧在怀疑……如此不断地倒推下去,我怀疑我怀疑我正在怀疑,我也仍旧是在怀疑,所以你发现了吧,“我在怀疑”这件事情是不可怀疑的。
3
希望你没被我绕晕,沉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个点其实不难懂。
作为故事主人公,汪院士可没有这么幸运就绕过去,他遭遇了比不安更恐怖的事情——无所不在的幽灵倒计时。最初是在照片的胶卷底片上,然后是在自己的视网膜上,所见之处全部成了一串数字的背景。
正常人要是遇到这种事情估计吓疯了,但汪淼好歹也是科学家,而科学家最大的特质就是遇到搞不懂的事情就要求证和搞懂。绝望的他尝试了申玉菲所说的方法,到实验室停下了纳米研究,幽灵倒计时消失了。恐惧和冷静之后是愤怒,在汪淼看来这一切虽然匪夷所思,但仅凭这样一个“小魔术”就要让他停下自己的研究,自然是办不到的。
他接受了申玉菲的挑战——这个女人到底是谁,随后自然会见真章——三天后即将看到“整个宇宙为你闪烁”的汪淼,拿到了解开三体之谜的通行证。
不知不觉就1700多字了,原本打算三篇写完《地球往事》,看来是不可能。第一次尝试用这种讲书和评论夹杂的方式写文章,决定还是随性点,不搞得那么匠气,就按照自己的感触和节奏来写好了。
我争取勤更,如果你也是《三体》迷,评论区跟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