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在外打拼的人越来越没有故乡的归属感,打心里对故乡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
01
我朋友小林,今年是他作为一名白领在广州闯荡的第五个年头。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时候,他发了微信给我,问我:“有没有回去?”
我说:“回啊,好不容易从年初盼着个黄金假期盼到现在,放假这么多天,当然回!”
他说:“他没有回去,待在广州了”
我问:“为什么?”
他说:“在广州我会想回家,但回到家后我又会想回广州,我都不知道哪里才是我故乡了,待在广州也挺好,不回了”
他接着说:“在广州三点一线的生活确实挺累的,每天上班都要挤着那疯狂的地铁三号线,盯着电脑屏幕久的时候也时常会分神想到家,但现在觉得在广州这种累生活我反而习惯了”
“虽然我现在住在城中村,各个形色的人都有,素质参差不齐,但我完全没有厌倦它的心思,日益习惯这城中村的街道和过往,虽然邻居换了又换”
“广州是属于年轻人的世界,但它始终不是你这异地人的故乡,它没办法出示任何证件,证明这里是你故乡,而回到了故乡,你又开始觉得故乡不是你心里的故乡”。
02
我在广州生活了许多年,知道出行乘几号地铁,那里购物中心比较便宜,周边有哪些旅游路线……广州的一切似乎都是在我眼睛的围墙以内,我自觉已如砖瓦,镶嵌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里,找不到故乡的归属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遇到佳节,更加想赶紧回到家,国庆中秋佳节,很庆幸公司没有加班,我极力的甩开在这城市中的包裹,以最轻松,最饱满的姿态回家。
父母亲得知我回家,老早就在村口盼望,看到我后,立马接过我手中的行李,我说“爸妈,没事,我自己来”,但爸妈硬是从我手中借替走,我感受到多许的温暖和少许的陌生。
房子砌着红色的砖头,铺就的庭院,锈迹斑斑的铁门,还有几只小鸡在走动,似乎有点怕我,我想它们也不知道曾经我也是这里的主人。
回到家中,窗帘依旧是那款窗帘,只是多了岁月的痕迹,灶台上生着火,旁边放着木质水瓢,母亲用大顶在炒菜,说这样炒起来的菜更香更好吃,以前我在视频中跟她不止一次的让她用电磁炉这些做菜,她说她用不惯,不喜欢用。
热气在餐桌中腾腾上升,餐桌中央摆放老母鸡汤,旁边是几盘各式的青菜,母亲说老母鸡是自家养的,菜也是自家种的,没有农药,健康,让我要多吃点,说着说着就往我碗里夹鸡肉。
饭后想帮着母亲做点家务,可是我不知道灶堂拿什么引火,洗好的碗筷该摆放在何处。我找不到母亲放在冰箱里的菜,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不听指挥的小鸡赶到笼子里,我明明是回家来着,但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母亲耐心的告诉我哪里可以给手机充电,哪一条是洗脸的毛巾,夜里去露天厕所门灯在哪里。
在她眼里我仍是她幼小、不谙世事,需要呵护照顾的孩子,怕我受苦、受累、受委屈 ,可她分明又把我当成了客人。
我分明是在自己家里,却再也无法融入和适应这种原始、古朴的居住环境,母亲嗔怒:“你不是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的?!”
随即又陷入沉思。也许,她深知我已如候鸟,在特定的季节才能北归。
“阔别多年 ,终于回到故乡,你才发现,其实你想念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因为这里有你的童年”
我熟悉的故乡,此刻变得有些陌生, 我在思考是我认不出他,还是他认不出我了呢?
03
前两天,我在微信问了小强,想知道他所以为的故乡,但得到的结果不所以为。
小强出生在小山村,从小在外省长大,回到出生地没有几次,但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哪里是那么的美好,大家都很和谐,亲戚都很亲切,跟村里的小孩也玩的不亦乐乎,他原本心中有一个故乡情,一直想回去看看,再重拾起童年的那种曼妙的感觉。
但小山村因为经济发展有限,近些年,年轻人都不愿意留下来发展,村里就只剩下一些孤寡老人和几个小孩,当小强再次回去的时候,发现村里渐渐人去楼空,记忆中春节热闹的情景已经不复存在,靠近它的时候,原本想收获一缕春风,但得到的确时故乡情渐渐的随风在心里散开。
我问小强:“为什么人去楼空后,你的故乡情也跑了”
他说:“人的眼界就像热气球,当热气球缓缓上升时,视角变了,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城市待久了,吸够了PM2.5含量高的空气,想过一下质朴的乡村时光,但人都往外跑了,质朴的情感也就体验不到了。”
04
记得高三那年,我就和我的铁哥们约定说将来两人来场特殊的七天乞丐之旅。
第一的话是想体验一下乞丐这份职业的幸酸苦辣,体验一下底层的生活,好让我们对乞丐有更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的话是我本身觉得我的故乡是在风中飘荡,我不知道它会尘归何处,所以我想知道一下天为被,地为席,四海皆是家的感觉。
台湾作家林青玄在来讲啦,回应小时候苦的好处,说到:“第一是每天都睡的着,第二是不怕人生的转弯,第三是处处无家,处处家”,但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提高了比以往不止一个层次,但这种处处无家的观念,也比以往变得更加普遍。
05
《我是范雨素》开头第一句话“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得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就给我强烈的冲击,我从中读到更多的是她对故乡的迷茫,因为命运的做弄,我不知道她的故乡是北京城中村那小板房,还是湖北襄阳那农村老家。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乡,离开父母,到异乡打拼,并在那里安家落户 。看似安定富足的背后,总有一颗起伏不定的灵魂在骨子里游荡。
想回到故乡,已经回不去了,回去只是做客。不回去,在异乡扎根,又没有归属感,总觉得自己是别人眼中的外地人,实则进退两难。
对于我而言,我目前的人生被分成两半。一半在别人的城市,一半在自己的乡村。
故乡的定义是什么?是出生的地方?是有亲戚朋友的地方?是有感情的地方?还是你赖以生存的地方?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中,这些要素分离开来已经成为常态,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那样从前慢,那样纯粹,那样把所有要素都揉合在一起,我想这不止是人的病态,也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病态,而这病态,却逐渐成为常态,我相信对故乡认知模糊的人不止是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