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上元元年,尊奉姜太公为武成王,祭奠与文宣王一样。同时选出历代良将十人为十哲,坐侍在姜太公两侧,以西汉留侯张良为配。
唐朝设立时,“武庙十哲”为: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
宋初的时候,赵匡胤来到武庙参观,看到白起坐在姜太公旁边,用手杖指着白起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令手下人把白起的坐像移走。
皇帝既然说了这话了,下面的大臣闻到味了,就明白了皇帝想调整武庙祭祀的人了。于是左拾遗知制诰高锡上疏认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
赵匡胤就坡下驴,下诏命令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和高锡一起裁定武庙祭祀将领,“取功业始终无瑕者”。不久后,张昭等人就拿出了一份新的武庙供奉名单:
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
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赵匡胤亲自下令,将吴起在堂上的坐像移去,画像于庑下。加上赵匡胤点名出去的白起,武庙进行了二十二人大名单的替换!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以白起为理由,发起这次武庙供奉人员的调整呢?其背后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取个好彩头,避免功业“不可善终”
赵匡胤对武庙人员的调整,发生在乾德元年,即公元963年,也就是“陈桥兵变”,他登上皇帝位的第三年。
这一年赵匡胤刚刚借着湖南、荆南的兵变,平定荆湖地区,迈出统一天下的第一步。他来拜祭武庙,可能也是想借助历代名将百战不殆的气运,达成自己一统天下的目的。
结果因为看到白起,触了心里的霉头,然后又被人指出武庙中不少人“不克善终”,所以才要“取功业始终无瑕者”,替换进武庙。
用这种方法,向历代百胜名将,借个好彩头,护佑他大宋的军队所向披靡,克敌制胜,完成一统的大业。
第二个原因,警示武将,要忠诚于君王
被赵匡胤移出武庙的不少将领,比如廉颇、韩信、彭越、周亚夫、杨素、李光弼等这些人,都不是一些善茬,或多或少都有谋反的嫌疑和做法,都有点污点。赵匡胤把他们移出武庙,有警示部下将领的意思,督促他们忠诚于自己,忠诚于赵宋王朝。
赵匡胤崛起的五代时期,就是一个武将乱国的教科书式的范本,前面的皇帝刚去世。后面手下的将领就把孤儿寡母给赶下台,自己过一把皇帝的瘾。
这是赵匡胤心中的一道坎,也同样是整个赵宋王朝心中的坎,因此贯穿宋朝,都在致力于限制武将的权力。文臣怎么都没事,只要不谋反,到头就是一个贬官,武将却时时有掉脑袋的危险。
第三个原因,白起的杀降行为,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倒向
首先,自古以来就有“杀降不祥”的说法,这种说法究竟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也无法考证,应该是从周公制周礼的时候吧!所以,白起临死前,也认为是自己残杀了降卒而遭受了报应。
其次,北宋建立后,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人口锐减,连年的战乱,早已造成了中原赤地千里,遍地白骨的惨状。
曾经有记载,唐末“黄巢起义”时,黄巢的农民军围攻陈州,因为没有粮食,黄巢的军队就残杀陈州周围的百姓做军粮,其把人加工成粮食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不堪言语。
更可怕的是,陈州的守军,也时常杀出城外,与黄巢的军队争夺人口,补充自己的口粮。这种兵祸,造成了陈州方圆百里之内,毫无人烟。
这还仅仅是唐末乱世开始的时候,经过数十年的兵荒马乱,连年的征伐,再加上契丹人的南下劫掠,中原的人口降到了冰点了。
在这种情况下,北宋王朝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快速恢复人口,发展生产。必须要加强军纪,严明军法,严禁滥杀无辜,仗要打,但是必须最大程度地减少杀戮。
所以赵匡胤要把白起这个“杀神”移出武庙,因为白起和他要保护人口增长的国策不符啊。另一方面也是告诫各级将领,严禁滥杀,坚决杜绝屠杀降卒,那些都是活生生的劳动力啊!
第四个原因,白起杀的降卒,可都是赵国人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屠杀的降卒,都是赵国人。而赵姓的来源,又大都是赵国灭亡后的赵国王室成员和百姓,那么赵匡胤能给白起好脸色吗?
秦灭赵之后,秦始皇把赵国的王室,赵王迁这一支流放到了湖北,代王赵嘉这一支流放到了甘肃天水。
很不巧的是,秦朝灭亡后,西汉时期,在湖北繁衍的赵王迁的后裔,有一部分迁徙到了涿郡蠡吾,赵氏一族就在涿郡繁衍生活了下来。
而赵匡胤的高祖父,被他追封为僖祖的赵朓,是幽州涿县人。古代人都是有宗谱,赵匡胤肯定清楚自己家的祖先。
看到白起,赵匡胤的感觉,可能跟现在的我们,看到东条英机、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等人一样。就是这货,把他的祖先杀得人头滚滚,赵匡胤哪有心情拜祭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