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灭亡全赖皇帝,一个睡王撑起半部辽史,亡国皇帝逃跑不忘打猎
辽国就是契丹国,政权在大契丹和大辽中数次更改国名,史学界统称为辽国。从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立国,到1125年被金国所灭,共有9位皇帝享国210年。辽国在华夏北方疆域鼎立二百多年,与两宋、西夏、蒙古、大金等政权共存,却因为自身局限始终内耗,最终走向灭亡。
1.辽国共有9位皇帝,按法定继承的却不到三分之一,整个辽国在二百多年中始终处于帝系更迭和皇位之争的混乱之中
在某种程度上,从辽太祖开始,辽国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便有较大的争议,一年之间便先后册立“皇太子”、“元帅太子”两位继承人,前面的“皇太子”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被封为“人皇王”这样看似拉风其实是藩王的职位,辽国帝系开始在两位太子之间来回摇摆,影响了此后两百年之久。
同时,辽太祖自己也面临皇位的合法性问题,草原民族固有的汗位“世选制”成为守旧势力攻讦的借口,其几个兄弟在立国不久便三次叛乱。由此,辽国的帝系不但有太祖一脉的兄弟之争,还有太祖自己的兄弟之争,故而为了维持统治,册封所谓“皇太子”、“皇太弟”、“皇太叔”等名目眼花缭乱,但法定继承人基本上无法正常继承皇位。
这些帝系和皇位继承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辽国不稳定的根源所在,故而最终导致了辽国的灭亡。
2.辽国宗室诸王都是手握重兵的实权派,对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武装叛乱经常发生
草原民族从部族制向君主制转变的过程中,最大的痼疾便是宗室权贵手握重兵,十分难以治理,这种情况其实在后来的大金、蒙元、西夏等草原民族中也多存在,也是这些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纷争不断的重要原因。
由此,尽管辽国立国后开始向中原王朝一样树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部族时代由贵族轮流担任首领的旧传统并未彻底消失,所以宗室之中“耶律”的后人总认为自己才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从辽国立国开始的“诸弟之乱”到辽国末期的“重元之乱”,都是皇帝应对自己叔伯兄弟谋反的战争。
在辽国向中原王朝学习的过程中,皇帝权威还没有学习完全,后宫外戚干政等皇权陋习却在辽国经常发生,甚至严重干扰了皇权的实现和皇位的承继,这些都对辽国灭亡具有重大影响。
3.辽国数位皇帝甚至有人格缺陷,好酒嗜杀,以至于出现“睡王”这样的皇帝
辽国出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荒唐的皇帝,便是有“睡王”之称的辽穆宗,其不理朝政,酗酒无度,整日宴饮,喝醉之后便呼呼大睡,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起来,由此往复。同时,睡王残忍嗜杀,且屠杀的还不是自己的政治对手,而是经常服侍在身边的厨子、侍从。整部《辽史》非常简略,但是在描写睡王酗酒、滥杀、打猎的文字却占据巨大篇幅,可以说一个睡王撑起了整部辽国历史。
除了睡王这样极端的例子之外,由于契丹民族喜欢喝酒和打猎,国家也有相应的传统,导致很多皇帝沉迷于打猎和喝酒。辽道宗沉湎于打猎,将国家大事放在一旁,重用奸臣治国,最后导致社会矛盾丛生。亡国之君天祚帝更是在灭国之际仍无法放弃打猎的爱好,面对女真人的疯狂追击,没有阻止有效抵抗,在逃亡中不忘记打猎,最终被擒亡国。
概而言之,辽国灭亡的原因有三:
其一,帝系更迭频繁,皇位无法正常过渡,帝系混乱,兄死弟及与父子承继激烈对抗,导致法定继承人往往无法继承皇位;
其二,宗室诸王手握重兵,武装叛乱时有发生,草原王朝从部族制向君主制过渡,贵族势力不断阻扰,严重威胁皇权稳定;
其三,辽国数位皇帝酗酒嗜杀,惹得天怒人怨,辽国有好酒和打猎的传统,有些皇帝对此甚至到了病态程度,对亡国难辞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