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他,你为什么考研啊?
他抬起头,越过我的小个子看着门外,歪着嘴笑着,像一个要谋划下一场远行的浪子,然后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还带着刚打完乒乓球后的喘息
说
我觉得吧,漫漫人生,需要一场考研。
——题记
1
2015年12月27日,我考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最后一门,明明最后一题答得自己都看不下去,但还是以一种谜之轻松的状态欢笑着走出考场,觉得大冬天的都是满满的十里春风,然后同来的兄弟几个吵着说晚上一定要出去嗨。
当然,我想你猜得到,吃完晚饭之后,我们就话也没力气说得“飘回”宿舍睡觉了。
隔了一天,29号,我连男神都没有等,就马不停蹄的回家休养了。我和我妈说,这次要大休,比高考还大的那种。
考研备考真的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哪怕隔着几个月忙乱时光回头望去,仍让我感到无比的疲劳和无助以及耿耿于怀。同学说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傻掉了,从身后拍拍我,我就傻乎乎的转过头,然后又傻乎乎的转回去,这些细节我已经记不大清了,我只觉得那段时间,我像一座填满炸药的海岛,四边湛蓝的海水让我整天神经兮兮希望得到别人温暖的给养,可同时,谁的随便一句什么话,甚至只是自己突然间的一个念头,就足以引燃。
然后BOOMSHAKALAKA。
我努力地用最轻松的语言来描述那段在我印象里惨烈的时光,不是因为记不起,不是因为不痛苦,只是因为我想用一种不把自己又调整到抑郁模式的方式告诉自己——嘿,丫蛋,能挺过来,你挺棒的。
2
备考的那段时间,看了句话说:认清生活没有可侥幸的,还敢继续生活,这才是英雄主义。
其实类似的说法之前也看过听过,大抵有些孔夫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和决绝。不过之前我一直都不理解,不撞南墙不回头应该不是啥好话吧。
可是在准备考研这段时间,尤其是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里,我却意识到这种想法的宝贵之处。当所有人都告诉你“你可以的”、“坚持一下你一定能做到”的时候,面对琐碎的知识点、往届考生动辄130的成绩以及自己连输入法都比不上的记忆力,巨大的压力和对自己的怀疑足以一次次打碎我艰难建立的勇气,恰恰相反,当我意识到事情很可能是做不到的,我再努力都极有可能竹篮打水的时候,我不必把要背的书按剩余的天数分割成每天我都背不来大部头,也不必没完没了的告诉自己考试失利将失去什么计划好的将来,事情变得简单而美好,至少我每一天都会比前一天多会一点知识,至于离分数线有多少,那就再说好了。
这好像与我们平日里的理论是冲突的,说好的“自信成就未来”的口号仿佛失去了魔力,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想这种奇妙状态的原因,而现在,不敢说彻底顿悟,但至少可以自圆其说。当我们自信于自己可以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做成”,这是事情的结果,那么是否“做成”就是评价自我价值的唯一要素,生活被极大的简化了,清晰明了得同时也更加残酷,趋利避害的本能就让我很难义无反顾。可是当我意识到事情很有可能做不到时,我反而会将精力更多分散于整个过程之中,无暇顾及疲累,也无暇顾忌结局,既然不会有更坏的情况,既然不会有更惨烈的可能,那么每多走一步,都是多了一点对自己的交代。当然了,这样任性的态度需要的不仅仅是对自己已付出努力的负责,也有客观条件的允许,这或许就是年轻的好处了,还可以多一点尝试。
“有些勇气,承认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才能获得。意识到自己连命运都无法依赖,不相信有美好的事情在等着自己,人才会把每一步都当最后一步来走,踏踏实实地寻找每一丝变好的可能。”
这或许就是平凡人的英雄主义吧。
3
刚考完研那几天,我觉得我就是全世界最牛X的人,没谁比我更拼命了,也没谁比我更惨烈了,每天十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坐在那背书,脖子一扭就格朗格朗的响,每天睡觉的时候我都觉得脑子已经中空了,血要一点一点的才能流回去,这我都能坚持下来,实在太厉害了。
总之,膨胀得不行。
而当我马不停蹄的回到家中,叫嚣着要大休的时候,刷着朋友圈、朋友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身边的大神还是一样的多。签了阿里的,哥大都不想去的,保研到中科院天天做实验的,跨考考研考去清华北大的,国考考进部委的大把大把。
哦,原来比起来我并没有多特别的努力。
从大一上学开始,我就总是觉得在做着些高于自己负荷的事情,总是很累很疲劳,匆匆忙忙又总是出错。当时朋友和我说“熬过了就美丽了”,可慢慢的我越来越发现,哪里有“熬过了”的时候呢。做好了一件事,总有下一件事,完成了一个任务,总有下一个任务,我在成长,可是面对的事情也会跟着越来越难,从为了一篇简报发愁,到为一场活动苦恼,从为写一篇论文挠头,到为背一本题库崩溃,练的级越高,碰见的敌人就越凶残。
其实我们早该明白这个道理了,从高中老师告诉我们“上大学就轻松了”到上了大学依然累成狗,从一个月不吃晚饭怒减20斤到一个星期“正常饮食”便飚回原始体重。努力本就不是一次就好,也从没有一劳永逸,每一步向前都是新的起点,也同时意味着,这又是新的征程。生活似乎从不给我们坐吃山空的机会,因为我们总是要向前的,只有垒起了山站上了山顶,才能去攀登更高的峰。如同减肥是一生的事情,是每一餐的节制而非某几餐的决心,生活也一样,别盼望着翻过这个土坡前面就是一片坦途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翻过这个土坡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强壮更勇敢,好在面对下一个更高的土坡和土坡上的妖魔鬼怪时可以说服自己坚持下去。
“记得某次闭关音乐响起后,我满意地收拾书桌,自己又努力了一天。然而,当我走下楼梯的时候,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人群涌向图书馆外,就像中午走向饭堂的人一样多。
原来,努力是一件和吃饭一样平常的事情。”
4
现在,回头想想得失收获,知识什么的,其实考试的时候也不过都是瞬间记忆,学习能力,也早已被这次的超长假期中家里幸福的暖气烤干了,唯独剩下的可能就是这段可以用来吹嘘的经历和这个过程中和考研狗们相视一笑的战友情。
我一直觉得,在一段时间内,总要有点什么可以吹嘘的事情,说来有些俗,但大抵是这个意思。高考的时候吹成绩,上了大学吹训练,要毕业了吹考研吹就业,其实这“吹”倒不见得是要和别人说,光是自己想想,也会增一分勇气和信心,对自己高看一眼肯定一分,说到底,就是要一直做些能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好不怕挑战而更加勇敢,也不必计较而更加宽容。
刚考完研时看了篇文章,说根本没什么功不唐捐,考不上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就是白努力;前些天还看了同学写的几句话,说“为了爱你,我变成更好的自己”没一点屁用,因为所谓的变得更好根本不是你要的。当时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但现在仔细想想也未免太过悲观了。日子总是要向前看的,身边的事情在变化,评价方式在变化,我们自己也在变化,变得漂亮或臃肿,宽广或狭隘,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是从一上路就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至少我不是,那么很多结果本就不是结果,很多过程也就本不是过程,有所得到便就是收获。没选择读研,但看到了自己的勇气和战斗力,不能在一起,但知道了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更期待怎样的人,这些便就是珍宝了。他们内化于我们的心里,一点一点的夯实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一点一点给我们机会看到更多的选择,一点一点拓宽我们生活的道路,一点一点标直我们该走上的道路。
是这走过的每一段路,崎岖、伤痛、欣喜、期待,给了我们远方。
我是何等幸运,能成为这样的自己。
我是何等幸运,一路有你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