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定位:
在行的产品定位是国内领先的知识技能付费共享平台,主打经验交谈的O2O平台。
在2015年产品上线初期,姬十三就表示,在行是一个经验交谈的O2O平台,而不是咨询O2O平台,这一点强调了在行是含有社交属性的平台,是具有延可展性的。
用户通过在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付费约见到各行各业的牛人,为你答疑解惑,出谋划策,定制服务。
2、产品受众:
在行的目标受众,是所有对某一领域知识技能有迫切需求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
一般对知识技能感兴趣的用户,不一定会接受通过付费约见的形式获取知识,因为线上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很多,百度、知乎这些平台,都是不错的免费获取知识的平台。
而那些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有迫切需求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最终目的是通过任何方式获取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技能,所以这部分人,才是在行这样一个付费平台的目标受众。
3、产品架构:
(1)首页
『搜索』:产品顶部可以选择地区,搜索感兴趣的行家和话题,也可通过选择热门搜索标签查看相关内容,此处搜索是根据话题标题匹配做的。定位北京搜索『情感』话题,搜索结果中显示该城市没有相关话题,类似的情况还出现过一些,凸显出了虽然在行这一年多时间里增加到了8000多行家,但是其话题数量还是有限。
『轮播位』:轮播位推荐的是在行主推的行家,具体推荐机制不得而知,但是目前看轮播位一周内基本没有更新,被推荐人在在行的接单数量在40~50之间,价位在300~500之间,应该属于在行的中层级行家,推测是在行扶植中层级行家增长的一种手段。
『特色服务』:包含了『99元限时优惠』『全国通话』『新行家抢鲜约』『组团玩』
特色服务这部分,主打的是低价和折扣策略,目的应该是刺激用户完成首次消费,或者满足用户中收入较低那部分用户。
『为你推荐』首页的为你推荐展示的一部分是在行上接单最多的行业牛人,另外一部分则是新入驻在行的一些行家,对于具体的推荐机制,不是很明确,出现了一些0人见过或者1人见过的行家,这部分的推荐,我觉得可以优化下,在这么重要的位置,推荐0人见过或1人见过的行家,有可能是会对用户造成伤害,你为什么要在首页位置给我推荐这些行家?依据何在?
其实首页推荐这部分,完全可以根据用户的一些属性或者用户标签做匹配,或者是推荐一些话题性比较强的话题。
(2)发现
『好评』:信息流展示一些用户约见成功后对行家的评价,其实这个功能理论上应该对用户是非常有用的,就像淘宝里的评价一样,我想要约某位行家,肯定会先通过评论去了解初步这个人,但是在行把这个页面以信息流的方式展示出来,页面乱且没有章法,我很难再信息流中一下就找到我想要约见的那个行家,想看评论的话,我就干脆去他主页看好了,而对于我不想约见的那些人,我是没有时间去看评价的,我完全不感兴趣,你让我浪费时间去看他的评价干嘛?
好评这部分功能设计和展示真的做的非常差,而且还放在了默认显示的位置。
『新鲜』:展示的是一些最新入驻的行家展示
『行家有空』:这部分其实展示的最近有空的在在行接单量最高的行家,仔细浏览了下,应该是行家中,属于中高端级别的行家,个人角度觉得这一部分行家的可看性,远远大于『好评』,但是却被设置在了『发现』频道最不明显的位置。
(3)我
包括『我约的行家』『我的心愿单』『我的礼券』『成为行家』等
4、个人产品感受
(1)在行产品本身的目标受众,其实是很小众的一部分用户,如何粘合这一部分用户,激发他们付费获取知识技能的需求,维持产品的活跃度,最终通过这部分用户获得产品商业上的成功,是产品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就目前来看,在行上线一年多的时间里,并很有很好的解决
(2)关于产品活跃度的问题,大部分用户的约见需求,约见效果好的情况下,用户的需求一次基本就可以得到满足,这一部分用户发生重复约见的可能性会降低,如果约见效果不好,肯定不会再发生第二次约见,在目标受众本身就小众的前提下,如何保持产品活跃度,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3)截止2016年4月,在行注册用户100万左右,每日订单600单左右,行家8000名左右,60%的订单是由北京产生,客单价在400元左右。就目前来看,想要通过抽取行家佣金的方式获利的话,是非常难的,而且在行官方的说法是代行家收取费用,不从中抽取任何费用,所以对于在行的商业模式,现在看真的不是特别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