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得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就像霍布斯所说:“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
记得有一次,一位好朋友让我推荐一本适合她最近看的书。那段时间刚好没有读到很不错的书,于是我开始在脑海里搜寻,回忆家中书橱上的书。虽然从小到大看上去读了很多书,可是真要推荐时还真不懂推荐哪一本,最后只能说“要不你看看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于是她问我“为什么你推荐这本书?”一时之间我愣了一下,仔细想想还真答不上来。小说的情节我只有个模糊的印象,也忘了是否当中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点,只是喜欢张爱玲的文风,但什么样的风格又描述不上来。或许只是因为推荐这本书显得比较...不那么俗?有小资感?然后她调侃我说“你推荐了一个东西,却给不出理由,那别人怎么相信你呢?”
真是尴尬到了极点,一下就被发现了原来只是伪书迷o(╯□╰)o,尽管看过了许多书,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能够有效输出的部分有多少呢?换句话说,这些书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姑且不论一段时间后还记得多少,就是在看完书的当下,常常会万千思绪涌动,想要抒发出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却又无法组织好语言表达。那个难受。于是忍不住翻看豆瓣的书评,觉得许多都写得蛮好的,有时甚至看到其中一篇一阵惊喜,“这就是我看完的想法!写得真好”,于是欣喜地给文章点个“喜欢”,然后继续看下一本书。顿时我觉得之前看的书都白看了,当然说完全白费也不至于,只是效率不高,投入了同样的时间,当然是希望能尽可能提高内化效率。
从那时起我觉得有必要调整下自己阅读书籍的方式。
其实在这本书之前,还看了另外一本名字很相似的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那本书更偏重于如何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记录和收集自己脑海中的灵感,并通过笔记提高内容吸收率和思想输出能力,感兴趣不妨一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如果说上面那本书是阅读具体一本书的招式口诀,那么《如何阅读一本书》更像是内功心法,其中既有总纲心法(包括阅读的活力与艺术,和阅读的四个层次),又有专门心法(包括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提供了从择书,到阅读一本书,到阅读同一主题书的具体规则,方法和建议。
在阅读的活力与艺术中,作者一开始就强调了主动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很喜欢作者的比喻:一本书的作者就像投手(有些作者“控球”好,精准的传出去,读者就更容易接收),读者就像捕手(能否接住球就看自己的功力与主动性),而不同类型的讯息就像不同技巧的球(快速球、曲线球、变化球等)。阅读的主要目标也分为「获得资讯」与「求得理解」,前者能增加我们的资讯(固然是重要的),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若要提升自我,须得阅读更为“更高杆”的读物,从一开始的与作者不相等的理解程度,到通过阅读将之克服至大致相等,即获得了理解力的增进。更通俗的来说,前者是看完「记得住事情」,后者是「解释得了事情」。最后作者形容主动阅读就像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你必须自己在阅读中作思考和分析,才能找到答案。
作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作者认为在阅读前应该要提出四个问题,并在阅读过程中,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尝试回答:
-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接着作者介绍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层层递进,层层包含:
- 基础阅读(这句话在说什么?)
- 检视阅读(这本书在谈什么?)
- 分析阅读(如何消化一本书?)
- 主题阅读(多本书的比较阅读)
基础阅读就不多说了,还记得那折磨人的小妖精(从小到大的语文阅读理解)么,大多数人在它的训练下都获得了基础阅读的能力。
检视阅读的重点在于有系统的略读/粗读一本书(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继续花挖掘),以便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和架构,为进入分析阅读做准备(如果值得的话)。在这里应该要能筛除掉大部分没有价值或不适合自己的书。
分析阅读是咀嚼和消化一本书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重点。共分为三个阶段:了解一本书(回答问题1);诠释一本书(回答问题2);评价一本书(回答问题3/4)。作者提供了一些规则与建议,值得细读与反复运用。鉴于在这部分中作者提供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论说型的书籍,在其他诸如历史哲学科学想象文学等书籍中并不完全通用,因此作者又分别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需要调整的规则和方法(这一部分可以看个大概,待分析阅读的方法掌握熟练后,实际需要阅读某一类书时,可以再来参考)。
最后的主题阅读,比较适合需要对同一主题进行了解或研究的读者。主要可以分为准备阶段(收集和筛选主题相关的书籍,并建立起清晰的概念)和主题阅读本身阶段,待有需要时可以参考。
书末的附录推荐了一些建议阅读书单,是作者认为超越大多数读者的水平,促进心智上的成长,“值得你花时间”的书。当不懂看什么书的时候,回归这些经典名著是很好的选择。还有个关于四个层次阅读能力的小测验,个人感觉略鸡肋,不过如果想熟悉一下这些方法,不妨一做。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就像作者已经示范了一遍),目录非常直观和详细,书中的重点语句和内容已经用粗体突出,每个章节还总结了摘要。因此其实不再需要自己另外去总结归纳要点,看完可以当一本参考手册,需要时直接翻看很快就能找到需要的内容。不过为了加深印象,以及书本不在身边却需要参考的方便,还是在文末又手打了一遍这本书的简单摘要。
其实看完这本书最震撼的不是作者对阅读剖析得如此透彻,并细致归纳总结了如此系统的有效阅读方法,而是该书的出版时间:1940年初版,1972年增订版!不得不佩服作者对教育阅读的精辟见解,历久弥新,如果能早些遇到就好了。但反过来说,就算拿到了内功心法,不在招式上运用就等于一张废纸,更多的还是需要在今后具体的阅读每一本书中反复的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输出能力,内化成自己合适的阅读方式,最终做到无招胜有招。但一开始的改变总是困难的,坚持亦是更难的,不妨先从某一本书或一类书开始吧。
希望多年以后,如果有人再让我推荐一本书,我能跟他/她说“我觉得XX书蛮适合你看的,因为......(以下省略800字以上)”
附:《如何阅读一本书》简单摘要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导言的性质)
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如同投手与捕手的关系。
阅读的主要目标分为「获得资讯」与「求得理解」。理解力的提升在于缩短与作者的差距。
自我发现型学习与指导型学习的差别就像缺席的老师,须得自己去主动思考和分析。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引入概念,后面几章展开阐述)
基础阅读(这句话在说什么?)
检视阅读(这本书在谈什么?)
分析阅读(如何消化一本书?)
主题阅读(多本书的比较阅读)
层层递进,层层包含,前面的层次是后面的基础。检视阅读在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中很重要,有助于筛选有价值的图书,确定书的内容和架构,以及确定与阅读主题是否相符。
第三章 基础阅读(既然都阅读本书了,应该没什么问题)
第四章 检视阅读(学会这种阅读方法,避免每本书从头看到尾,也为后两层次阅读作准备)
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如书名页、序、目录、索引、出版者等,获得资讯,判定要不要继续;选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看看,或者东翻翻西翻翻,短时间内保持精神集中地阅读。)
二)粗浅的阅读(面对很难的书,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尽量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只注意能理解的部分)
阅读的速度不在于快,而在于知道何时用何种速度阅读。
避免逗留与倒退的阅读方式。
专心不等于理解力,理解力的提高留在分析阅读中。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最重要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即找到主题,以及其如何发展,分解出关键议题。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即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即如何评价这本书。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即这本书对个人的意义。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买书只是前奏,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才是真正拥有这本书,最好的方式还是记笔记,在书上写写画画(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才能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培养阅读的习惯,若一开始较难,由许多规则中先养成一个习惯。
第六章~第十二章 分析阅读(最重要的方法,如何内化一本书)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1)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最好在阅读之前;
2)使用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书的内容。
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内容的四个规则):
5)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6)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7)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8)找出作者的解答,哪些已解决,哪些未解决,哪些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
第三个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10)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11)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的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解是不完整的。
第十三章~第十九章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建议简单过一下,具体阅读时再参考)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第十五章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第十八掌 如何阅读哲学书
第十九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第二十章 主题阅读(更高层次的阅读,适合有需要的读者,前提是检视与分析阅读基础扎实)
一 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实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的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 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
2)根据主体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谈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照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注意:理想的来说,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有选择地阅读好书,让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附录一 建议阅读书目(好东西,不懂看什么时可以从中选几本)
附录二 四种层次阅读的练习与测验(想简单实践一下书中的方法可以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