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看了一个关于机器人Sophia的视频。惊叹智能机器人时代的来临。
也了解到随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很多的工作都将被机器人取代。比如说拖地、洗碗、收银、司机,甚至医师。
对于这个趋势,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可以摆脱很多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如把妈妈们从家务活动中解放出来。愁的是担心自己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导致下岗。
我是属于乐观派的。感觉未来一片美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体验和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难道我就不担心我的工作被取代吗?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区分一下人和机器人的区别了。
机器人是被动地接受程序指令,然后完成相应的工作。而我们人有一点,是机器人完全无法取代的。就是我们的主动性。
我们会主动思考,怎样去解决问题,怎么去提高生活品质,怎么创造出更美好的东西。
就拿家庭收纳整理来说。机器人可以帮我们扫地、拖地、洗碗、擦桌子,但是他不能帮我们把东西摆放得最方便好用而又赏心悦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审美来布置自己的环境,设计自己的生活。
主动性虽然是人类区别与机器人的一个优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就真的无法取代人类了。
为什么呢?
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很好的主动性,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许是个人偏见,我觉得中国人更缺乏主动性。
应该是跟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成长环境有关吧。
小时候我们被督促着学习,为了考得高分,让老师满意,让家长满意,能进让家长满意的好学校,而痛苦地、功利性地学习,有人甚至从未体验到过学习带来的快乐。离开了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人就开始变得懒散而茫然了。
很多人读到高中就再也读不下去了,然后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一部分人考进大学,没有了家长的监督,没有了考高分的压力,于是就整日浑浑噩噩,只求不挂科,能顺利毕业就好。
这样的人,进入社会以后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他们表现好一些的,会勉强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不求优秀,够交差就行。表现更差的,连交代的工作都完成不了。更别提主动思考,主动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改善工作中的流程了。
老板在的时候,装模作样的努力工作,老板一转身,就开始玩手机,刷淘宝。
这些人的工作,想不被机器人取代,都是很困难的呀。
如果我们想我们的工作,我们后代的工作不被机器人取代。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该行动起来了。
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投入工作、享受工作,我们要每天思考怎么才能让工作更加优化,怎样更好地为人服务,怎样让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这样,通过价值交换,我们也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从培养下一代来说,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被大环境胁迫,一味去追求考试分数。要让她们享受学习的过程。也培养她们,有通过自己努力,追求更美好人生的意识。
9月底去新西兰旅游了2周。除了欣赏美景,也了解了一些当地人的生活及工作状态。对我的心理触动颇大。
瓦纳卡湖边有一家网红冰激凌店,叫black peak,只有一位员工。她非常热心的帮我们每人选择了美味的冰激凌,接下来店里也没有什么客人。如果是在中国,大部分员工可能就是开始玩手机,超过两个员工可能就是闲话家常了。可是这位员工,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开始擦拭本来就非常干净清亮的柜台,擦完以后就继续收拾其他东西,让整个小店时刻保持一种干净、美好的感觉。再有顾客来了,又停下手头的工作,热情地接待顾客。
这并不是个例。我们去过很多的小店,基本都是这样子的状态。虽然老板不在现场,但是她们都非常认真地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她们工作的时候认真对待,生活起来也丝毫不马虎。我们去住的爱彼迎民宿家庭,房子里面的东西都是分类摆放,特别整齐,整个房子内外及花园,都设计的非常讲究美感和艺术。
也许你会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有钱又有闲的原因。我们中国人,为了生活,压力山大,能吃好睡好都已经很不容易啦,哪有那份闲情逸致去浪费钱整那些没有用的东西。其实不然,应该说,我们习惯了被动地去生活,被动地去工作,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才能生活得更好。
其实,我也曾经是那么一个像猪一样被推着走的人。不过庆幸地是,我现在知道了主动性的重要性。从现在开始,积极工作,努力生活,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