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于写作这一事会感到畏惧。并且,也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挥笔成章,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了。
想了想,原因应该是自己的思考变少了,顾虑却变多了,于是写着写着,便会顾虑到,这里用这个词对吗?还是用那个词更好?这一句表达得通顺吗?与上一句能够衔接吗?之类的顾虑,总是写没几句便回头去看,最后却把最原始最重要的文章的思想给失去了。
原因之二,还是在顾虑,不过这一顾虑是来自于他人的顾虑。一直以来,便有很多人说着类似这样的话:你的文采很好,你很会写东西。于是在写东西的时候又开始顾虑,要是写的不好怎么办?这篇要是写砸了呢?因为带着别人所既定的标签,所以又顾虑着,表意识里说着不用管别人的看法,潜意识里却又顾虑着自己达不到那个别人既定的标签,那便仿佛成了一种实力的退步、一种失败似的。
于是写作这一事情渐渐变成了一种压力,一次一次,每次都隐隐带着,久了,却不如平常事一样的能成为习惯,反而是会一点点被压垮下去,就仿佛举重的人非但坚持不了一直举着,还得忍着一点点加上砝码。自然,这样的写作便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事。
而如果不再,或者是写作变得鲜少,思想自然也便跟着停滞了。
正如今早所看到一篇文章所说,没写过百万字的人不足以称喜欢写作,没有写作的人,哪怕你是个做策划的文案,也依旧是一个没有思考、没有思想的人——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
现在,我自然已不再能称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了,也由此,渐渐成了一个没有自己的思想的人。
写作,确实是一个能自我思考、保持思想的过程,在以往的写作经验中我便体悟到,很多本不明白的事情,写着写着,叙述着叙述着,竟然就明白了答案,仿佛经历了一段寻找答案的过程一般。有很多时候,比起看书,写作反而更能获得更多知识,这知识是自己的、深刻的,也许它是一个自己的观点,不一定被所有人认可,但它确确实实就是你思考而学到的东西,是专属于你、你所支持的观点。很多时候光凭看书是学不到这些的,看书所看的是别人的思想与观点,你有思考或对某句话有体悟,那自然就有所得。但人的天性是惰的,很多时候看书成了一种无意识跟随观点的事,自己是没有所谓的观点的,那么这样,看书所得到,就只是一种一次性的快餐体验,吃完了就没了,你不会记住它所带给你的味觉,或者应该说,你能记得你吃过这次快餐,但你绝不会特地去想起这顿快餐的味道。
我总相信,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所有经历过的都必定是有意义的。思想迟滞了这么久,这自然不是一件好事,但现在醒悟过来,便会更深觉察,这段没有思想、畏于写作的时间有多茫然麻木,整个人仿佛只是一个没有魂的壳,只是日复一日赚着钱生活着,然后自以为是充实的。
无知是可怕的,虽然有时候明白透彻也会叫人痛苦,但至少透彻会明白之后的方向是在哪里,而无知是没有方向的。
现在,是时候开始写作,并且重新喜欢上写作了。
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