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能挽救过夜的饭菜,并不代表她能挽救整个生命。生命中缺失的材料是没有替代品的。无论用多少淀粉,她都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满意度。没有像蛋清那样的东西可以把现实生活重新黏好。味道混合不到一块,无法做出终极的、唯一的美味。生活的佐料要么太多,要么太少。宇宙太不明白一小嘬是多少了。”
读完了这个题目,一定有人会说,忧伤的时候为什么不痛快的哭一场或者找个肩膀支撑一下幼小心灵,而是在情绪需要释放的时候,走到那个或许是家中最逼仄的地方呢?
十几岁的时候,我也不相信厨房有治愈的功能。再之后,我走进厨房的次数越来越多,不再单纯的为了加满米饭碗或者煮碗泡面,而是开始和锅碗瓢盆磨合,和鸡鸭鱼肉过招的时候,我发现,那是个好玩的地方。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里去》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用食物贯穿悲伤故事的书,作者爱诗乐·沛克优雅的写悲剧,用法式甜品里的舒芙蕾作为隐喻。一首舒芙蕾之歌,在纽约、巴黎、伊斯坦布尔这三座城市里,讲述了三段挫败的人生,三段崩塌的生活。莉莉亚和丈夫疏离了几十年,却在丈夫跌倒不能自理的时候,出于妻子的责任与其痛苦的捆绑在一起;菲达尔的母亲是个痛觉阈低于夸张阈的人,同样是摔倒,她这一倒,便死活不愿意尝试起来,而是以此束缚着女儿,菲达尔对于年轻和年老的母亲,剩的仇恨和无奈吧;马克的痛苦是因为他痛失爱人,那个每天能让他准时闻到咖啡香气的女人,因此一蹶不振。
书中的人们不管在现实生活里,还是在精神世界里,他们承受着不同力度的束缚,这使他们不开心,如何在生活崩塌的时候重获力量,他们选择了厨房,选择了与情感有这千丝万缕关系的味觉。
当他们开始做起舒芙蕾蛋糕,一切都不一样了。
第一次知道舒芙蕾也是看过十二道锋味时,谢霆锋对着范冰冰说,你真难搞,像舒芙蕾一样。作者之所以用舒芙蕾隐喻,或许是舒芙蕾的烹饪方法难以掌握,所以很难搞。我做过一次舒芙蕾,还记得它的样子,在烤箱里很轻松涨了起来,整个侧面出现的横纹也美极了,从烤箱拿出来后很快就会回缩,回缩后的外表显得蔫蔫的,但是在口感上和味道已经赢了。
它那么难搞,搞出来的味道却很好。
厨房有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做饭的地方,还是个出哲学的地方。我们搞不懂、想不通、接受不了的时候,不如进去呆一会,无论可以带出来一份甜蜜的蛋糕,还是一碗喷香的西红柿鸡蛋面,这个过程的幸福感或许可以解那么一点的忧。
我的舍友姐姐讲过,她找不到工作的那两个月里,就天天闷头在厨房,叮了哐啷的一顿造,学会了炒土豆片,学会了菠菜汤,学会了焖软糯香甜的米饭,于是,她变成了一菜一汤的按时吃饭的待业者,不是一个整天忧伤的人。
所以,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