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明明已经百里挑一,还觉得基数太小;明明已经出类拔萃,还觉得炮灰太少。每天像缺钱一样勤奋,像欠债一样努力。优秀已成为一种习惯。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经问过他:“老师,你学识渊博,知道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还经常怀疑自己的答案呢?”
芝诺回答说:“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圈外是未知的,圆圈内是已知的,你知道的越多,你的圆圈就会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于是,你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就越多。因此,虽然我知道的比你们多,但不知道东西也比你们多。”
越优秀的人,越能看见自己的无知。于是,步履踌躇、心生敬畏成了一种自然反应,但也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不想停下探求的脚步。相反,平庸的人却经常一知半解,就觉得天下无敌。
傅盛在认知三部曲中提到,人有四种认知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95%的人都处在第一层。
然而,是不是自知无知,正是优秀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区别。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知道自己走了多远。
所以,当我们问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努力的时候,或许我们更应该问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再努力了。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恰恰是无知的开始。
有时候,小有成就比一事无成更可怕。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九零后的小镇姑娘,从小喜欢读书写作,从上高中起开始陆陆续续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后来又开始写公号、出书,很快小有名气,赚了点钱。有一家公司邀请这个姑娘加入,给了她丰厚的薪水。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考,投奔了金主。我不知道,这个姑娘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这些年,社会一直在争论,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说没用的人,总能举出很多例子,证明不上大学也能成功。从比尔·盖茨到乔布斯,从爱因斯坦到爱迪生,社会这所大学好像更能培养出所谓成功的人。可讽刺的是,那些没有读过书却成功了的人却比任何人都重视教育。见识越多的人,越能看见差距,也就越明白读书的重要。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周国平对这段话的解读,我特别赞同,你三日不读书,你就会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这就是他所说的“读书的癖好”,读书为什么能成为一些人的基本需要?大概就是因为这种自愧不如的感觉吧。
经常有人问我,怎么样能成为一个努力的人。我会反问他们,对于不努力,你的感受是什么?他们通常会说,没感觉。我想,这就是差距吧。真正优秀的人,是停不下来的,因为内心深处有一种对无知的恐慌。对于知识,他们永远觉得自己不够。
可是,生活里,大部分人都是四十岁在吃三十岁的老本,三十岁吃二十岁的老本。
所以,为什么越优秀的人反而越勤奋?答案或许很简单,他们比我们看得见更多值得努力的东西。人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和一种谦卑的心态,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