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课前一直在看《银河实习班》导致冥想的过程中有点走神,只记得冠老师说要全然接纳我们的思绪。以后复训时要好好补上这一课,嘿嘿。
陈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疑惑,如果是我们的亲人在倾诉的过程中诉说了自己的困难。我们会担心吗?我们应该和他一样把自己置身于他所倾诉的场景之中感受他的困难,还是做出其他的反馈呢?
开始时我们感受对方的感受即可,我们可以让自己变成他,倾听对方的观察感受和需要,跟着他走,学会给反馈。倾听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回顾一下我们常用的想法与判断:
建议:“我想你应......”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这十种想法和判断,自己不轻易间就会中枪,想要放下不容易。时刻提醒反思自己的话语,发现自己最近说话变慢了,因为说出前总会想些这句话说出来是否恰当,能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们要学会区分给建议安慰与全心全意地体会。为对方表达痛苦创造条件,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让对方知道自己在那就好。帮助彼此找到需要。反馈时要具体还要注意语气,体会对方的感受。创造一个能让对方驰骋自如发情观点的环境,任何的发生都是被允许的。冠老师再次给我们举了一对农村夫妇养育五个博士生的例子,如果我们能看到孩子,及时地给予疏导,孩子就会给我们意外地惊喜。
接下来冠老师让我们准备了纸和笔,按老师说得画了一棵树。最下面写上自我同理自我链接,树干部分写上心与心的链接,树叶的左边写诚实地表达,树叶的右边写有效地倾听,树的一旁写上OFNR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是一颗生命之树,后期跟孩子一起画下贴墙上,让非暴力沟通真正得融入生活当中。自己还挺喜欢这种游戏的方式来听课,冠老师说9月份的高阶课还有利用三把椅子找到从前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然后一同学习的环节,相当期待。既能用心来链接,而且还能锻炼自己的左脑。突然感觉自己好幸运,最近这几年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遇见最好的课程老师与朋友。感恩所有的遇到。先爱自己才能爱他人,全然地接纳吧!
冠老师又带我们练习了几个句子:
1.甲:“我又误机了,我真是个混蛋!”乙:“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不要太严格要求自己。”
这不是有效地倾听,而是安慰。我们可以改成感受对方的感受,然后用你希望的句式来表达。“你误机了,感到很气愤,你希望准时出发是吗?”
2.甲:“你怎么可以那样和我说话?”乙:“我那样说话,你是不是很伤心?”
这也不是有效地倾听,而是询问。我们可以尝试改成:“我刚刚说话的方式令你感到不开心,你希望我温柔点对你说是吗?”
3.甲:“想到我先生,我就有些气恼。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不在我身边。”乙:“你是希望他多陪陪你?”
这句话也不是有效地倾听,策略分析更多一些。我们可以改成:“你需要重重陪伴的时候他都不在,你很失望是吗?你希望在你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能在你身边陪你是吗?”
小组讨论环节,回忆一次经历,当时,你和别人发生了不愉快,你意识到你很烦并不想去倾听对方。(1)如果你当时选择“大声地提出请求”,你可能会和对方说什么?(2)如果你当时选择,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你可能会和自己说什么?
这次跟吕燕和亚军分到了小组,我们说得话几乎是一样的:“好了,我已经知道了,我现在不想说话,我想静静行吗?”我们当时会感到烦躁,沮丧,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平静下来。我们可能会和自己说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事情可能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或者能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冠老师再次发送小组讨论要求:假定你想要某人给你反馈,而你发现对方有点不太情愿,你可能会和对方说什么?
这个讨论题目把我们都给难住了,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里,对方就是不想听你说话,该怎么办呢?我们讨论来讨论去,感觉问题出在我们没有找到对方真实的需要,没有找到链接点。
回到主会场,同学们似乎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冠老师说焦点只能在对方身上,如果我们习惯性地插话,对方可能就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表达出来。不需要给完美的答案,我们不是百科全书,我们只是给他创造述说条件的那个人。明白他的意思就够了,不需要解决问题。让对方变得轻松,完整地倾诉。
如果我们无法倾听时该怎么办呢?这也是困惑自己的一个问题,朋友要诉说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开始时还容易接受,但长期下来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没办法长时间的有效倾听。有时也很内疚,感觉自己有点自私了。在这个时候冠老师说不要勉强,直接说,诚实地表达自己。我们必须先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要爱自己,为自己的状态负责。允许自己离开,换个环境。总结起来三点,第一随时链接自己的感受需要,第二大声说出请求,第三换环境。
我们在面对上级辈权威时是否依然能够积极地倾听而非服从。小组讨论跟上级沟通有冲突时我们会说什么话,还有跟下级沟通有冲突时我们会说什么话。一组讨论下来,我们成员都挺无奈的,面对上级面对权威,我们不能完全诚实地表达自己,我们的顾虑会特别多,是否能够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是否会影响我们之后的升职加薪,考虑的很多,问题时常得不到解决。而我们对下级对孩子时,会无所顾虑,本着我是对你好的心思,提出要求命令对方,而结局也不是那么圆满甚至把关系搞得更糟。如何才能做到和善而坚定呢?
最后一组讨论环节,冠老师提供了四个句子让我们同理倾听给反馈,先倾听后教育。手机听课这点不太方便,看不到句子。
(1)“有的人就是不愿听我讲话,我真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
(2)“当有人给我贴标签时,我感到痛苦。接着,我又意识到,他们给我贴标签也反映了他们处理痛苦之中。我可以怎么做?”
(3)“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封闭的状态,并在指责某个需要倾听的人,我就开始责备自己。这不会有什么帮助,不是吗?”
(4)“在我开始练习非暴力沟通之后,其他人就趁机占我的便宜。我的同事、物业经理甚至我的孩子都会欺负我。因为他们知道现在这么做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
时间把握得不是特别好,还有一位同学是第一次听课,所以有些地方不同步,例如什么是犲狗自己对方还不明白。前面两个句子讨论的时间有点长,后面两个没来得及讨论。
最后一次的小组讨论效果不是特别好,快十一点了,外加这两天的忙碌自己有点累了,之前给自己预定的也是十一点前要睡觉的。希望以后的课程能在十点半左右结束,这样可以好好内化休息。
回到主会场,几位同学分享了一下,反应有时候倾听的效果不明显,情绪未缓解。给对方的反映有时候感觉很生硬。在找倾诉者需要的时候有点难,而一旦找到对方需要的点,对方会觉得很温暖,沟通也变得顺畅。觉察是改变的开始,不要求一步到位,我们一起努力吧!
作业:
1、 本节课你感受最深的一个点,分享到微信群。
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挺难的。在倾听的时候习惯性地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加入进去。没办法全然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找到对方的需要,建立深层的链接。
2、 为什么倾听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通常比倾听我们亲近的人要容易?
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印象吧。而我们的亲人因为熟悉了,知道他们不会离开我们,所以才不太在乎自己的言行。我们对亲人的要求期待更高一些,你应该可以自己处理,你要独立等等。
3、 想一个情境,你在与人谈话的时候,感到了厌烦。如果你当时运用非暴力沟通,你会说什么来使谈话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已经选好一家餐馆,你感觉档次太低了,开车二十分钟带我们来到这间海鲜餐馆。你很高兴,我也非常喜欢,原来我在你心中那么重要。你看我太瘦了希望想趁这个机会给我补补,本来吧,我感觉咱们都是自己人不必那么客气,经济实惠就行了,既然你那么热情,那么爱我,那我们就开动吧,想吃什么点什么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