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农家的勤劳致富
第一部 父亲
三 精耕细作中国好农民
发得奋(音pen) 舍(音sha)得做 做得好 父亲一生就是传统中国农民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的典型。
父亲做什么事都比别人快,而且做的还好。他年轻时曾经在纸厂里面做杂工,其中一项工作是为纸厂烘纸的炉灶供柴。上山砍柴,他一担挑200多斤。他给我们说,纸厂一天只要烧他一担半柴。别人干,一个人忙不过来,还要请人帮着砍,他却还有时间帮家里面做事。
我家没有山,烧柴都是到祖父的山上去砍,平时别人一天挑四次,而父亲一天要挑六次(单程约6里山路)。早上天没亮就出发,挑一担回家吃早饭,晚上别人收工了,他还要挑一担回来。不但次数比别人多,挑的重量也多,所以他干一天,别人要做两天。冬天去别人家弹棉花,收工回来的路上,他要顺便上山去挑一担柴(柴草被砍倒以后,会原地搁置晾晒一段时间,干透以后再打捆挑回,既减轻重量又好烧)。
( 一)种田里手
农事讲究季节时效,父亲都很有心得,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中耕除草追肥,他都特别注意细节,所以庄稼比别人的长的都要好。
春节后,别人都还在走亲戚串门儿,他就开始对油菜中耕追肥。油菜冬天长的慢,立春后天气转缓,很快就会就会抽苔开花,不抢在生长前施足肥料,收成就不一样。所有的春收作物小麦等都是如此,有的人忽略了这一点,同样的生产,产量就有差别。
父亲不论做什么事儿,既讲究快,也讲究质量。可以说所有的农活他比别人快。他用牛耙田特别平,都说他的田整的像块秧田一样。如果不耙平,水的深浅不一,深的地方禾苗长得慢,露在水面的地方又容易长杂草,所以耙田对禾苗有很大的影响。
绿肥,紫云英翻过来后如果马上插秧,绿肥的肥效还没有分解,效果就不好。父亲会先把绿肥割下来,搁置腐烂,再翻。这样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人辛苦,但是有效果。
搭田旮旯父亲特别内行(没有弄明白是哪道工序),不但快,而且质量好,耙不到的地方一定要搭平,耙过的地方就不用搭,这与他会耙田有关系。
撒谷种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父亲的秧田整得平,秧谷撒得均匀,禾苗长得一样粗,秧到田里长的快。农民特别讲究的撒秧谷,一定要整齐。这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是一个农民技术的标志。
插秧的时候,首先拔秧时就要把秧洗干净,这样插秧的时候才快。抛秧的时候,距离适当,要均匀,最好插完一把,伸手就可以拿到第二把。看起来是小事儿但是一天一天积累下来,你就能节约很多时间。比别人做同样多的事儿,你就没有别人累。不会盘算,不会计划,人累了,事儿并没有多做。
追肥 插秧后,三到七天内追肥,父亲要求把肥料施在禾蔸上,点上一点点就行了。超过七天,肥料就要深施,到泥中根部,这样施肥用肥少,肥效好,见效快。
扮禾 多数时间是两个人同时,一边站一个,看谁的动作快,从拿禾,到打响第一下,看谁抢到头响,头响的频率决定扮禾的速度,父亲从来都是占头响。扎草的动作要快,还要扎的紧,在田里这些方面,下湖村没有几个人比父亲里手(内行)。
他经常教导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做一步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扮禾时,从割禾开始,就要把禾把放到离扮桶近的地方,摆成合适的角度,抄禾时就可以少走路,顺手。拖扮桶时要尽量的靠近前面,可以缩短拿禾的距离。
爱惜畜力,祖父对用牛特别有心得,父亲也是。犁田要把地耕好,还要让人和牛尽量少走弯路,转角处动作要快,要轻,不要一深一浅,让牛也能顺势转弯,不让牛拉着你横着方向走,这样牛辛苦,人也累。
耙田时讲究也很多。主要靠掌握耙的角度来改变拖动泥土的多少。高的地方,耙就要后仰着,低的地方耙向前压。不会用的人高处使劲压上耙齿都深入到硬地里,牛很吃力,人也很累,速度慢,效果还不好。
父亲对每一项农活都特别的讲究,所以我们家的每一项收成都要比别人家好,是当地公认的种田能人,解放前地主家愿意佃给我们。集体化的时候还叫父亲当技术指导。
(二)精耕细作 地不闲空
间种套种 用尽农时,父亲把丝瓜套种黄瓜。在丝瓜未结之前,黄瓜先结了,黄瓜的生命周期短,等黄瓜枯死了就收丝瓜了,到立秋,丝瓜不结了,父亲套种冬豆角,此时正好接上。
父亲还在搭黄瓜藤的瓜棚地里种上扁豆。黄瓜在进入盛夏就走下坡了,这个时候,扁豆就生长旺盛,土地、瓜棚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既省地又省工。
种萝卜的菜地里套种上绿肥。立春后,萝卜收了,这个时候绿肥正好蓬勃生长。
荞麦地也是种上绿肥,荞麦生长期短,谚语曰:荞麦出土开花,七十五日归家。荞麦在立秋后、处暑前播种,到霜降时就可以收割,只要没有早霜,一亩地能收100多斤,好的到200斤。荞麦地里种的绿肥,比不种荞麦的地要长的好(不明白原理)。
薯芋瓜豆 以菜代粮 每年秋收以后,会留出一两亩地种萝卜白菜,八月底下种,半个月就可以采苗,每天一大笼子,白菜也要摘这么多,再就是红薯叶,每年红薯叶要摘几百斤,每餐都是萝卜、白菜、红薯叶。
到了春天,萝卜开始抽苗了,就把叶全部摘下,做干菜子,洗干净,晾干,剁碎,再用大缸或者坛子压着。比较干的酸得慢,湿一点的酸的快,就先吃湿的,每餐一碗,我们叫祖宗菜。辣椒也种一点,当调料,晒曝(白)辣椒或者剁红辣椒。这种方式,既可以省油,又省工又省柴,吃起来也方便。
我们家不论什么时候,从来没有过没有菜吃的日子。有些人家到了二三月份,蔬菜断档时经常没菜吃,我们家这个时候还要用菜来当饭吃或者拌饭吃。像甜干菜,把萝卜条洗净切碎,晒的很干,再用坛子压好。到三月份,红薯吃完以后就拿来拌饭一起吃,稍微放一点点盐,吃起来味道还是不错的,甜甜的,有点酸。有时候,萝卜收得多了一时吃不完,就把它蒸熟了,晒干,做成甜咸菜,可以存放几年都不会坏,也可以煮汤吃。
萝卜可以做很多的菜,可以做嚓萝卜、甜萝卜、沤萝卜。嚓萝卜是把萝卜洗干净,切片以后晒干,晒到半干,收到坛子里面压紧,吃的时候加点油盐炒,有点酸有点甜,由萝卜的干湿程度决定它的酸甜程度。甜萝卜就是生萝卜切片或者切丝晒干储藏,吃的时候加点水煮熟,就和鲜萝卜的味道差不多。沤萝卜就是把萝卜条晒到半干,拌些盐和红辣椒粉,加入坛子里面,放一个星期就可以吃了。如果是现在呢,能加点麻油,加点味精,做下饭菜,下稀饭是棒极了。
大白菜也是一样,到了春天,把它砍下来,晒蔫儿,洗干净,晾到半干切碎,用坛子压紧,也可以收藏很久。
再就是瓜菜。丝瓜、苦瓜、南瓜、冬瓜。在屋前屋后田边,秧了很多的瓜苗。
最多的是蕹菜,每年要种很大一片田的水蕹,从五月开始一直要吃到下霜。这种菜不用很多的油,夏天吃了凉性,基本上每天都要吃,每个人都差不多一斤。一煮一大锅,小孩子有些吃腻了,不喜欢吃,父亲就分配给每人一份,都要吃掉。
再就是豆角也种的很多,田边土坎上都种着。摘回来拌到饭里面当饭吃。
丝瓜基本上是每人一条,种的多,肥料多,结的也多。再一种大路菜就是芋头,每年都要种几分地,这种菜只要肥料多,产量很高,利用率也高,根茎叶都可以做菜。芋头在我家都是当饭吃。父亲说,一园子辣椒吃掉一仓谷,一丘(田)芋头省一仓谷。芋头种好了,一亩可以收上万斤。一餐吃一斤芋头,就不用吃多少米了。我家每年都要收好几千斤。那个时候没有人买,都是自己把它吃掉。
芋头的茎叶晒干以后,放入坛子,加点辣椒都挺好吃,芋窝子是很好的菜。每年都是晒谷一样,用晒簟晒。
(博主:租田种的佃农,稻谷七成要交租,主要靠田里种的冬作物和田埂上种的瓜菜提供食物,农村人口如果没有土地(无论自己的或租种的),必将是挣扎在生死线的赤贫,如博主母亲家。)
(三)养猪养鸭 杂粮当家
父亲做事计划性很强,不论什么事儿,他要想得很周到才行动,从不盲目行事。首先在家庭的生产、生活安排上,种多少地,要多少肥,种什么品种。种多少杂粮,多少绿肥等等,都计划得清清楚楚,生产安排上总是衔接得紧紧的,有条不紊,一家大人小孩各司其事。天天有事儿,从无闲暇。
养猪的讲究,比如养猪,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很有讲究,既要避免进货时的高价,也要考虑饲料供给的季节变化,一般是春天买小猪,上半年小猪吃的饲料少。以青饲料为主。主要是插红薯以后,红薯藤生长快,极嫩,猪也喜欢吃,不喂粮食也长的很快。到秋天以后,猪的身架子已经很大了,只是不肥,这个时候粮食、红薯已经下来了,猪吃红薯最长膘,两三个月就可以增长100多斤。
通常我家都是养两头小猪,小猪有个伴儿,吃食时互相竞争,吃的快,吃的多,长的也快。另外,下半年我家收的红薯多,小红薯,挖破了的红薯,还有平时扒下的红薯皮,一头猪吃不完,大部分时间都是两头猪。也想过养母猪,主要是房子太小了,地方不够大,猪太挤了,容易生病,养过几次都没有成功。就主要是以养肉猪为主。
养鸭不养鸡,我们家四周都是水田,最适宜养水鸭,过去每年只种一季水稻。鸭子只有在插秧时半个月不能放养,其他时间都是自然放养,家里每年都会养五六只,要的饲料非常少,每天只在傍晚鸭子归家的时候喂一点点轶谷子(瘪稻壳)就可以了。冬天可以把红薯切碎了喂鸭子。一只鸭子一年可以产100个左右的蛋,这是我们家主要的荤菜来源,来了客人就炒鸭蛋。春天是产蛋的高潮,新鲜的吃不了就做成皮蛋,等伏天或者冬天鸭子不生蛋时,就吃皮蛋。
父亲不喜欢养鸡,鸡的活动范围小,总是在房子的周围活动,喜欢啄菜苗,又到处拉屎,不卫生。我们家房前屋后到处都种的蔬菜,没有空地让鸡活动。除了母亲怀孕要生小孩,会喂几只母鸡下蛋,给月婆子吃。再就是左邻右舍有个生小孩或者生病时,要送几个鸡蛋表示慰问。这是农村最普遍的现象,所以完全不养鸡也是不行。
千棕百桐,那时候棕是很值钱的经济作物,是制作蓑衣、做绳索的主要原料。我家周围栽了很多的棕树,每年都要剥100多斤,值200多斤谷。棕树不占用土地资源,都是种在不长庄稼的硬土上。农民有句俗话叫‘’千棕百桐,子孙不穷‘’。它不要施肥,又不要管理,每年可以剥两次,一棵树可以剥两斤以上的棕。
红薯当家,我家红薯是很多的,每年都在万斤以上。尽管多,他也不让有任何一点浪费,从挖红薯开始,如果挖破了的也要捡起来。有的红薯长地长地下太深,挖的时候挖断了。也一定要把底下的那一段挖出来,哪怕只有一寸长。红薯兜子上,筷子大的根蒂儿也要拔下来,用来喂猪。别人家地的红薯收完以后,总是叫我们小孩去检一遍,因为挖红薯的时候,总有些红薯会被泥土盖住了,下一场雨以后红薯就露了出来。我们家的地是不可能有这种现象的。
红薯收下来以后,完整的好的就藏于地窖,破的就剁碎晒干成红薯米。先吃破的,不让有一个红薯烂掉浪费。所有的杂粮我们从来不出卖,都是自己吃,节约稻谷。当时是400斤红薯换100斤稻谷。自己吃400斤红薯就等于节省100斤稻谷。只有小麦可以卖,当时小麦比稻谷的价格高,麦子没有专门的设备磨成面粉就不好吃。
红薯到春天播种时,价格就涨了,200多斤可以换100斤稻谷了。主要是红薯冬天的保存很难,会烂掉不少,所以价格比较高。
由于计划周密,我们家很少有上半年青黄不接时断炊的时候,总是提前备好了粮食,如果不够,就压倒一切的开支,先把吃的准备好。
(四)精打细算 量入为出
粗细调配,在生活上更是周密计划。每年秋收以后,他都要仔细的计算收有多少粮食,有多少杂粮,能吃到什么时候,如果不够,就要考虑多种春收作物,如小麦、蚕豆,冬天的荞麦,如果还不够,就要趁秋收粮食便宜的时候买一些补充。
定量供应,后来耕种的田多了,粮食也收得多了些,他就控制每月只能吃多少粮食,能结余多少。每一餐的定量标准,大米的量是固定的,冬天是一餐一升米,差不多两斤,其余就是红薯,来了客人只是增加一些红薯,客人吃米饭,自己家人就吃红薯。他总是说,节约要从扮禾开始,你要从仓里面的粮食是满的时候开始,等到你吃完了仓里没米了再节约就迟了(作者后来加了一句,锻炼身体要从身体还健康的时候开始,等到身体垮了再锻炼往往迟了。)
量入为出 和粮食一样,像油类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仔细算过,根据收成计算的每天的定量,吃从来不会到断档。因为即使量少,也是平均吃,就不会有断粮断油的事。
这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宝贵的生活经验,无论贫富都需要,有的人家总是以为有,从来不考虑无。他的座右铭是,长将有时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从不搞寅吃卯粮。
大跃进搞公共食堂的时候,说是敞开肚皮吃,父亲很迷惑也很心痛,那不是中国农民的天堂。
他跟我们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家人,粮食并不缺少,但是这家女主人每餐做饭时,总是从量好的米中抓一把出来放在旁边,少了这把米吃饭的时候也没有感觉到少,天天如此。有一年大旱,粮食欠收,男主人很着急,女主人就安慰说,不用急,女主人就把以前每顿抓下来的一把米积蓄拿出来,够一家人吃半年的。
一碗剩饭,父母亲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持家,能一升只煮九合。父亲还要求每餐都要剩下一碗饭,放到下一顿的米中一起煮,说是可以多出饭。听起来好像没有道理,事实上,因为这碗饭煮了第二次,增加了膨胀度,看上去是多了一些。二是加了一碗剩饭,煮的饭就没有新鲜饭的香,吃起来口感差了。但是贫困人家不是要求味道好,而是要求能吃饱。
(五)渐入佳境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家庭的情况开始有了好转,一方面是孩子们大了,尤其是姐姐能帮着做很多的事了。二是经过近十年的劳作,家里基本的农具都已经具备,租种的地也逐年增加。46年祖父把一头小牛送给了我们,喂大以后,大大地帮了父亲,还可以帮别人犁田。小孩子虽然多了,但是大的小的总是能做点事儿。由于省吃俭用,开始有了结余,可以作为租田押金,收到一定的利息。
到四八年春,我14岁半,读完了初中两年,就没有上学了,已经是大半个劳动力,用牛的工作我都会干,只有体力的事情,父亲做的比我多。所以种的地就更多了,已有将近30亩。两个妹妹也能帮很多事儿了,家里的很多事儿都能够照顾到。
万斤粮 这个时候每年能收到近5000斤粮食,红薯1万斤左右,还有各种杂粮,麦子,一年也能收近千斤。全部折成成稻谷。每年有将近1万斤粮食。每年自己用粮食大约8000斤,这样年结余能够结余一到两千斤。到四八年秋收以后,已经有押金何鹤仙3500斤,何秀章2500斤,何德华3000多斤,到这一年的冬天,何德华又向我们加押了1000斤,等于有4000多斤了。总共押了一万斤,都是在1946年以后几年时间结余下来的。
谷麦满仓 四九年秋收时已经解放,所租的地都实行了减租,只有25%。何鹤仙、何季章的本来就没有租金交了,何德华因押金多也不用交租。公产有苏奚公和星子山两家,不要交租了。那一年,政府交税征粮750斤,剩下的几乎都归自己了,稻谷就收了一万多斤,还有红薯、杂粮,堆满整个房子到处都是。
房子扩建 父亲计划盖房子,因为人多,孩子们都大了,原来的三间旧房子已经不够用。月山这个地方是萧家族上的墓地,原来是不准盖房子的。土改以后,分给了我们家,父亲就有了盖房的打算,从五零年开始买材料,主要是木头。起初还不敢动手,主要是担心新政权是否稳固,因为有二七年的教训,到五四年才开建。父亲建了三间新屋,都是按瓦房的材料建的,但是屋顶还是盖的稻草,主要是瓦厂离我们家比较远,父亲舍不得请人运。这个时候我已经到城里去了。房子修好了,夯土墙比一般农村房子高不少(我印象到屋顶可能有七八米),三间房可以顶六间的用。
(六)好景不长
五零年春天实行土地改革。我们分得了土地,加我们原来自己的共有七亩地,原来租种地主的20多亩田没有了,总耕作面积少了很多,有力无处使,总收入也少了(编者:以前没有体会,大集体对个人主动性的限制,30亩地的生产力限制到七亩)。但是由于这七亩田都是多年来自己种的熟地,加上种的田少了,肥料就相对充足,因此产量比较高,一年能收的稻谷还是有将近5000斤。前一年49年丰收的粮食,基本上得以保存了下来。同时,由于现在耕的地亩少了,牛用不着了,所以到五一年,就把耕牛卖了,买回一头小牛。
五五年开始搞合作化,我家养的牛块头很大,功夫又好,有一点不想入合作化的股,又把牛卖了。五六年搞合作社,五八年搞人民公社,这是苦难的开始。我们家从原地搬出去搞大集体,公社食堂吃大锅饭,把家里面所有的粮食、农具、家具都集体了,几个月以后坐吃山空,老百姓开始挨饿,五九年开始,有些地方有人饿死(很难理解河南信阳的做法)。
1958年6月14日,刘少奇与全国妇联党组谈话,提出了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意见,要求在农村大办公共食堂、托儿所和敬老院。这是我们看到的国家领导人关于公共食堂问题的最早谈话。
7月12日,新华社《内部参考》刊发了湖北省粮食厅工作组《农业社办食堂对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有很大促进作用》一文,介绍了京山县八一社办食堂的四大好处,毛主席看到以后,于7月14日批示陈伯达在《红旗》杂志发表。8月1日出版的《红旗》第5期全文转载。这是主席关注食堂问题的第一个记载。
----摘自:一个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兴衰—公共食堂和《食堂报告》(1)
编者:回顾历史,农民最大的悲哀是完全没有选择。地多人少的地方,劳动力缺乏的家庭,集体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帮助困难家庭。但是农村工分制(正劳力12分,妇女10分,半劳力8分)抹去了劳动者的效率差异,事实上抑制了劳动者的发挥空间。同样,小岗村以后,又一律解散,个顾个单干。很多经过二十多年集体化有了一定积累和经验的农村经济,又丧失了机械化、工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大集体是保持凝聚力、维持社会相对公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的功利社会又漠视公平与正义。效率与公平、个人和集体,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选择,可惜的是中国农民从来没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