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描述完此刻的心情,刚刚看完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是激动嘛?猝不及防的拿起笔记本记录下思绪;是震撼嘛?只有在古典音乐的衬托下,我才可以在键盘上输入字符。我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果有人问我,对我感触最深的电影是哪一部,我想我都会回答—《辛德勒的名单》,一部因为名字被自己误解和错过的电影,上映于1993年。
说震撼与激动,是因为电影的3小时给自己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共振,以及对人性的探讨。甚至也感受到《我不是药神》这个角度也许也是在致敬这部电影。其实说致敬,有点偏颇,两者都是有真实事件的来源,只能说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欧洲,人性中某些共性都是一致的,人不是非好即坏,而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是在极端的环境下,也许谁都不会表现出来那一面。在此刻,心里想,论信仰的重要性。
写观影总是要提及一点影片的故事和剧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是和你一样看过有共同的想法,我不想借用这部电影的简介,“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辛德勒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佣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目睹这一切,受到…””因为如果是我看这个简介,也许我根本不会去看这部电影,甚至连名字都会误导我,是一部关于“辛特勒”的故事嘛?我并不是很感兴趣。我想我对这部电影的定义是此篇最后的那句话“谨以此片献给在二战期间被夺去生命的六百万犹太人”,如果你想了解人性的复杂和得到一部分救赎,你不能错过。
电影很长,满满的3小时,串了二战6年(1939年-1945年)的一些情节和“故事”。在这里,其实并不是很想称作”故事”,因为在当时,那6年确实是真实的新闻事件,只是现在演绎出来了,也许电影选择3小时,只是刚好叙述到战争结束而已,然而生活和故事却还在继续发生。
斯皮尔伯格导演用自己的镜头感,叙述了犹太人的意志、德国人的精神,影片直到最后才是彩色的,前面2个小时50分钟都是黑白的(片中有一个被屠杀时,红色小女孩的镜头除外,我想那是导演给的一丝希望吧)。也许是想真实还原那个年代的场景,因为整个人性的扭曲,这和中国的某些历史何其相似,只是中国没有这样的记录者和讲述者。还原历史的面貌,让后人警醒和思考,而不是藏着掖着,过去发生什么,是教科书上讲的那些篇章。如今天再看到报道朝鲜战争的魏巍写的那段话“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年炕上梨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年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年坐到办公桌前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倒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之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中国,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学。
不是抨击现在的影视环境,因为国家不乏苦难的历史,但却成为被误解诟病的90一代,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接触祖辈和父辈的故事。让我们长成让人担忧的90后和00后,是刻画故事的人太少,那些被神话了的抗战剧也许只有我爸才愿意看。
絮絮叨叨,到现在都没有写电影,写片段,是因为我是被电影的整个精气神给震撼,为斯皮尔伯格镜头下展示的每一位普通犹太人所遭受的命运而落泪,我也相信,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看完这一部电影后的中国人,应该都会对那一段历史痛惜、对犹太人的团结,聪明钦佩。回到我的祖国,因为你我皆为中国人,我们所处的舆情环境就是我们目前的文化状态,我是有担忧的。以下,几个发生在电影故事的片段,致敬:
以下片段发生在德军准备血洗克拉科夫地区被隔离的犹太区居民。
关键词善良: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在德军进驻医院屠杀之际,医生调制了剧毒,让每一位在上一秒还在被救治的病人服下,让他们不要那么痛苦的离开人世,免受纳粹德军的屠杀。在这个时,医生让病人服下剧毒,这是一种善良。
关键词勇敢:在屠杀之际,一位小男孩被德军委派查看一栋楼房是否还有被漏杀的人。小男孩看到了邻居母亲,正在把自己的女儿藏在阁楼的地板下,地板内的藏身地方太小,自己暴露在外,小男孩勇敢的对准备靠近的德军说“这里已经没有人了。”
关键词聪明:纳粹德军枪杀集中营的犹太人没有理由。在一排犹太人被德军审问谁是偷鸡的那一位时,也许就是德军的一个玩笑,就是想任意的杀戮。被安排站成一排当作嫌疑小偷的犹太人,等待他们的是被德军屠杀的命运,因为原本可能就没有偷盗,无人承认。德军举行了枪,就在枪杀了第一个犹太人之后,一位小男孩站出来了。说刚刚那位被枪杀的就是小偷,这样的举措,让德军暂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关于爱情:这么沉重的生存环境,关于爱情应该只有那么一点点。一位是深深被人性黑暗面遮挡的纳粹集中营的将军头领,一位是自己指派挑选做女佣的犹太女人。德军将领虽对她有那么一丝丝爱慕,但他也无法跨越种族文化,喜欢不得说,甚至是不能有喜欢的念头,因为,在那样的人性中,喜欢一位犹太人是罪恶的。
关于人性的救赎,电影的主人公希德勒。影片的最后,战争结束后,一千多犹太人向马上要面临被通缉而不得不逃亡的希德勒致谢,因为他用他开设工厂的理由,让一千多名犹太人免受死亡。面对工人们的感谢,此时影片的一幕是他在哭泣,哭泣的对大家说,恨自己没有保护更多,明明当时是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自己没有把钱任意花,他应该可以用钱向德军将领赎下更多的犹太人。这种关于人性的描述很有立体感,因为一开始他开设的工厂并不是为了救赎,而是为了赚钱,就像我不是药神里徐峥演的程勇,一开始他卖药,也是为了赚钱,他还有有病急需医治的老父亲,只是越走到后面,人性中最柔软的地方慢慢展开,才有了接下来的一系列举动,救赎,人性中最柔软的地方开了花。
我觉得这些就是信仰吧,柔软的是生命,坚硬的是死亡,看完以后,我也会选择去相信点什么,虽然还是那么模糊不清,但是那些被刻画的善良、勇敢、机智的画面将会一直存在我的生命里。写到最后,看着窗外,夜幕降临,点点灯火阑珊。用影片里史登对辛德勒说的一段话结束这样一个观影体验:
这份名单代表着至善
这份名单…就是生命
名单的外围是一片美丽的海湾
--写于34楼的高空夜幕降临的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