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我照例自然醒来,来到书房拉开窗帘一看,外面黑漆漆的一片昏暗。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小区里坑坑洼洼的地面积了深浅不一的水,呼呼的北风从阳台上吹过,声音好吓人,我被冻了一下,打了个喷嚏,怕吵醒家人,赶紧用衣袖捂住口。
冬天不愧是冬天啊!还真冷!
每天的这个时刻,我都会先出去晨跑一圈,再回来给孩子们做早餐,然后去上班。
春、夏、秋三个季节还都挺舒服,可现在有点难熬了,冬季注定是不好受的,又阴又冷,尤其大清早的,能有动力钻出温暖的被窝就不错了,更别提这两天还都阴雨绵绵,雪上加霜!
我开始犹豫了:好冷,到底是去跑还是不去跑呢?要不算了吧!反正少跑一天也没人知道,这个每天运动的计划是我给自己制定的,也没有任何人监督,多跑少跑,跑了还是没跑,全凭自觉。
正想放弃时,脑海中的另一个小人仿佛在说:“怎么可以这么轻易就认输呢?如果不完成,干嘛当初还花那么多时间来制定这样的计划?”
停顿片刻后,我顺手拿了件运动服穿上,出门了。
路上,风吹得脸生疼,我裹紧了衣服,开始绕着小区,伴着保洁阿姨扫地的“唰唰声”慢跑起来,可能太静,那声音格外响亮,每天清晨,她们都是最早一批开始工作的。
当我跑到中心小花园时,看到熟悉的“紫衣大侠”小雅了。
小雅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因为老爱穿一套紫色的运动服晨跑,所以我叫她“紫衣大侠”,她在市中心的CBD上班,和我同住一个小区,每天清晨,她也都会先来晨跑,然后再去上班。
小区早晨跑步的女孩本来就不多,这一来二去打过几次招呼后,我们渐渐熟悉了。
我问小雅:“天气这么冷,还以为你不来跑了呢?”
小雅对我笑笑:“这天是挺冷的,但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可不行呀!”
我开始为早晨自己差点退缩感到脸红:“嗯,那是……”
小雅继续和我一边跑一边分享她的故事:原来她们公司上班的同事们大多都去得比较晚,因为早起晨跑的好习惯,她不仅身体越来越好,而且锻炼完吃好早餐,她每天还是第一个到公司的。
她看到办公室地上脏,就主动打扫一下;
看到饮水机还没有开,就先把插头插好、电源打开;
领导工位的垃圾桶满了,就主动拿去倒一下。
……
然后再回到自己整齐的办公桌前,开始一天的工作。
很多时候,等领导和同事们来到办公室时,小雅已经完成很多工作了。
最近分公司开业,需要从总部调几名得力的助手过去,小雅很幸运地被领导推荐了,而且去分公司还升了职,薪水也涨了不少。
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和我一边讲一边微微地笑着。
我说:“祝贺你!这么棒的女孩,领导不推荐你还推荐谁呀!”
回头想想,小雅无论刮风下雨,都能准时出来晨跑,我所感受到的恶劣环境,于她而言,并无不同。
但有时我还会有点犯懒,而她,却一次也没有退缩。
这哪是什么真的幸运?
其实这些幸福和运气的背后,是小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极其自律。
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
优秀的人,早已将自律变成了一种习惯。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不是买彩票中几百万,而是日复一日地坚持一些见效极慢、执行起来极苦的优良习惯。
睡觉,还是早起晨跑?
收拾整齐,还是混乱迟到?
这小小的生活细节里,包含着我们的人生选择——放纵,还是自律?
谁不想一头倒下睡大觉?不想享受当下松懈带来的短暂愉悦?
给自己设定目标,克服阻力、付出代价去实现,本身就是件对抗人性的事。
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正是因为自律,我们才获得足够的收益和机会。
当自律变成了习惯,会反过来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变得更加强大。
李笑来也曾说,七年就是一辈子,如果我们以七年为一个时间段去计算我们的人生,那我们每个“下辈子”就是对“上辈子”的检验。
如果你选择在“上辈子”死瞌、自律、努力,那你的“下辈子”的起点就比别人高出好多;如果你选择在“上辈子”晃荡度日、得过且过,那你“下辈子”的起点会与“上辈子”没有太大差异。
未来过得怎么样,都取决于现在怎样状态的你。
著名心理学医生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早年喀山世锦赛前,孙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我7岁下水,平均每天游三千米;12岁成为专业运动员,平均每天游一万三千米,7岁到现在,我至少训练了五千天,地球一圈才四万多公里,这样一算,我已经游了一圈多了。”
现在26岁的他已经被视为老将,加上荣誉等身,常常被追问何时功成身退,但他正式对外表示,至少将要游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
孙杨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我,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初心,无论取得过什么样的成绩,还是依然可以保持起初那样的训练状态,作为一个运动员,接受并战胜身体、时间的限制,日复一日地训练,提升,不容易,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自律和好心态,孙杨才能一次次刷新记录,获得金牌。
同样的,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八枚金牌创造了历史奇迹,和“鲨鱼”一起游过的菲尔普斯在一次次训练结束后,虽说自己的双腿酸软得就像煮过了的意大利面,加点儿番茄酱就可以拌拌吃了。
但在他里约复出之战广告片的Slogan还是“Rule yourself”!
他在他的自传《水面之下》中谈到:“从雅典到北京,这四年我只休息了两天。”
是的,四年,只有两天。
正是在这样外人看来极其严峻和残酷的训练和自律下,他才成为了世界游泳史上非常了不起的运动员。
夺取金牌是每一名优秀运动员的目标和梦想,但没有日复一日艰苦的训练,又怎会拿到?
就像电影《摔跤吧!爸爸》里说的:“金牌又不会从土里自己长出来……”不付出耐心、爱心和毅力,哪能坐享其成!
想要比平凡的大多数人有更多的收获和成就,就必须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日复一日,积少成多,由量变产生质变。
我认识的一位作者,大学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小有名气,不仅自媒体运营得有声有色,成为了很多平台的签约作者,还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很多新人作者都羡慕他运气好,羡慕他的粉丝那么支持他,羡慕他能够出书。
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年轻有为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他没有成名时,在某网站上更新小说,一天将近一万多字的输出,为使文章更好,还要不断的修改,写过的废稿堆起来都差不多有他高。
除此之处,他每年还要求自己要阅读超过100本以上的书籍,他说没有好的输入就输出不了好的作品。
都知道阅读和写作是极其枯燥的,但他在还没有任何光环的情况下,就这样一个人默默坚持了很多年。
他用这样极其自律的方式要求自己、死磕自己一两年后,慢慢才将自己的文笔磨砺得极为熟练。
后来他不写网文,转型写新媒体文章,一篇两三千字的文章轻轻松松信手拈来,他原本就在文字上颇有天赋,后天又肯努力,出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不信这样的人不会成功,他们的成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幸福与运气的背后,是看不见的自律。
平常读名人传记,我发现那些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个共性:那就是都极其自律,用非常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慢慢磨炼出自己很强的综合实力。
她们对自己都下得了手,特别狠,还特别美。
早年在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留学的宋美龄女士,就是主修英国文学、兼修哲学,选修法语、音乐、天文学、历史学、植物学、英文写作、圣经史和辩论术,还在佛蒙特大学选修过教育学,她成绩优异,热爱体育,几乎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典范。
优秀的女士们学识渊博、容颜亮丽、身材姣好,但她们不会告诉你,在别人散漫时她们如何用功,也不会告诉你,她们跑了多少公里路、流了多少汗、扔了多少双走坏的鞋……
她们都是狠角色,尤其对自己。
只有十分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一位专家也曾说过,一个人每天都应该有两三个小时是完全空出来留给自己去投资未来、提升能力的。
这两三个小时,我们应该避免一些消费时间的行为,专心投入到自己想学习的那些内容,或是一门语言、或是一门技术、又或是一项健康的运动。
去践行一个对自己有益、能给自己带来成长和蜕变的行动,才最有意义。
别人看不到的你所有的努力,在日后都会成为你幸运的基石。
你埋下的种子会在将来某个不经意的时刻,送给你意外的惊喜。
本文首发于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转载请加微信 fushunamei
我是简书推荐作者sunny,成长中的两娃辣妈,我会将我在阅读、学习中所见所闻的收获与你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