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越雷池一步”,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越过某一界限。多指保守、拘泥,或让敌人胆寒,不敢进犯。也作“不得越雷池一步”。
【不敢越雷池一步】
雷池,古地名,在今安徽望江县南,池水源自大雷水,东入长江。
早在三国时期已经有了雷池的称呼。《太平御览》(六十五卷)引《孝子传》:“孟宗为雷池监,作一器以遗母,母不纳。”
“不敢越雷池一步”,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越过某一界限。多指保守、拘泥,或让敌人胆寒,不敢进犯。也作“不得越雷池一步”。
词语出处:
《晋书·廋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东晋成帝时,庾亮任中书令,执朝政。他为了防备西部边境的敌人侵犯,推荐温峤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加强防务。
温峤上任不久,庾亮得到了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谋反的报告。原来苏峻纠集亡命之徒,早就蠢蠢欲动了。
庾亮自作聪明,想骗苏峻离开历阳,到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来做大司农。大臣们都以为这办法不妥,温峤也写信给庾亮劝阻,但庾亮不听。苏峻果然非但不愿到京都去,反而由此看出朝廷对自己起了疑心,于是造起反来,发兵攻向京都。
温峤得知苏峻反叛,立即号召部下将士,秣马厉兵,打算从水路进入建康,护卫都城。
庾亮对于苏峻叛兵估计不足,写信给温峤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我担心西镜的敌人更甚于苏峻叛兵,你务必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到京都来。
庾亮叫温峤“无过雷池一步”,在战略上是错误的。
苏峻攻势凶猛,很快逼近建康,庾亮指挥晋军迎战,被杀得大败,京都失陷。
心怀内疚的庾亮投奔温峤。温峤并不责怪,请他守卫白石的营垒,自己则加紧操练水军,准备与苏峻叛军决一死战。苏峻派了一万步兵,从四面包围白石,拼命攻打,庾亮手下只有两千人,渐渐支持不住。
庾亮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挥刀猛冲。晋军受到激励,愈战愈勇,终于杀退了叛军。庾亮见叛军败退,大喝一声,率晋军冲出营垒,紧紧追击,斩杀数百名敌人,获得大胜。
最后,庾亮、温峤等人终于杀掉苏峻,平定叛乱,弥补了因“无过雷池一步”战略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后来就用“不敢越雷池一步”表示不敢超出一定界限和范围,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敢创新。
如秦牧《独创一格》:“是用来批评那些已经学习了很多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艺术手法上陈陈相因的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