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了这么多年镜子,最近在听了吴伯凡老师在认知方法论论关于镜与灯的阐述后,在去凝视家里的镜子,感觉是那么陌生。
镜中物亦真亦实
我们照镜子,以为我们相信镜子中的自己是真实的自己,镜子里面的影像不会因为我们心情好坏而有所变化。王后之所以要毒死白雪公主,就是因为她每次照镜子的时候,魔镜都告诉她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不是王后,而是白雪公主。由此又有了引申义,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就像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污垢,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可以指导我们去改正。
镜子在古代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叫“鉴”,现在我们所说的“鉴宝”,“鉴别真伪”,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意境下,镜子就是一个帮你看清真假的工具。比如照妖镜,在凡人之眼难以看清的时候,镜子可以告诉本质,可以告诉你真相。
另一方面,镜子中的物体又不是真实的。我们在中学时都学过,平面镜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为什么是虚像,因为这个像你摸不着,无法触碰。从这里又引申出了镜子的另外一层意思,假象。比如我们常说的“水中花,镜中月”,看似美好的真真切切的形象,背后其实是虚无。
因此,镜子其实是一个矛盾体,它既帮你发现真相或者真理,同时又在提供幻想和假象。
镜子可以是一种心法
既然说镜子在帮我们辨别真伪的同时,又在提供幻想,那么在这种真假难辨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自处呢?
庄子老先生说,“圣人用心若镜,应而不藏”。圣人的心就像镜子一样,你来了,我就显现,就映照出一个东西;你走了,我的心也不会留你。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不为外动,心如止水。
镜子是求真的工具,又是制造幻想的工具。在真假难辨时,要有像镜子一样的心法,可以把真假好坏都能容纳进来,但是又不会存留它的状态。
哲学与科学是镜子吗?
很多时候被问起为什么要学习时,我总是回答,想活得更明白一些。不自觉我就把学习哲学科学的目的看成了,为了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而镜子的一个功能恰恰也是辨别真伪,好像科学和哲学的作用与镜子没什么不同了。
然后,杜威告诉我们说,不对的,哲学科学的使命并不是求真,而是求存。它是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一个工具,我们会依据这个工具制定一些行动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与世界的工具并没有什么关系。
认知也是求存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从来不会等所有的认知齐备了才去生存,也从来没有人先学会了游泳再下水,也不是先学会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所有手段,才来到了这个世界,而是来到这个世界后逐渐学会的。
不管是对镜子的理解,还是对哲学的解释,本质上,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这个世界的真相,而是为了更顺利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