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这个人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庞杂而又充满焦虑的时代,我们都会出现失迷或困惑,会在尝遍生活之苦后感慨,自已过得为何如此悲惨?会在屡屡碰壁后抱怨,自已为何这么倒霉?那么,不妨跟着塞格利曼一道,与积极的心理学之父一起,用手触碰一下《真实的幸福》。
每个人的幸福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幸福的人不仅寿命更长,而且更容易得到爱情婚姻方面的满足,那么,如何让自已变得更幸福呢?作者塞格利曼告诉我们:真实的幸福来源于发现自已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它们。他为大家分析了六种美德具有较强的普世意义,它们是智慧和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而接近任何一种美德都会让人获得心灵上的满足,获得24种前所未有的优势感,那不是来自过上富足生活的感官享受,而是长久回荡在心中的意义感和满足感。
通常而言,我们认为幸福感很强的人是那种不会考、神经大条、没心没肺的人。其实不然,当我们处于积极情绪时,我们更容易社交、创造力更强、更容易接爱不同的想法的经验。所以说,幸福感很强的是人心胸宽广,积极乐观的看待生活,对一切看的很现实,但又不强求,它更人的一种状态、心境、生发于内心更深处。
我们幸福与否,一半是由不可控的基因所决定,另一半由诸多可控的因素决定,所以说很多幸福的特质是可以通过长期的改变来实现的。而对幸福的适应就是限制幸福感的提升的一个因素,当我们很穷的时候,得到一点钱就会提升很多幸福感,可是当我们习惯了这些钱的时候,幸福感也就消散了,于是我们需要更多的钱来获得同等幸福,最终寸无法满足我们,只能去追求尺,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得寸进尺,而要保持好的状态则应当是知足常乐。
还有生活环境对幸福的的影响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如金钱、婚姻、社交、消极情绪、健康、宗教。但不管如何,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满意度都会大不相同,但无论谁对谁错,不能对过往的美好心存感激,对过去的不幸念念不忘,这会是我们无法得到幸福的追魁祸首,只有正确的面对以住的经历,心怀感恩、宽恕别人,才能保持愉悦的心情,满意自已所拥有的一切。
俗话说得好,快乐一天也是过,难过一天也是过,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每一天都过得积极幸福,去追求真实的幸福和美好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