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训练营第十五期第二课作业:
选择一部你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描述自己喜欢的理由。
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当属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提起这本书,首先想起“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而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年纪理解也不一样。
和《围城》的关联可以追溯到5岁,那时候的认字数和理解力肯定不足以读原著。但当时刚好电视里正在播放同名电视剧,别的印象不深,我就学会了一句台词,还是方鸿渐最后落魄时的“豪言壮语”——“我方鸿渐不是好欺负的”;这句话我立马活学活用,用到了幼儿园里释放欺负人信号的小朋友身上,当他们再次拉帮结派试图孤立人的时候,我脱口而出“哼!我XX不是好欺负的”。可以说,这时的《围城》对我来说,充当的更多是语言启蒙的角色。
青春期,我第一次拿起这本书,里面犀利的笔触、黑色幽默的字眼瞬间就把我吸引住了,那种对于语言的应用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种种匪夷所思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感慨作者对人性的洞察之深。记得初二那整个暑假我都靠着这本书“解闷”,迫不及待跟着作者看“方鸿渐”从初期的玩世不恭到后期的谨小慎微、从当年的志得意满再到后面的寄人篱下,从最初的刻意迎合再到最后的无奈落魄;那种心理落差着实很大。15岁这一年读《围城》,正是对一切都充满了憧憬,但我也顺便认清了一个模糊的现实——社会不是童话故事,根本就没有完美的“白马王子”等你,更多的是“社会人儿”。
再然后,到了22岁读研,为了给自己“补补感情上的成长课”,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想看看钱钟书老人家是否已经指了明路——“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这让我又重新燃起了“斗志”,看周围到底有多少“留着空白等待我”的人;很遗憾,人还没找到,我又看到他老人家给尘世的痴男怨女“泼了冷水”——“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那种种期待与失望交织的感觉,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28岁,我终于不再“纸上谈兵”,真正迁徙进入到了这座“围城”——真真的“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结束一个人的生活,努力想要往城里看看两个人是怎么生活的——这时候,钱老先生的那句“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OK,婚前都有“藏着掖着”的地方,婚姻就是让我们现出“原型”的时候。不过这不是“围城”轰然倒塌的时刻,而是重建开始的时候。
现在,我35岁,七年之痒的念头,还好并没有感觉太“痒”,没有了初“进城”的好奇和担心,反倒觉得“围城”里的日子正慢慢变成一种状态:我们在围城里望着彼此,也看着城外来来回回犹豫不决的人和其他城里的人儿,坚持给自己的城添砖加瓦,让它更加坚固,抵挡外面的风风雨雨。因为,围城,只有建造这座城的人,才知道这座城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