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做的:我对《恋情的终结》进行了全方位的数字分析。我整理了其中角色的数量,整个故事跨越多长时间——这很难弄清,因为小说中除了正在发生的情节还有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我统计了书中出现了多少个城市,多少间房间,高潮发生在什么地方,格雷厄姆花了多长时间为高潮做铺垫。"
摘自《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
看到这一段时脑中浮现的是自己考试复习的场景。捧着5年高考,3年模拟,在那奋笔疾书,一边做题,一边琢磨,希望可以参透其中奥秘。
原以为这种方式只有在应对各类考试时才会被使用,没想到写作也可以使用。而且大作家最初写作时居然就是使用的这种方式。
内心狂喜,信心倍增,原来写作如此简单。这让自己重新认识了写作这件事情。
自己是谁,那是不知道使用了多少次这种方式经历过多少考试的人了,难不倒我。
于是赶紧在网上买了自己最喜欢,也是最崇拜的小说作家顾漫的小说集,开始了自己的备考之路。
刚刚买过来不久,正在阅读的是《何以笙箫默》,一是因为这是自己最喜欢一本,二是因为这就是自己想要创作的小说风格样式。
读了将近有一半了,再回头去看自己写过的一点东西,真是不堪入目,怪不得签约被打回来。在此对看过我书的读者表示道歉。
精读之后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知道了小说的排版,一个意思表达完这一段就完了;二是知道了小说用词,原来可以用这些词来表达这个意思,使得小说生动有趣;三是环境背景描写以增强读者代入感,不能一顿叙述。
我打算读完一遍后再读一遍,就以看53的方式读,每次读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