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高考热潮,在每一年的六月都残存着余温。
仿佛每年的高考都势必会落一场雨,也许,冥冥中上天的用意就是为了平抚每个人心头最后的燥热。转眼过去了六年,六年前的那场雨在记忆里却依然清晰可见。
高考前一天去考场踩点,我们坐的大巴一路畅通无阻。刚刚下车,车门底下便是一湾巨大的水团,一脚踩下去,溅起的泥水把裤腿弄湿了。等找到自己的考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提前感受那无声战场的硝烟,喇叭里犹放着李宗盛的《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此刻才意识到,打完这最后的一仗,便是各自天涯。
那振奋人心,又听得叫人忧伤的旋律始终在脑海里回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那段日子过的井井有条却又压抑的叫人窒息。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
作为一个理科生的我却从没有过一个理科生本应有的科目自信,漫天的数学卷子一次次挫败着我的自信心,而唯一有点优势用来拉分的语文和英语在理科班中却并不值得骄傲些什么。于是,我常常想起高一分班时前语文老师让我改选“文科班”的劝说,那个晚自习,他走到我桌边轻轻敲了一下我的课桌,让我去到走廊外面。他扶着栏杆,问我:“你有没有考虑一下选择文科?到我班上来。”那时候的他只是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他带两个班,亦是另一个班的班主任。
那晚的天空挂着零星的几颗星星,我正对着栏杆外灯火中的一片黑色,有夏夜的风吹来,拂过我的发梢。我对着满怀期待的他摇了摇头。
时隔六年,语文老师那番诚恳的劝说,那满是期望的眼神依然深深刻在脑子里。
我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却还是选择迎难而上。我想,不应该只是扬长避短,总要试图把短板也给努力补上一些才好。
六年后,想起年少时的那份意气和桀骜,自嘲般与同事说起,她惊讶着对我大叫:“哇!你的思维果然和别人不一样哎!”我对着她笑笑,或许是骨子里总有的那份较劲,不服输,总要自己亲身去撞了墙才能真正信服自己是不行的。
我怀着怕和爱走进考场,看到高考作文题目的那一刻心惊胆战,这题目与我在自己课桌上刻下的那句话竟是不谋而合。这种意外的巧合令人惊讶的不知所措。一股脑写下去,笔尖在方格里的字如自己鼻尖的汗水一样晶莹跳动,等到考试结束的铃声打响,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却莫名地不记得自己写了些什么。不能说,不能想,也不用记。
在考场休息室外,碰到隔壁文科班Y老师正在等候着还有半小时加试才结束的学生们,见到我,她向我招了招手,示意我走过去。她问我作文题目是什么,我说:“《拒绝平庸》。”
那年曾经无比向往的大学,向往着解放后的狂欢似乎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热烈。最后生物考试结束,走出考点,身上只觉得前所未有的轻,并且伴着一种心里巨大的空荡。不知滋味,不知所以然。等乘坐大巴回到自己学校的时候,同学已经走得七七八八,教室里也已经凌乱不堪。没有欢送会,也没有告别仪式,整理着自己所有的书本,该撕得撕了,该扔的扔了,哗啦啦飞下去的白纸碎片瞬间覆盖了楼下的草坪。一个人走出校门口时,碰到几个任课老师,打了个招呼,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原来最后的告别,竟是这样的平静。
后来成绩出来,没有意料到的却是我一向自信的语文竟败北了,分数并不理想,反而是视之为“弱项”的数学却尽了力取得了自己还算满意的成绩。
我思考了很久:在某种程度上,走哪条路,似乎都是不可预测的。这世间有太多的阴差阳错。而那年高三的那场雨,却始终落在了我少年不谙世事的心田,也从此滋润了内心深处那颗热烈和纯真的种子。
后来我从抽屉里翻到那年高三的照片,班主任的笑容灿烂依然充满着鼓励,旁边的寄语依然清晰:努力走好每一步,自信演绎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