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青春总是好的,特别是那些善于表达的人表达出来的青春。最让我憧憬不已的青春就是这样来的。
《挪威的森林》里,在大学校园,渡边和绿子下课后相约吃饭。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坐了一段时间的电车,到了一处还算繁华的地方,去了一家平时不会去的餐厅,然后开开心心的吃饭聊天,聊到天南地北。他们之间什么都聊,从莫名其妙的冷知识再到让人脸红的性知识,甚至还一起去看晚间成人电影。绿子把她所有的好奇心和信任感给了渡边,渡边也完全被绿子的活力打动……
作为第三人称,我也同样被打动。这是很奇妙的一种状态,每当脑海中回想起这些桥段,这些画面总是朦胧的,他们总是发生在过去,也总是给我美好的感觉。然后我会憧憬,再过一会儿就全剩下伤感了。
我认定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现象,甚至心理学科已经有了成熟的临床诊断。但我对这些没有多大兴趣,我只对这种感受本身感兴趣。
这种感受会让我产生一种很荒诞的感觉——相比之下,我自己的青春是什么呢?至少回想起来的时候,很少有那种憧憬的感觉。
所以,最触动我的是别人的经历,而不是自己的。认真想想,这样的结论让我惊讶。这意味着影响我价值观念的“素材”,很可能绝大部分是从“别人“那来的,不,我觉得几乎全是。
具体到对青春的印象上,我想起来最多的是”渡边和绿子“们,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念就是我的情感价值观念了。我会以得到这样的青春兴奋,但随即又明白我几乎永远也得不到他们。
就这样来来回回的拉扯,最后剩下的是什么呢?几乎总是伤感……